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技术集成”是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对多种技术选项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过程。本文以美日半导体行业为对象,介绍了对技术集成阶段与绩效的关系,技术集成方式与绩效的关系所做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集成与半导体产业研发活动的绩效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性;技术集成方式有渐进式和革命式之分,具体选择应依据企业所处的环境而定。我国半导体产业仍处于技术追赶阶段,宜采用以渐进式为主的技术集成方式。  相似文献   

2.
明确区分企业、产业两个层次的技术追赶,对我国电视机产业、汽车产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追赶进行研究,发现存在单路径、双路径与多路径三种追赶模式:电视机产业是单路径追赶模式,产业内所有企业都采取从引进国外成熟产品制造技术切入追赶;汽车产业是双路径模式,产业内部分企业从自主开发成熟技术产品切入追赶,部分企业从引进新产品制造技术切入追赶;通信设备制造产业是多路径追赶模式,有些企业采用路径从自主开发成熟技术产品切入追赶,有些企业从引进新产品制造技术切入追赶,另外一些企业从自主开发新技术产品切入追赶。  相似文献   

3.
姚志坚  姚婕 《科学学研究》2003,21(Z1):120-127
技术跨越的过程就是一个技术能力跨越的过程,本文主要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成长型技术跨越和技术能力发展轨迹,并进行了综合案例分析。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存在着以引进模仿吸收为核心和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两种技术能力积累模式。技术能力的积累体现出一个成长型的轨迹,这实际上是成长型技术跨越的机理所在。而在对浙大中控的案例研究剖析中进一步发现,协调的技术能力积累、技术融合和自主核心技术对技术跨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行业是碳化硅材料发展潜力最大和产业附加值最高的应用方向。本文分析碳化硅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总结行业前景和市场。初步确定其有望成为我国在半导体行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近五年来,江西省厂会协作结成89对,完成协作项目45项,产生经济效益1.2亿元。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较明显的成效:一、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技术跨越,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在厂会协作过程中,学会注重以多种形式帮助企业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努力推动企业实现技术跨越,增强产品的竟争力,并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帮助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名牌产品,加强技术储备。省机械工程学会为江西金菱差速器制造公司  相似文献   

6.
基于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分析了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资源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运营企业与同业竞争、制度环境等,提出了构建我国通航产业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促进国产通航飞机"走出去";采用"国外TC+国内PC"的飞机制造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以跨国收购促进技术进步;捕捉产业前沿,不断开发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高宇  高山行 《科学学研究》2010,28(8):1240-1247
通过对于企业技术跨越过程中技术路线特性的识别,将企业技术跨越划分为轨道内技术跨越和跨轨式技术跨越,并引入专利竞赛理论,通过将两种技术跨越方式与专利竞赛的先占模型和均衡竞争模型相结合,运用模型推导的方法模拟企业的两种技术跨越过程,定量地指出本土企业在处于落后地位时,实现技术跨越的成功条件和时间点。同时,根据国内企业技术跨越的现实情况对于原始竞赛模型进行了调整,将失败企业累积研发经验转化值与竞赛成本的对比作为判定企业参与技术跨越竞争的重要依据。研究结果有利于企业把握技术跨越过程的竞争态势,通过自身资源与技术跨越期望收益与成本的综合权衡,选择合理的技术更新策略(技术引进、吸收或者自主研发),也为结果预期较低的企业参与决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企业技术跨越过程中的资源分配与研发策略制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我国曾希望通过"市场换技术"来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结果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往复,而没有较多地实现自主创新。可见我们还没有搞明白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本文考察分析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认为关键技术靠企业自主开发为主,市场-企业-企业家的创新模式,引进模仿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业提升模式,政府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快速形成,这四点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实现路径的主要特点。认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实现路径的形成,主要得益于较早改革开放的体制背景,毗邻港澳及外资较早较多进入的影响,以及移民城市的创新创业热情。  相似文献   

9.
卢今  林怀兰 《科研管理》1994,15(4):49-53
本文就我国军工系统现有产业的高技术化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现有产业的生产技术研究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并从生产技术开发要以自主开发为主、生产技术的主攻方向是微电子和自动化、模具是高技术产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三个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2014年以重视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创新性加大市场化政策工具力度为主要特征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出台,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迈入了技术上“强长板、补短板”的发力冲锋阶段。为明确产业政策对半导体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出发,以《纲要》的出台为天然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20年微观企业级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的实施对半导体企业创新绩效,尤其是探索式创新,存在明显促进作用;对高资本密集度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成长期企业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从更长时间窗口看,政策效果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研究结论为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市场与政府结合的方式和时机、遵循异质性规律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