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研发机构的新兴技术研发在取得成功之后必须被推向市场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其商业价值,才能更好地促使其技术创新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以我国台湾地区的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为例,通过对其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探讨ITRI在技术规划、技术研发、技术测试以及商业化应用这四个阶段于技术商业化方面的创新实践与经验,对于促进我国大陆地区科技研发机构的技术商业化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研发机构逐渐在我国创新体系中崭露头角。本文基于巴斯德象限理论模型,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学技术所为例,研究了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共建模式,剖析其在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协同机制以及运作机理等方面的建设规律,探索科技与产业化结合的路径,为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提供新思路。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提出其共建的启示,以期形成科技体制改革的示范效应,带动江苏省域及其它省份地区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3.
《青海科技》2015,(2):84-86
<正>一项新的科技成果被研发出来以后,只有将其转化到生产实践中,才能发挥它的价值。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成果商业化是包含多种资源转化在内的一种综合性资源转化,其转化成功就是一种集大成的成果。科技资源转化成果,是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特别是要素之间高效联动的结果。科技资源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科技创新管理。所以,首先应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4,(8):7-11
在把R&D项目划分为研发阶段和商业化阶段的基础上,建立复合实物期权框架下的R&D项目多阶段投资决策模型,重点探讨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研发投资时机确定问题。研究表明,当商业化投资成本离散系数较小时,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对最优研发投资时机不产生影响;当商业化投资成本离散系数较大时,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将加速研发投资进程,而且随着商业化投资成本离散系数的增大,不完全信息对研发投资的加速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玉米是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工业发展的重大科技创新主题.本文基于近年来兴起的"融合"范式,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发展"的全链条态势分析逻辑框架,开展中美两国转基因玉米科技创新的发展态势比较.结果表明,美国在"转基因玉米"创新价值链上具有多节点相互衔接和协同发展的优势,保障其在目标结果端(商业化种植和生产)居于全球性垄断地位;我国"转基因玉米"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之间有一定的贯通和衔接,但创新价值链的前端和后端(生产试验、产业化)的衔接性较弱,在商业化发展道路方面任重道远.本文既是科技领域态势分析方法在"融合"范式下的新发展,也为我国转基因玉米的发展态势判断提供了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尚未形成针对重大科技专项不同阶段的标准化文件或质量管理体系。为促进我国的科技项目管理实现全流程质量管理,保证管理适用、高效、有效益以及可持续,在梳理对比国内外依托专业机构形成的科技项目全流程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以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管理为例,依据PDCA循环理论,结合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特点及相关政策体系,建立以“项目计划-项目决策-过程监督-分析反馈”为主线的科技项目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提出科技项目全流程质量管理模式含括项目计划、项目决策、过程监督和分析反馈四大阶段,在项目计划阶段要制定适用于科技计划管理的通用管理、技术以及工作标准;决策阶段要以开展项目评审为核心任务;实施阶段要着重开展项目执行过程的动态监测、风险识别估计及防范、标准化评价体系建立等工作;分析反馈阶段需围绕组织实施绩效评价以及专项管理工作后评价开展工作。并从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建立风险管控机制、实施项目专员制和开展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项目全流程质量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制约我国研发机构科技竞争力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研发机构作为重要的科研执行部门,其科技竞争力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整体水平。本文分析了制约我国研发机构科技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科技成果转化中技术选择、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三个部分的剖析,总结了ITRI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的主要原因,认为政府的积极扶持、清晰的目标定位、开放式创新的思维、坚持公益性导向是其主要经验特色。相比较而言,大陆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存在一些问题,ITRI运作模式和经验值得借鉴,推动工研院建设的机制设计对新兴产业发展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对新型研发机构实践经验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工具和手段,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探寻科技成果转化道路提供参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因此以其为典型案例,从学术文献、机构官网、实地调研谈话和新闻媒体报道中获取资料,梳理其中的关系机制,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模型,分析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以产业化创新理念为精神内核,以科研管理模式、孵化育成体系、创新生态体系为治理结构,借助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内生发展动力,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地方自主创新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明晰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效率,有利于促进科技信息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该文基于DEA测算我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效率,并比较分析部属和省属机构研发效率。结果为:(1)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技术效率均值仅0.709,且无论是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部属机构都较高;(2)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纯技术效率有40%以上评价年份显示无效,其中部属机构纯技术效率无效年份效率值明显高于省属;(3)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规模效率值多数年份在0.8以上,且部属机构规模效率较省属高。  相似文献   

11.
