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张景武 《视听》2022,(5):108-111
1928年至今,共有31部海南黎族题材纪录片问世,奠定了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的基础.从近代考察影像时期、有组织地创作影像时期到影像志大发展时期,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的题材不断拓展.受接受美学理念的影响,纪录片创作越来越尊重观众的审美选择和审美判断,实现了影像志审美的大变迁.  相似文献   

2.
黎族人民结婚习俗丰富多彩,程序包括送聘礼、送娘、迎亲、逗娘、饮福酒、对歌、送亲、收席等。其中“逗娘”最具有风趣。“逗娘”在黎族不同的支系中(黎族有赛人、杞人、俘人、美孚人、润人等五个支系),其形式和方法均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黄东慧 《大观周刊》2012,(12):177-178
黎族作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作为黎族特有的民间舞蹈同样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黎族民间舞蹈不仅体现出黎族特有的民族特点,还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地方舞蹈教育的发展,地域性民间舞蹈的教学和研究已成为地方舞蹈教育的重要部分,而民间舞蹈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决定了其本身将对舞蹈教学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指出了黎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并强调了黎族民间舞蹈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黎族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薄弱点,提出黎族文献整体化建设的思路,即加强黎族纸质文献中心、黎族数字文献中心和黎族实物资料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跳竹竿是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登场,人们都要跳竹竿,而且往往通宵达旦。  相似文献   

6.
罗晓飞 《兰台世界》2012,(22):74-75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以民间风俗为目的且在生活中广泛流传的实用美术。其创作方式自由、随性,表现手法质朴、率真,在形式特征上呈现出早期朦胧的、原始的艺术痕迹,流露出"既在尽性又在尽意"的感性思维方式。在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上往往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现实需求作为标准,集中反映了特定时期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生活现状和精神面貌。民间美  相似文献   

7.
<正>王国兴原是海南岛黎族世代相传的头人,生于1894年农历6月19日。他不堪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压迫,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黎族人民举行了震惊海南全岛的武装起义。在起义失败后的艰难岁月里,他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共产党,以质朴的感情投身战斗,为创建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为海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在革命斗争中,不断提高觉悟,逐步成  相似文献   

8.
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积淀,但是可能在很短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内被摧毁,就像黎族的传统文化一样.黎族是海南岛上的土著民,只有口头语言而没有文字.几千年以来,黎族人形成并保持了其独特的习俗和一些原始古朴的风俗,如其独特的文身习俗等.一直到1 949年新中国成立,他们仍然过着原始的公有制生活.但是现在,黎族文化的多样性正在快速消亡.今天,我们能看得到的有文身的黎族妇女大都超过60岁,并且很少黎族人能传唱民歌民谣来叙述他们的历史和传说,整个黎族文化濒临灭绝的边缘.以前的海南大学图书馆相对来说较少关注地方文献,但是最近三年,地方文献的开发日渐成为图书馆工作重中之重,图书馆积极参与到拯救、研究、挖掘和开发黎族传统文化的种种行动之中.我们不仅关注有关黎族文化的收藏,尤其是注重有关黎族的图片、声像及多媒体资料的收集整理,而且我们与美国西蒙斯学院教授陈钦智博士合作,参与其主持的全球记忆网项目,学习了解其先进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并申报项目来数字化有关黎族的多媒体收藏,开发了中国黎族多媒体数据库系统平台.除此之外,图书馆与地方政府部门、其它大学和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档案馆等的合作日益密切,对外的国际交流也日益活跃.总而言之,作者试图讲述的是为了打造一个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动态平台,我们在拯救消亡的黎族文化之旅中已经作出并将要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海南日报》对于与黎族有关的信息的新闻报道为文本,对《海南日报》五年内对于与黎族有关的信息的新闻报道作一个历史梳理和回顾,并统计相关数据,目的在于分析以《海南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对黎族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归纳出主流媒体的黎族新闻报道在议题设置、报道方式、报道内容等方面的特色,同时为海南省主流媒体加强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给予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黎族古籍文献的界定、特点及收藏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分析,旨在推进黎族古籍文献的保护和抢救。  相似文献   

11.
近日“黎族千言锦书”后人,持锦书来海口,有幸见之,甚为激动。黎族没有文字.黎族妇女把千言汉文字织绣在筒裙料上,并保存至今,实为罕见。锦书通长124厘米,宽27厘米,锦面泛黄,锦边有些地方稍有残破。收藏人为东方市东河镇西方村56岁的黎族妇女符翁球。黎族简裙作为财产传女不传男。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黎族古籍文献大部分流散在世界各地,散藏于各典籍之中,收藏体系很不完整,致使黎学研究工作步履维艰.因此,摸清黎族古籍文献流散轨迹,再生性回归黎族古籍文献,已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文章就如何建立畅通的国内外回归渠道和国际合作渠道,促成流失海外黎族古籍文献早日回归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了海南黎族文身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的设计原则、目标;其次,对海南黎族文身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的内容做了简单的定位;最后,对海南黎族文身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4.
探讨散文式新闻的审美特征,有助于我们把握好散文式新闻的写作方法,准确理解其新闻性和文学性相互融合、渗透的特征。散文式新闻的审美特征有:"自由"是散文式新闻内在的最本质的审美特征;情感愉悦的审美体验;形象生动,趣味性浓,是散文式新闻最典型的外显审美特征;清新明快是散文风格和新闻特征相融合而产生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苏轼早期的民族观受到华夏文化中心论影响至深,晚年他贬谪海南儋州期间与黎族人民密切接触后,摈弃了"尊夏攘夷"的狭隘观念,提出了"华夷两樽合"平等民族观,对后世的民族平等思想形成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国文艺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是继毛泽东同志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又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文献.本文从美学角度理解习近平同志讲话的精神内涵,认为讲话中提出的“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是具有创新价值的重要美学命题.本文提出,讲话中包含了这样几个美学观念:人民是文艺审美的创造主体;人民是文艺审美的鉴赏主体;人民是文艺审美的评判主体这三个美学观念.本文还对人民与文艺审美关系作了美学理论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一 黎族是已知的海南岛的先住民族,约有120万人口,其历史悠久且文化传统积淀沉厚.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术界对黎族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状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情况有所改观,黎族文化研究领域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更是出现了一批颇具开拓意义的研究成果.<从远古走向现代--黎族文化与黎族文学>(以下简称<远古>),就是其中有特色的一部.  相似文献   

18.
在广播电视的宣传中,播音的宣传性特征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播音的艺术性特征却往往被轻视。宣传性与艺术性在播音创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们构成了播音创作的两大支柱。在传递信息、传播美、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创造着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发挥着广播电视的优势。播音创作中的有声  相似文献   

19.
论琼州学院图书馆在黎族文化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族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多方面的介入和努力.从高校图书馆的层面上来探讨应为黎族文化保护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进步带来精神文明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大众审美的进步。对于新闻播音而言,其不仅是一个信息传递的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其不仅要字正腔圆,更要风格独到;其不仅要准确播报,更要感情充沛。符合大众审美诉求的播音并且要随着大众审美的变化而变化的新闻播音才能不断地引起人民群众对于新闻播音的关注和讨论。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播音与时俱进的变化。其次阐述了新闻播音的审美特征,新闻播音具有通俗方面的美、情感方面的美、音律方面的美。随后分析了新闻播音的审美创造,新闻播音员要注意个人仪态美、新闻播音员要注意个人情感表露、新闻播音员要注意个人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