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吊环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起评分、比赛成绩、成套动作难度和编排及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吊环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动作难度的使用上主要以D组以上高难度的摆动到静止力量动作与4个以上由静止到静止用力性动作的直接连接来获得加分;成套动作的连接编排趋于加长;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尚有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自1993年国际体操规则的变化,增设了D、E组难度和连接上的加分升值。由于E组和加分动作大都集中在力量类动作上,力量训练就显得更为重要,而摆动类动作仅起着成套编排的协调作用。从1995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前6名运动员的情况看,都是以10分起评,力量动作难度大、质量高、编排突出,成套动作中直角支撑,手倒立等简单的静止动作都被水平、十字等用力动作所替代,成套中重复动作很少出现。尤其是世界冠军意大利的凯吉的力量动作更是难度大,连接价值高,动作标准、优美。说明大力强化力量训练,突出力量动作本身的难度价值与连接价值,是今后吊环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3.
依据第30届伦敦奥运会、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比赛录像和2009版、2013版国际体操评分规则,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决赛中的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的动作类型、难度、连接加分方式,以及完成等情况进行统计研究与分析,探析新规则的变化对世界单杠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杠成套动作的动作类型、难度的选择上向飞行类动作的G、F难度方向发展;在难度连接加分方式上更加提倡D组及以上飞行动作直接连接;在动作完成质量上要求更高,E分的判罚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4.
从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电影和录像来看,吊环也和其它项目一样,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的发展,除表现在“直臂前、后大回环”的技术已被绝大多数运动员较好地掌握和下法的创新以外,更主要表现在动作连接——尤其是摆动动作与静止用力动作连接——的创新上。我国赴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考察团介绍了在吊环比赛中所出现的八个“难新动作”,就说明了这一点。这八个“难新动作”是:  相似文献   

5.
对南昌城运会与新加坡青奥会体操比赛成套动作难度、连接加分、结束动作、结构组分布与编排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价值主要是以D组难度编排成套的比例高于国外运动员,尤其是鞍马、单杠和吊环优势较为突出,但自由操、跳马难度价值优势不明显;自由操获得“一连接”或“两连接”加分人数具有优势,但缺乏空翻2周和其他空翻连接,单杠连接加分采用“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的方式,优势较为突出,反映了我国运动员掌握单杠“近杠动作”能力较强特点;结束动作的优势体现在D组难度上,但双杠缺乏E组结束动作;跳马平均D分有一定优势,但运动员掌握高难动作优势不明显.探讨了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主干动作和优势动作,发现主干动作总体上具有74.3%的一致性,说明主干动作呈现出集群性特点;我国运动员完成优势动作数量和完成人次较多,但自由操的前屈2周、鞍马的吴国年、Flops-组合动作、吊环慢翻上水平十字、跳马前手翻前空翻2周、双杠后上一杠倒立和前团2周下等,有待成为今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发展难度的优势动作;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均采用“优势弥补式”的编排模式,我国运动员各单项不同程度存在着个别结构组优势难度数量与完成人次偏少、成套编排偏雷同等问题.根据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套编排的优势与不足,对现行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对比赛的导向作用、存在不足进行了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6.
对1994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吊环自选动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今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吊环自选动作的统计分析,认为在该项目上;无论是难度还是完成质量上,我国与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高难度的力量静止动作的数量、完成质量以及连接变化形式上。  相似文献   

