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叙事诗,使用了2,3节奏形式,结构整齐,乐感明显,读来朗朗上口。诗中“奄奄”、“寂寂”等叠词的使用是汉语诗歌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段,以增强诗歌的意境和节奏感。在翻译之前把握原文的这些特点有助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相宜的表达手段和策略,从而使译文在最大程度上契合原文在视觉和情感上对读者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因此,《孔雀东南飞》历来都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可是各套教材对诗句“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中“故”字的解释却是不尽相同、奠衷一是。这不仅有损于教材的权威,而且不便于师生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在几十年前曾经刊登过《〈孔雀东南飞〉民歌特色》一文(该文被收入中学教参),该文分析了《孔雀东南飞》在“序曲与尾声”、“连绵字与叠字”方面的民歌特色,《孔雀东南飞》所体现的“民歌特色”不唯于此。本人在此试就《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民歌特色作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下注释说: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里沿用后人常用的题目。后人为何要以“孔雀东南飞”为题,而不用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呢?为何“孔雀东南飞”这个标题好?以此为话题,町以带动全篇教学的展开。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14,(6):F0003-F0003
怀宁县小市中心学校地处“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千年古镇小吏港。这里人文底蕴深厚,旅游景点错落有致,被誉为“长诗圣地”、“爱情之乡”。该校充分利用和挖掘古镇小吏港深厚的人文资源,秉承“诗乡文化薪火相传”的办学理念和“自由专一忠诚执着”的校训精神,积极打造诗乡文化特色学校。开展的特色活动有:开设“孔雀东南飞”讲坛、编印《孔雀东南飞》校报、评选“十佳义务小导游”、组织师生赛诗等。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悲剧根源新探广东潮州仙美初中李来涛《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①千百年来,刘兰芝这个悲剧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在慨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这个悲剧的根源何在?自“五四”以来至改...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的开头就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这样的美禽来喻美丽的形象和美好心灵,引起所要歌咏的人物,起笔就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后来,干脆就以此为题,取代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两题相比,当然“孔  相似文献   

8.
其一,孔雀为什么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照理说,这句古诗,不会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但我在教《孔雀东南飞》一诗时,有学生却提出了“孔雀为什么东南飞,不往西北飞”的问题。虽然我借用了30年代我国古典文学大师陆侃如先生的一则掌故,用“西北有高楼”回答了学生。但这件事却使我联想到学生为什么会提出这类问题,这不正是一种逆向思维吗?事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中“公姥”并举,注释将其注为偏义复词,意为“公公和婆婆”,其中“姥”的释义为“婆婆”。对同一时期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姥”并不具备“婆婆”这一义项,《孔雀东南飞》中“姥”的释义应为“老妇人”。通过词义辨正,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资料补充,并在注释使用方面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孔雀东南飞》地理辨疑及作品主人公的传说徐伟伟《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一首杰出的民间叙事诗,共353句,1765字,清代沈德游把它称作“古今第一长诗”.王世贞誉之为“长诗之圣”.一千多年来,这首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情歌史上始...  相似文献   

1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千百年来流传不绝,“传乎民间,布存人口”。其原因固然在于它的艺术魅力,不过,诗歌题材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2000年12月版)《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一段话:“《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见课本第34页)而与教材配套的《高中语文课课练》  相似文献   

13.
作者善于就“罚抄”一事展开描述——动用“上厕所”“打篮球”等事来凸显紧张的“罚抄”场面。但是,如果对“《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句话,不是抓其中的“最早”二字,而是抓其中的“长篇”二字,就更加突出“罚抄”的强度。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首民间长篇叙事诗,自古以来对“孔雀东南飞”的讨论颇多,受到佛教思想、凤凰文化和以阴阳五行说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影响,用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来解释“东南”二字,意义更为贴切,也表明孔雀“东南”飞是焦刘二人对自主婚姻爱情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5.
正确理解《孔雀东南飞》的反封建主题江苏省高邮师范曹民光《孔雀东南飞》(下简称“孔诗”)是汉乐府民歌中一首体制宏伟、文情并茂的叙事长诗,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以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为题材,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男...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21世纪人才竞争的焦点就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上”,语文学科怎样培养创新人才呢?现以我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为例,抛砖引玉,探讨怎样在教学中转变观念,培养有创新品质的一流人才。首先,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形成别具一格的教学气氛,感染熏陶学生,以激发兴趣,促其思考。《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叙事诗,根据现在中学生喜好通俗音乐的心理,我播放了屠洪刚演唱的MTV《孔雀东南飞》,优美的旋律赋予这个古老  相似文献   

17.
《孔雀东南飞》以“化鸟”的方式结局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本是悲剧结局,却最终通过“化鸟”得以团圆;作为一首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其中也蕴涵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文章试图从大团圆角度、悲剧角度、民间角度,这三方面探讨《孔雀东南飞》的结局。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并序)最早见于陈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题为《古诗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这首篇幅不短的叙事诗讲述的是一对青年的爱情悲剧。特别引起笔注意的是,整首诗中“东南”这一表示空间概念的方位名词竟出现两次。章开头便有“孔雀东南飞”的句子,而结尾写焦仲卿当妻子刘兰芝“赴清池”自尽之后也“自挂东南枝”而亡。一前一后,首尾照应,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本来就有什么深意?对于“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两句,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辑的《玉台新咏》,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是“无名氏”。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将其收进《杂曲歌辞》,称“古辞”,题为《焦仲卿妻》。现在人们常取此诗首句为题,名之为《孔雀东南飞》。全诗长达三百五十三句,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和《木兰辞》并称,是乐府民歌史上先后辉映的双璧,代表着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始末的悲慨叙述,深刻揭露了封建宗法势力、封建家长制压迫妇女、扼杀青年男女婚姻幸福的罪行,热情歌…  相似文献   

20.
作为“乐府双璧”之一,古诗《孔雀东南飞》为世人展示了一场追求婚姻自由而不能得到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个人情感与封建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通过探讨《孔雀东南飞》的文化内涵,来揭示封建伦理道德本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