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DEA模型测算2008—201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绿色创新绩效,从在线化、定制化、智能化和服务化4个维度刻画工业互联网,通过建立Tobit回归模型,分析工业互联网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引入吸收能力考察其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绩效水平偏低,且行业异质性特征明显;工业互联网对绿色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吸收能力对工业互联网的在线化、智能化和服务化与绿色创新绩效之间有正向调节作用,对定制化与绿色创新绩效之间负向调节。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制造企业实现绿色创新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采用DEA方法测度了2007—2011年中国区域绿色增长绩效和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建立随机效应的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等诸因素对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增长绩效省际差异较大,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于绿色增长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消费效应和结构效应显示为正向影响,而人口效应为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一个"绿色增长指数(Green Growth Index)"对国家/区域层面的绿色增长进行衡量,并以此界定了"绝对绿色增长"、"相对绿色增长"和"非绿色增长"3种类型的增长方式。论文以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韩国6个国家为对象,采用1996-2012年的数据,对其绿色增长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对创新投入等7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回归结果显示:创新投入、劳动投入、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轻型化对加速绿色增长有显著正面效果,而能源消耗和环境税对绿色增长有显著负面效果;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阐述了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转向绿色增长、以绿色创新驱动绿色增长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以2010-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绿色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同时分析政府补贴、产业与金融(以下简称"产融")结合和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补贴正向调节绿色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产融结...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传统的DEA模型没有考虑要素"松弛"和无法合理解决非期望产出存在条件下的效率评价问题,运用DEA-SBM方法建立了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测度新模型,分析比较了中国三十个省级区域及八大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并将其与传统的DEA-CCR模型得到的不考虑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所产生的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只考虑经济效益的传统创新效率进行对比。实证结果表明:DEA-SBM模型的创新效率测度结果更符合实际;30个省级区域及八大经济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差异显著;绿色创新效率高的地区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大西北、黄河中游地区,绿色创新效率都较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测算2004—2013年广东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及其分解,并将知识产权管理、产业升级与绿色经济增长纳入同一框架下来系统分析,考察知识产权管理、产业升级对广东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升级对广东省工业绿色增长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知识产权管理虽然不能直接促进广东省工业绿色增长,但在产业升级中介效应下,间接对广东省工业绿色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叶飞  张婕 《科学学研究》2010,28(8):1230-1239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因素、绿色设计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148家制造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因素、绿色设计与绩效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驱动因素中的竞争者与政策法规对绿色设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管理者、消费者、供应商对绿色设计的影响并不显著;绿色设计对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上述实证研究结论,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给出了相关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8.
尽管西方学术界提出了绿色创业概念,但鲜有学者对绿色创业与组织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更没有探讨绿色创业对组织经营绩效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在相关研究基础上,以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将绿色服务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并将绿色服务创新划分为利用式绿色服务创新和探索式绿色服务创新,构建了绿色创业导向对组织经营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以中东部212家服务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绿色创新性对两种绿色服务创新均有正向显著影响;绿色超前行动性和绿色冒险性仅对探索式绿色服务创新有正向显著影响,对利用式绿色服务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探索式绿色服务创新和利用式绿色服务创新均对经营绩效有正向显著影响,但前者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远远大于后者.该结论进一步丰富了绿色创业理论.  相似文献   

9.
绿色创新是推动工业高质量转型的关键。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通过聚焦城市群工业绿色创新发展,利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法构建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测度模型,对2005—2019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工业绿色创新变迁规律进行静动态双维度分析,并基于Moran's I指数检验其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工业绿色创新静态效率整体上呈平稳发展趋势,同时已塑造成"四大梯度"的空间分布形态;在动态效率测算中,根据Malmquist指数不同分解项对效率的异质性影响度,可将城市群分为"要素集成"与"技术依赖"两大类型;空间层面的效率值发展特点存在明显的负向空间自相关性,各地区自身与周边地区的绿色创新发展均存在不足之处,邻近地区存在"都市联动"效应,周边城市对其产生的拉动或制约作用不容忽视,城市群之间工业发展存在明显差异且经济关联较少。  相似文献   