The decreasing number of students in technical studies becomes a major threat for technology-driven economic growth. In this paper, we analyse whether the choices of young people for technical studies or occupations are based on economic, socio-psychological, or other motives. Apart from the traditional human capital variables and person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we also link pupils’ vocational choices to their value-judgement with respect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We find that the choice for technical studies and jobs is only slightly affected by economic motives. Also negative views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do not affect the choice for technical studies or jobs. Much more important reasons for not choosing a technical or science study are both poor school grades in Maths and Sciences and lack of interest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Moreover, girls scarcely choose technical studies even if they have high grades in Maths and Sciences. Policies to increase the inflow of youngsters in technical studies should therefore focus on a long-term strategy that attempts to increase the interest of youngsters in technical issues. Moreover, policies should focus on girls with high grades in Maths and Sciences as a specific target group instead of mass campaigns focusing on the goo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of techn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技术学的建构及技术预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耀武 《科学学研究》2005,23(5):597-600
我国科学技术学的建立和发展,应该体现时代科技特征,聚焦科技兴国实践,重视未来学特别是技术预见研究。这将需要关联学科群的体系整合,也需要关联学科群的转型定位。只有关注未来的科技,才能指导科技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科技悬赏奖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发挥人们的智力潜能,最大程度促进科技创新、以及为最迫切的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1714年至今,科技悬赏奖已经有近300年的发展史。科技悬赏奖在设奖主体,获奖对象以及被悬赏的技术方面各具特点。设立科技悬赏奖对加速技术进步、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奖励与政府科研经费拨款制度的不足。我国具有设立科技悬赏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胡锦涛同志关于三类科学技术“协调和集成”思想进行了探讨:论述了三类科技“集成”思想的客观依据、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揭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一主两翼”的结构及其形成机制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三类科技“集成”间的非线性关系;阐述三类科技“协调和集成”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莉 《科学学研究》2007,25(4):591-597
认为在当今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且同时作为由社会和国家组织起来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建制深刻影响现代社会之时,科学技术除作为以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为语境的文本存在外,同时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这些文本的语境存在,赋予这些文本以意义,因而,其与作为现代社会重要制度性、程序性和技术性调控机制的法律之间这种互为文本和语境的关系,以及作为其表征的二者间相通与互异、互动与受制的复杂关系就当同时进入科学学和法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6.
科技竞争力、高新技术开发及引进与环境污染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竞争力现状,高新技术引进与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中国当前环境条件下,处理高新技术引进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超常规科学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律 《科学学研究》2004,22(3):241-243
大量交叉科技、边缘科技、横向科技、综合科技的产生标志着一个崭新的超常规科学技术时代的到来。从此,科学技术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超常规科学技术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从现在的大科学技术时代(常规科学技术)向未来超常规科技时代转变,这种转变必将对我国科技人员选择新科研方向和我国政府制订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个性影响着人的行为,也影响着科技人才的创造性活动。对创新个性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现代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优秀创新个性品质,并提出了培养和塑造科技人才创新个性品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社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波 《科学学研究》2007,25(6):1141-1146
 本文介绍了日本社会技术的研究体制、研究项目和研究活动,对中日两国的社会技术研究进行了比较,认为开展社会技术研究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区域科技发展现存问题,并认为制定地方科技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整合科技资源、加大科学普及力度是发展地方科技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