7.
吊环是男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的内容之一(简称大纲),男子儿童初级训练阶级以悬垂摆动动作为基本动作与基本技术为主要的基本功,如何抓好摆动技术的训练是发展难度动作和力量动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试图对悬垂摆动动作的训练与广大体操教练员和运动员讨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体操运动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各单项决赛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分差仅在0.05分上下.1993—1996年的国际体操评分规则对自选动作分数构成即自选动作的评分因素作了新的调整.难度分由4.00分降为2.40分;完成情况分由4.50分升至5.40分;编排分修改为特殊要求分1.20分:加分由原来“三性”加分修改为难度加分(包括难度及难度动作连接加分),并有0.60分调整至1.00分.这使自选动作评分相应变化.本文通过对1994年世界体操单项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8名运动员4个评分因素失分情况的统计,分析影响男子自由体操取胜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依据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实况录像及2005年国际男子体操新评分规则变化的相关信息,采用调研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分析世界男子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特征及发展趋向。采用纵向移位动作为主体,以多个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构成加分主干,并结合D组难度的下法,是鞍马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D+E”难度以上的多个动作“直接”和发展新“Flops规则”内容的单环高难度动作,将是未来大赛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竞争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3-2016年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分析,认为新规则延续了成套编排多样性的宗旨,更加关注运动员的安全,进一步厘清成套编排与动作规范性的要求,平衡了单项D分区间.以伦敦奥运会体操单项决赛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为分析素材发现:除了鞍马成套编排和跳马难度选择未受影响外,自由体操、吊环、双杠和单杠不同程度降低了D分.基于新规则变化,分析了各单项成套价值,提出新奥运周期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成套难度编排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男选手为研究对象,对新评分规则实施后世界男子单杠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套动作平均难度为5.938分,是男子六项平均难度最低的项目,增加成套动作的难度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而增加难度的因素主要是增加飞行动作的数量及其连接价值;飞行动作类型仍以科瓦克斯转体为主,并呈现多样化特征;在增加成套动作难度的同时,还要提高完成飞行动作的准确度和下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1.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对争夺35、36、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28届奥运会吊环决赛的优秀选手完成的成套加分动作类型、动作难度及完成方式等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对比研究,并对世界男子吊环技术发展动向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2.统计结果与分析(1)总体成套加分动作使用动态分析采用“水平十字”和“十字支撑”两种动作类型加分的人次总体最多,其次是“倒十字”和“水平支撑”,该4种类型的动作,是目前吊环“流行性”加分动作。(2)流行性加分动作完成方式分析进一步分析4种“流行性”加分动作的完成方式:“水…  相似文献   

13.
体操评分规则是体操技术发展的重要导向 ,规则的每次变化将对体操的总体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新规则在 1997年版规则的基础上 ,在动作难度、加分、重复、升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运动员要获得较高的起评分 ,必须提高训练水平 ,发展难度和增加连接加分。1 男子体操评分规则的新变化本次新规则的修改和制定 ,将影响未来竞技体操朝着动作难度大、连接紧凑而多变、动作类型多、动作规格高 ,并且向艺术美的综合方向发展。1.1 难度动作普遍降组新规则对原来 D、E组难度以及其它一些 B、C组难度做了降组处理 ,这一变化 ,无疑增加了难度动作…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世界男子吊环技术发展趋势及我国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通过对近两年国内外体操大赛男子吊环比赛进行统计分析,着重阐述了当前世界男子吊环项目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构成高起评分力量动作的典型连接以及我国运动员与世界吊环强手的差距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们设想并试做了吊环“支撑前摆后翻经后悬垂前摆上成支撑”这个吊环摆动动作中的新动作。运动员张晶目前仅仅是初步完成,在技术上尚不完善。现将这个动作的技术分析、教学方法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设想,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并结合2022-2024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对第5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项目决赛八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使用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巴黎奥运周期双杠项目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男子双杠项目备战巴黎奥运会提供参考。研究结果:(1)Ⅰ类动作使用率仅次于Ⅲ类,Ⅱ组动作仍不受运动员青睐;(2)成套动作难度组别以D组和E组为主,呈现出“高难度、集中化”的发展趋势;(3)第Ⅱ、Ⅲ动作组别的E组和G组动作集中在开始部分;(4)动作类型复杂、空间位移变化大的Ⅰ和Ⅲ组动作则编排在中间部分;(5)下法前主要选择Ⅰ组的倒立类动作。  相似文献   

17.
采用调查访问、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等方法对第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项前8名 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体操单项比赛的竞 争呈现出垄断性;体操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竞争格局的多极性;规则对体操运动发展具有导向性。  相似文献   

18.
新奥运周期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两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雅典奥运会体操比赛的团体、全能和单项决赛运动员为对象,从D组以上技巧动作和主要技巧串动作的难度、类型和连接,以及完成动作的质量等方面,对北京奥运周期男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另对我国男队与世界各国的差距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1~2008年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主要变化的比较,结合第35届世锦赛男子的各项技术特点分析,研究新规则实施后对世界男子体操及其各项技术发展趋势产生的影响。认为发展和创新难度动作是体操的生命,全面掌握各项技术,培养优秀单项选手是体操发展的方向,优质高难地完成动作是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本文对第39届和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体操比赛团体、全能和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规则对竞技体操运动发展具有导向性;稳定性是团体决赛制胜的首要因素,世界男子体操的格局趋于多极化;全能比赛呈现出强项突出,单项均衡发展的特点;单项比赛的竞争呈现出垄断性的发展趋势。要求在动作难度和编排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