10.
将能源和环境作为投入要素纳入传统的产出密度模型,就工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阐释.在此基础上,以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的数据为样本,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工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城市间差异显著;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工业集聚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环境规制、工业企业规模和政府支持力度的门槛效应.基于此,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全面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绿色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准确识别绿色技术创新绩效传导路径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前提。为此,需要理清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向经济绩效传导的路径及路径上的关键因素;在所有可能的传导路径中,路径的重要性是否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向经济绩效传导是否具有同质性;不同特质企业在经济绩效传导的过程是否存在差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框架模型,并以实地问卷调查获得的642家工业企业信息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传导路径及企业自身特质和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对传导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市场竞争力和环境绩效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向经济绩效转化的重要中介变量;相对于后者而言,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更为显著。(2)企业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不能直接产生经济绩效,仅能通过间接路径产生经济绩效;绿色工艺创新可以通过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向经济绩效进行传导,其中,直接路径的贡献比间接路径的贡献更大。(3)从绩效传导路径优化角度来看,改善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的环境绩效、提升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重要的着力点。(4)从企业内在特质的影响来看,大规模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东部省份企业和建立时间较长的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更容易产生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12.
吕知新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4):184-194
试图回答数字金融如何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的问题.运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数字金融影响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的作用效果、作用机制等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同时无论是数字金融的综合指数层面还是覆盖率指数、使用深度指数以及数字化程度指数层面,对工业经济绿色转型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主要通过提高工业绿色技术研发能力和水平、提高工业企业经营绩效等途径机制予以实现;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一方面通过提高工业企业融资效率进而提高其绿色技术研发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工业企业创新创业水平进而提高其经营绩效水平,从而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努力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特别是提高数字金融的覆盖面积、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支持工业行业创新创业发展,以及加强数字金融与新金融业态协同配合、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与我国工业经济的转型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DEA-RAM模型,构建了包含环境效率、经济效率及创新效率的工业经济转型效率的测算模型,根据此模型能够测算出我国总体及不同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的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变化呈现阶段性的特征,自2009年后,我国工业总体绿色创新转型效率有较大提升,绿色效率是推动其变动的关键性因素,其次是创新效率;各个省份工业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呈现不均衡的发展趋势,中东部地区的工业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变动趋势明显,而西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转型效率提升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14.
刘明广 《技术与创新管理》2021,42(5):498-503,509
为进一步揭示绿色创新与企业绩效间的真实关系,采用元分析方法检验绿色创新及其分维度与企业绩效关系,并进一步采用亚组分析法探究潜在调节变量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绿色创新及其分维度与企业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关系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绿色产品创新、绿色管理创新、绿色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企业绩效类型和测量方式对绿色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对绿色管理创新的企业绩效效应不具有调节作用;经济发达程度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软科学》2019,(2):65-68
基于工业绿色创新绩效的二象性特征构建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引入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作为地区差异测度指标,对全国整体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间、三大地区内的工业绿色创新绩效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趋同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工业绿色创新绩效的趋同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工业绿色创新绩效差异显著;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工业绿色创新绩效整体上均不存在!趋同,但是存在明显的β趋同。  相似文献   

16.
全球制造业企业正面临着绿色转型的严峻压力,绿色创新已成为其实现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307家中国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不同所有制和绿色培训水平下绿色创造力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机制,深入揭示新兴经济体制造业企业绿色创造力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表明,绿色创造力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产品创新在绿色创造力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此外,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绿色创造力对绿色产品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绿色培训正向调节绿色产品创新在绿色创造力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深化了绿色转型时代背景下绿色创造力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于引导制造业企业积极实施绿色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李怡娜  叶飞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84-1894
 在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企业实施绿色环保创新的驱动因素与实施效益的理论框架。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148家制造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绿色环保创新实践的制度压力及其实施效益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强制性的政府环境法律法规和竞争压力对企业绿色环保实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激励性的政府环境法律法规和客户环保压力对企业绿色环保实践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绿色环保实践对环境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经济绩效并没有直接的显著影响,但会通过环境绩效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地影响企业的经济绩效,环境绩效起完全中介作用。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促进我国企业开展绿色环保实践的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业绿色生产率、减排绩效与减排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SML指数方法和DEA方法分别测算了1995-2009年我国工业绿色生产率和减排成本,然后基于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探讨了工业减排绩效和成本的影响因素及其行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绿色生产率先升后降,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绿色技术进步;工业减排成本呈波动式增长趋势,低排放强度行业较高;绿色生产率促进工业减排绩效增长,低排放强度行业中绿色技术进步的减排作用较大,高排放强度行业中绿色技术效率的减排作用更明显;绿色生产率对工业减排成本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优化能源结构会降低高排放强度行业减排成本,人力对资本的替代有利于低排放强度行业减排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提升污染治理绩效是实现工业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现实依托。文章基于自主构建的“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专利申请”数据集,利用高维固定效应估计方法,研究了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绿色创新行为与污染治理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绿色创新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污染治理效应存在所有权异质性,国有企业子样本中的污染治理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王彩明  李健 《科研管理》2019,40(6):29-42
绿色创新是新时代下区域持续健康发展和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对绿色创新绩效的评价是区域提升绿色创新发展质量的基本前提。文章从界定绿色创新绩效的内涵出发,认为绿色创新绩效是过程维度下的“转化效率”与结果维度下的“产出效益”两方面的集成,并依据转化效率与产出效益的高低组合将绿色创新绩效划分成四种水平。在此基础上,选用2005-2015中国30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各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及其时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考察期内中国绿色创新绩效水平整体呈现波动变化,其中半数以上区域仍处于“低效率、低产出”水平状态,绿色创新的产出与效率已经逐渐实现均衡发展;②绿色创新绩效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高,其他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后,提出了中国区域未来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取得高绩效水平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