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得出本土市场规模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技术创新:第一,大的本土市场规模能够降低技术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动力;第二,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易于形成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从而利于技术创新;第三,本土市场规模和需求特点制约技术创新类别;第四,本土市场规模直接制约技术创新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进而影响创新效率;最后,本土市场规模制约创新成果的转化,并为创新群的生存提供市场空间。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拓展和保护我国本土市场规模,以提高技术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本土市场规模显著促进技术创新,这为我国借助巨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来推动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本土市场规模越大,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也越大。结合当前东部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会计理论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是外界因素和创新主体相互影响的结果,外界因素和创新主体都可能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在我国的会计理论体系中,存在较多的会计理论制约着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在分析和借鉴国外有关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会计和财务理论知识,分析当今国内会计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讨论如何构建支持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会计理论体系,更好地支持国内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组织障碍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市场治理模式下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特点,深入分析了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过程,并对参与技术创新的各类主体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主体的创新动机,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了各类主体创新动机影响因素的耦合分析模型,对制约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组织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通过组织障碍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技术创新组织临时性和分散性、业主技术创新管理能力不足、技术创新成果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是制约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5.
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由于无法消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从而导致测评结果不真实。采用二者相结合的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创新投入规模不足是制约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瓶颈;政府支持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利于创新资源冗余减少,而市场开放度可显著促进创新效率提升,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减少人力投入冗余,对财力、物力投入冗余的减少有负向促进作用。进一步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我国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最后,就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基于技术创新价值链原理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根据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数据,分析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研究表明:①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65和0.23,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偏低,尤其是技术转化效率很低;②东中部大部分地区纯技术效率低于规模效率且规模报酬递减,造成创新效率低下的原因并非是创新投入不足;③部分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规模效率低下且规模报酬递增,创新资源投入不足制约了创新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提高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加快环保产业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提升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产出层次和水平,拓展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民企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的现状,探讨政府-市场互动对民企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环境作用。通过对江苏劳动密集型民企调研与实证分析发现,创新环境对民企技术创新的影响力大于政府政策;政府和市场对全省不同区域的民企创新能力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即苏北地区政府政策对民企创新影响较大,苏中次之,而苏南创新环境对民企创新影响较大。最后,针对如何从政府-市场互动关系角度优化创新环境进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国内市场规模与创新要素集聚的虹吸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2000-2010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的国内市场规模与创新要素集聚相关数据,运用面板协整计量模型,考察了国内市场规模与创新要素集聚的虹吸效应。研究表明:国内市场规模通过虹吸效应驱动人才流动并形成人才集聚,人才集聚通过迂回效应不断放大群落内需求关联、扩大国内市场规模、驱动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要素集聚与国内市场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和双向因果关系;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通过虹吸效应引致创新人才集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促进创新人才集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层面上决定了众多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而大企业又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本文利用1995—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14个3位数产业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R&D经费支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企业规模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2)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以专利度量的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3)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4)不论是对技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国有企业比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考察技术创新是否提升了我国的中产阶层规模及其影响路径。利用2010-2020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微观视角展开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显著提高了中产阶层的规模;但国家创新体系中公共和私营两种不同主体的创新对中产阶层的演变则存在异质性影响;公共创新既提升了技能型中产的就业规模,也推动了非技能型中产就业规模的增长,可以“无偏地”扩大中产阶层;而私营创新虽然提升了技能型中产的就业规模,却可能对非技能型中产就业规模存在负向影响,将“有偏地”影响中产阶层。本研究显示了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增强了技术创新对中产阶层扩张的正向效应,使得中产阶层规模随技术创新而增长。该研究为扩大我国中产阶层规模与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1.
汽车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及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知识链、技术链与产业链三者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联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最后,以轻量化技术创新联盟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科技创新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具有长久的可持续性。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能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研究表明,通过建立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及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间的有效对接机制,建立基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科技创新支持体系是推动我国持续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促使我国民营企业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而我国单个民营企业受自身规模、资金、人力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导致R&D能力严重不足,并制约其科技竞争力的培育。在此种情况下,提出民营企业应构建虚拟技术创新联盟,发挥各成员的最大效用,为民营企业培育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俞立平  王冰 《科研管理》2022,43(7):144-153
协同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和企业意义重大,基于Roth提出的市场设计理论的两个基本要素市场流畅度和市场厚度对宏观视角产业问题的研究也比较缺乏。市场流畅度和市场厚度的提高促使市场交易者的数量和交易的成果更加丰富、市场交易更加流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协同创新。因此,本文基于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在分析技术市场流畅度、厚度对协同创新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技术市场流畅度、厚度与企业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市场厚度不利于企业协同创新;技术市场流畅度能够促进企业协同创新;技术市场厚度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长期效果;技术市场流畅度对企业协同创新的短期效应显著;协同创新对市场流畅度的反馈效果大于市场厚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集成创新及管理研究的现状与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企业的集成创新是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述国内外企业集成创新的理论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外企业集成创新的研究现状,提出我国企业的集成创新的重点研究方向及管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科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面临资源约束情境下其如何通过提升突破性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创新,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单案例分析方法,从资源编排视角出发,基于“认知-资源-能力”的理论逻辑,解析科创企业如何打破资源魔咒、突破路径依赖、实现创新能力进阶。研究发现,突破性创新萌芽阶段,市场领先化导向的创新使命在资源匮乏情境下促使企业采取资源拼凑策略,为以改变市场态势为核心的突破性创新能力提供信息支持。突破性创新推进阶段,产品本土化导向的创新使命在资源受限情境下促使企业采取资源探索策略,为以提高行业标准为核心的突破性创新能力供给产品资源。突破性创新实现阶段,技术自主化导向的创新使命在资源延伸情境下促使企业采取资源撬动策略,为以掌握关键技术为核心的突破性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条件。本研究发现为科创企业基于资源视角制定管理策略、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梁丽娜  于渤 《科研管理》2021,42(10):48-55
基于中国2013-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讨论了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创新网络水平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力,利用门槛回归探究了随着区域网络水平的演进,技术市场中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吸纳的变化态势。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均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作用机制和强度不同;(2)相对创新网络欠发达地区,在创新网络发达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创新网络的作用力稍弱;(3)无论创新网络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均大于技术输出;(4)随着创新网络水平的提升,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国省际2003~2008年内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转移、消化吸收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从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两种不同的技术转移渠道考察,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引进一方面对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正面影响,另一方面作为调节变量显著提升了研发经费投入对产品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国内技术购买对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消化吸收投入对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贡献明显。进一步讨论,在技术引进过程中,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要注重消化吸收投入,提升技术吸收学习能力;要进一步繁荣国内技术交易市场,为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实施国内技术购买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9.
依据需求与技术创新互动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包含市场需求规模与产业创新能力两个方程的联立模型,并以我国37个工业行业2006年截面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需求规模与产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内生关系,市场需求对创新能力具有并不显著的正效应,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技术创新成果法律保障体系,研发活动也以模仿和消化吸收为主,缺乏有效的自主创新激励;产业创新能力对市场需求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发明专利所代表的产品质量及性能方面的优越性能够起到刺激市场需求的效果.以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为目的,应着力突破市场需求因素对创新活动的制约,形成二者互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创新过程技术间断性,把技术创新失败分为工艺创新问题、结构创新问题和核心技术创新问题,利用来自国内362个企业的样本分析工艺创新间断、结构创新间断和核心技术创新间断对创新失败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创新间断、结构创新间断和核心技术创新间断对创新失败有显著影响,它们是造成技术创新失败的主要因素;在影响程度上,三类技术间断对创新失败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