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不久前,我有幸应邀参加了我县某乡的骨干教师评选活动,在聆听了一位教师所授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要学生每尝试成功一次,教师都给予学生"你很聪明"的评价。一节课从"你很聪明"开始到"你很聪明"结束,从来没有听到一句"外来之音"。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尝试成功时都要及时给予评价,目的在于使学生用更积极的态度、更坚强的毅  相似文献   

2.
1享受教书快乐,感受育人真谛课堂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有一次,笔者问一位很优秀的教师:"你上课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那位教师告诉笔者:"课堂教学中,当我的心与学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学肯定能成功!"这位教师的话对我  相似文献   

3.
引子笔者任教六年级语文学科。一次课间,偶然间听到了两位学生之间的一番对话:"昨天你上QQ了吗?""上了,我怎么没有看见你呢?"……到底有多少学生经常在网上聊天呢?好奇心促使我在班级内作了一番统计,  相似文献   

4.
衡量一位优秀教师,学生的喜欢程度是一个标准;你所讲授的知识,学生记住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能灵活运用了多少又是一个标准;讲课费了多少力气,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比例,也就是作为一个教师劳动的"性价比"更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从教师的备课以及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的精力大都用在了如何把教学内容讲清楚?如何把要讲的内容设  相似文献   

5.
郑巧莲 《考试周刊》2014,(64):192-193
<正>班主任担负着如何使一个班朝着健康、积极方向发展的任务,这需要班主任有任重道远的担当、一颗善于包容的爱心,以及一双赏识学生的慧眼,还有创建班级文化的能力,这样的班级管理才独具魅力。一、遇上你是我的缘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已有二十余年,基本上是三年一轮回。每当接任一个新班级,我都会以饱满的热情面带微笑地向每一位同学问一声好:"你好,欢迎来到我们班。""我们真的很有缘分。""你好可爱,我很喜欢你……"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拉  相似文献   

6.
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着巨大的影响 ,这已经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且 ,每一位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 )都希望能够在自己的班级中营造出一种充满温暖的、相互关怀、相互支持和相互尊重的班级环境。但很显然 ,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清晰地知道应该如何去营造这样一种美好的班级环境 ,甚至有些教师会有一种束手无策、无从着手的感觉。这里 ,在加拿大中小学中流行着的一些班级活动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 ,帮助我们在自己的班级中建立一种积极的情感环境。这些活动有的发生在学生刚进校的时候 ,有的发生在学期或学年的中期 ,有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刚参加工作时,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告诉我:"你一定要能压住学生,让他们怕你,才能管理好班级。"于是,爱笑的我怕压不住学生,就收起了笑容,冷冰冰地拒学生于千里之外。结果班里纪律确实不错,但学生害怕我——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地躲,我根本体会不到做教师的幸福,心里很纠结。当有了些班级管理经验后,我很渴望与学生  相似文献   

8.
读到宝应县实验小学童晓芳和镇江市京口区教研室孙敏娟两位教师关于“9加几”的同课异构,感到很有分量,一是两位教师在体现教材意图之上还透露着教学的创新设计,能够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合理做好教材内容的二度开发,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二是两位教师在体现学生意愿之上还显露着自身的指导作用,能够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不同反应而适当做好教学方法的二次设计,体现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一、真实案例给人的反思2005年笔者亲眼见证了一个事情:与笔者同一单位的一位男老师,小伙子血气方刚,在一次上课时,一个男同学不停地讲话,男老师很生气地说:"我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怎么还讲话,马上到门口站着。"这个学生听到老师当众批评自己,觉得没面子,反驳道:"我为什么出去?我是交了学费的,我不出去。"这时男老师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气得脸发白:"走,找你班主任去。"说着还伴有拉他的动作,这位学生不让老师  相似文献   

10.
<正>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方向。对于该如何管理好班级这个问题,经过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探讨。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教师们会异口同声的说是"爱"。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是所有教育界同仁们都认同的。平等的爱,尊重的爱,民主的爱,严肃的爱等等。并且,每一位教师都在践行着这样的爱。爱,是班级管理的基石。维系爱,是班级  相似文献   

11.
班级教师搭配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搭配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一个班级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学校在选择班级教师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位授课教师的年龄、性别、性格、爱好、优点等,让彼此之间形成互补,以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对班级学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调查,问每一位学生:你的家庭月收入或年收入约有多少。全班竟有一半左右的同学回答不出来,再问,回答是“我只知道父母每月给我多少钱,他们有多少收入我真不知道。因为他们从来就没告诉过我。”我们的部分孩子就这样大手大脚地花着父母的辛苦钱,“反正不会少我的。”他们什么心都不用操,于是也就什么责任心也没有,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没有懂得,怎会珍惜?也常听说外国的教育跟我们迥然不同,他们似乎不愿“默默奉献”,父子之间也是账目清晰,令我们很是费解!富裕的澳洲人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一位中…  相似文献   

13.
<正>一、理解学生作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但"了解学情"还远远达不到"理解学生"的要求。"理解学生"要求教师在掌握任教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的同时,还要掌握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学业上的,也包括生活上的。如果教师眼中只有群体而没有个体,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一种虚化的能力,难以因材施教。只有掌握了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掌握班级总体的情况,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可供量化的教学计划与策略,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同  相似文献   

14.
<正>"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通过它,人们跨上理想的彼岸。""班级像一条挺长的船,乘着它,人们越过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高山、平原、乡村、城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成熟了,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走向社会。年轻教师,从大学的校门走进小学的课堂,从事班主任工作,能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自己的威严,能不能像老教师一样将班级管理好,是每一位新教师都会遇  相似文献   

15.
陈健 《教育》2012,(22):43-44
"俯身倾心教学生,甘为孺牛勤耕耘。"他经常用这句话自勉。每天早晨,他总会站在操场上,关注学校体训队的同学训练;只要不出去开会,他会走进课堂,关注教师的教学;夜深了,他坐在电脑前,浏览着班级博客,通过博客留言,为学生送去温暖……他用真诚谦和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教师;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爱送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他就是天津市和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在本质上奉行"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即把每一个学生当成活生生的、正在成长的人来看待,珍视学生个体的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进行管理方面的探究、自我管理与亲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对班级管理文化进行重新构建,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树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题的班级管理理念,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9,(6):11-12
<正>在每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都存在着客观差异,故学习需求也存在差异。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兼顾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发展,是值得每一位生物学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所谓差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情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祝小雅  郑龙富 《考试周刊》2007,(42):127-128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旧的班级管理模式,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更何况是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此我尝试进行了"班务值周"制度。"班务值周"是学生在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轮周管理班内一切大小事务。它体现了每一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以便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一位学生受到锻炼,得到发展;让班集体充满活力和热情。在实际的管理中班主任要以人为本,真情沟通,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人曾这样说过,一个班主任能说出班级每个学生的5个优点,就是一名称职的班主任。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能真正做到的班主任为数不多,尤其对于说出后进生的5个优点,更是不容易。说出优点只是一种现象,但折射出的却是教师对后进生的关爱和赏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后进生渴望得到尊重和肯定的渴求更强烈。  相似文献   

20.
引子笔者任教六年级语文学科。一次课间,偶然间听到了两位学生之间的一番对话:“昨天你上QQ了吗?”“上了,我怎么没有看见你呢?”……到底有多少学生经常在网上聊天呢?好奇心促使我在班级内作了一番统计,结果却令人惊诧:全班78%的学生申请了QQ,几乎每一个上QQ的孩子每天或多或少都有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挂在QQ上,双休日的时间会更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