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实例,分析了数据中心数据类型、应用、存储、备份系统现状,结合目前日益增长的数据安全性要求,通过与采用传统备份软件的备份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采用CDP(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数据持续保护技术)做数据本地或异地容灾的可行性方案。并对CDP技术与虚拟机VMWAR的VCB(VMware Consolidated Backup)备份模块结合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需要存储备份系统,应构建大容量、传输速度快、性能稳定、扩展性好、便于维护和管理,既代表技术发展方向,性价比又较好的存储备份系统。分析比较DAS、NAS、SAN存储技术以及SAN实现的两种方式,采用IP-SAN构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所需存储备份系统是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存储备份问题论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需要存储备份系统,应构建大容量、传输速度快、性能稳定、扩展性好、便于维护和管理,既代表技术发展方向,性价比又较好的存储备份系统.分析比较DAS、NAS、SAN存储技术以及SAN实现的两种方式,采用IP-SAN构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所需存储备份系统是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浅谈UNIX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备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牟海伟  李京福 《晋图学刊》2006,(3):26-27,34
系统数据是现代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所以备份工作可以说是图书馆工作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UNIX下图书馆系统备份的方式,并结合本馆实际采用的备份策略,阐述从数据打包到传送至备份介质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字档案备份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形成了异地备份、异质备份、热备份、备份中心、云备份等多种策略。数字孪生技术于新近出现,既可推动数字档案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交融,又能实现备份工作从单纯的安全保管转向档案价值衍生的高阶服务体系转型与重构。为此,在分析和比较各种已有的数字档案备份策略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孪生技术与数字档案备份的逻辑关联,并从制定发展前瞻性规划、构建数字孪生备份平台、打造虚拟交互的沉浸式体验等方面探讨了实现数字孪生技术新备份策略的进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目前大中型企业选择的不同备份方式,为尚未进行电子文件备份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先后建设的两套硬盘播出系统中数据库服务器的备份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两种备份方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MILINS系统数据备份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MILINS系统数据备份方式-服务器备份方式。通过跟原有的客户机备份方式的比较,说明了服务器备份方式的简易性,完整性,可靠性、通用性的特点,然后举例说明了服务器备份及恢复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9.
《兰台世界》2012,(1):6
今年以来,鞍山市档案局为加强档案信息安全,形成了全市统一的电子档案备份体系,成效显著。一是建立市档案馆馆藏重要电子档案容灾备份。应用省局提供的电子档案安全备份系统,采用具有抗震功能的小型磁盘阵列作为备份设备,完成馆藏196万条目录数据和109万页数字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几种信息存储技术及载体的比较研究,着重分析了现阶段数据存储与备份的主流方法,并提出一套档案馆藏数据存储备份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1.
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文化财富,确保档案信息的齐全完整,是档案工作的基本保障和内在要求.档案灾难备份工作作为确保档案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十分重要和有必要的.通过对中美档案灾难备份理论与实践的对比研究,分析我国目前档案灾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我国档案灾难备份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下,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用户信息遗失现象普遍,信息备份意识也普遍较低。为探究用户信息备份行为的影响因素,丰富现有研究的相关理论,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并采用手工编码方式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抽取出影响用户信息备份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用户信息备份行为主要受环境、个人习惯和用户隐私保护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几年来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管理的经验教训,探讨如何确保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提出备份数据是必须的,备份数据最佳方法应采用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设置在各级国家综合档案的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功能可不局限于容灾备份,发挥其电子文档法律信证认证功能应成其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心及中心运行的集中备份方式可作为档案部门实现文档一体化、资源集聚监管的有效载体和实现方式。本文以法律经济学为视角,分析说明由档案部门承担备份中心的合理与正当,实现电子文件证据效力认定的法理基础,证明了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制度对社会交易行为的正向激励作用,评价了其制度功效。  相似文献   

15.
现行城建档案分类体系主要按职能来源分类,它也是一种站在客体的立场上,以客体为标准进行的划分。然而实际上它又必然受制于社会主体职能机构的设置和相互之间的职能分工。这决定了由此形成的文件群体既与传统主体全宗不同,也与典型的客体全宗不同;既保证了以立档单位为基点的同一项目文件的成套性,也使得与该项目有关的全部文件分散在不同的职能来源类目之中。为此,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推行档案登记备份制度的同时,有必要创设构建典型客体全宗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图书馆光盘检索系统软硬件的配备 ,介绍了光盘数据库的管理方法 ,讨论了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和提出了光盘网络备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档案数字资源云备份策略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家档案局提出建设数字档案馆,旨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数字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管理和共享服务。本文分析了当前在档案与档案数字资源备份时遇到问题,提出了异质备份和多套多地的档案备份策略;建立了基于云存储技术的档案数字资源云备份策略,并给出了相应的云备份系统架构及其运行机制,以确保档案数字资源永久存储、安全保管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一些档案馆正在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登记备份工作,以系统工程方法建设档案登记备份的安全体系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应用信息系统工程技术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能做到持续集成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可实施战略——脱机备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文件长期安全保存问题是国家信息建设中普遍关注的战略问题之一。实施电子文件脱机备份是电子文件长期安全保存的一种实际有效的可实施战略。本文从电子文件脱机备份的备份类型、备份级别、备份方法、备份方式、备份介质、备份类型、备份检测、备份管理和备份利用八个方面探讨建立电子文件备份机制和电子文件备份离线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