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综合性特征的本质要求。瓯江文化融入丽水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能促进丽水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但目前瓯江文化与丽水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文化挖掘不深、开发层次低和市场运作程度不高等问题。在对瓯江文化与丽水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节庆活动市场运作程度、增强对经济的关联带动性,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措施,以及“瓯江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地域集中式、专题线路式和主题附会式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
构建生态旅游城市促进鹰潭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两大热点。近年来,全球生态旅游的年增长率高达30%以上,是各类形式中发展最快的,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生态旅游城市是旅游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游憩、休闲、居住形式,是自然、人文、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当前我国有不少城市都在纷纷创建生态旅游城市,如黑龙江伊春市、河南濮阳、云南石林、湖南张家界市、浙江丽水和江西井冈山等地。  相似文献   

3.
丽水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厘清生态旅游的本质特征,借鉴发达国家旅游业的经验,充分利用生态旅游的国际认证,或本地业界构建地方性生态旅游的规范标准,对把丽水建设成长三角独具魅力的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保障丽水生态旅游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庄育平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6):43-45,50
信用建设的滞后已成为丽水经济社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重大阻力。为了维护丽水形象,建立丽水信用,增强丽水综合竞争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丽水经济在新世纪能够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构筑信用体系,推进“信用丽水”建设。  相似文献   

5.
浙江丽水,是绿色长江上一颗耀眼的“生态明星”。丽水,又称“中国生态第一市”。生态是丽水最大的优势,绿色是丽水最响亮的品牌。从黄帝文化到汤显祖文化,从百山之祖到美丽畲寨,从南明湖畔到绿谷大道,丽水坚持不懈发展生态农业、理直气壮发展生态工业、大张旗鼓发展生态旅游,有效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为生动现实。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体制、区位、化及软环境等原因,丽水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坚持“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理清经济发展思路,正确处理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建立瓯江经济联盟,降低城市门槛,突破土地瓶颈,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和信用建设,吸引人才的进入.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探索出一条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符合丽水实际的发展道路,实现丽水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丽水创建森林城市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水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市、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市之一,森林覆盖率80.8%。从丽水创建森林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科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丽水创建森林城市的基本理念、基本要求和要处理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伟 《中国教育学刊》2006,(6):23-26,54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成都市按照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实现“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一体化,教育要先行”,成都教育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通过实施“教育八大措施”,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构建和谐成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达国家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广泛传播并深入研究终身学习的理念,奠定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观念基础;二是政府、民众、学术界三方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三是法律机制、政策引导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铸就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良性推进机制;四是以构建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核心;五是以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为手段;六是以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为基本途径;七是以咨询和信息提供搭建“学习需求”和“教育供给”的桥梁;八是创造适合国情的建设策略与载体。这些经验对我们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启示包括:一要加强对终身学习的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二要动员全民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三要探索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良性推进机制;四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五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六要加速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七要发展面向学习市场的咨询和信息服务体系;八要注重创造体现城市区域实际与特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东营市旅游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要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旅游业,仍存在众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瓶颈制约作用影响最大.东营市旅游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石油文化保护不力、旅游产业化水平不高、油地文化建设不协调、旅游市场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等诸方面.要建设旅游城市,必须进一步提升城市旅游文化品位,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配套设施,打造拳头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