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何谓图书文化品位美国著名编辑小赫伯特·S.贝利认为,"出版社并不因它经营管理的才能而出名,而是因它所出版的书出名","杰出的出版社是杰出的书造就的","出版史是出版了杰出书的杰出出版社的历史,也是图书文化品位发展的历史"①。出好书者,美名远扬,优秀作家慕名而至,目标读者倾囊选购;出低俗读物乃至坏书者,恶名尽人皆知,作家、读者避之惟恐不及。是选择高雅,还是屈就低俗;是注重文化传承作用,还是片面追求经济效  相似文献   

2.
出版社如何才能塑造出自己的名牌形象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设想。一、有一个明确的图书出版主题,并在此主题下生产系列书和重点书是创造名牌出版社的根本图书出版发行包括编者、作者、图书、读者的四要素,塑造名牌出版社离不开这四要素,但其核心、根本是出版精品书。要出版精品书,平均使用力量不行,四面出击不行,盲目追热点赶浪潮不行,出版社必须有一个总体的出版战略,有一个图书出版的总主题,要根据自身优势逐渐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要踏踏实实、坚忍不拔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出版社要在自己追求的总主题下经民主集中策划大的…  相似文献   

3.
范军 《出版参考》2023,(2):18-20
出版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杰出书”或曰学术精品,是大学出版社的永恒主题,也是其吸引优秀作者、获取社会支持的魅力所在。耶鲁大学出版社一百多年来刊行了许多“杰出书”,也就是学术精品,其重要影响自不待言。从《文字的世界:耶鲁出版史》中看到,耶鲁大学出版社的主政者一直秉持着出杰出图书的学术追求与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竞争,图书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   我们所说的图书质量是指整体质量,作者原稿质量、编辑质量、印校和装帧质量的综合质量,是作者与出版社各个部门工作质量的总和。   一、优化选题,精心加工   衡量一个出版社的工作,主要是看它出版了哪些出版物,内容、质量如何,对人类科学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作出了多大贡献。作为文化产业的出版社,选题的文化价值取向,出书的文化品位,是其立足的基点。选题对图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直接反映了出版社的能力和水平。选题是出书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出版社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二是教育出版社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事业单位,在图书出版上必须面对十分强调意识形态的国情,同时又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必须面对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此点与其他出版社是共同的。二是按一些同仁的提法,“教育出版社姓‘教’”,依照出版业的分工,主要出版教育类图书。随着升学竞争的加剧和就业学历要求的日益提高,大多数教育出版社在上述基本现状的制约和提供的有利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一 关于史学出版所面临的种种危机,出版界已经讨论很久了。史学出版的实际情况实在不容乐观,其中之一,便是史学图书失去了社会和读者的兴趣。你看,新华书店的新书预订数最少,而出版社被迫停印的书稿中,历史学的比重最大;青年知识分子对于港台历史书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大陆出版的历史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出好书是出版社的职责所在,也是出版社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多出快出好书,我们的体会是:强化出版社的主体意识是个重要前提。 所谓主体意识,就是作为文化企业的出版社为发挥其文化商品——图书的特殊功能而具备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基础在于对自身的性质、地位、职责与服务对象(市场)的清醒认识,以及在这一认识之上确立的出版社在图书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一家主体意识鲜明的出版社,她的出书特色与出版追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在图书出版产业领域的全球价值链中,以英美为首的跨国图书出版集团为维护其文化产业巨头的国际地位,通过并购、合资等各种手段在加拿大大肆扩展其产业链条。对于加拿大来说,图书出版产业作为政府生产文化认同的重要工具,必须对图书出版产业实行积极干预的文化保护政策。因此,在文化保护和市场逻辑的博弈中寻求平衡就成为加拿大图书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9.
浅谈出版社的主业与副业魏重阳出版高品位、高质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图书,是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出版社的主业。出版社在主业的指导思想上,除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外,必须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基本路...  相似文献   

10.
出版社出版图书必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因此,出版业中人士,首要和特别关心的是图书的社会效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也经常强调这一问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关于图书的社会效益,既无严格的概念,也无明确的评价标准,而有的仅仅是一些笼而统之的界定。因而对图书的社会效益就无法准确地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11.
论冯道对图书文化事业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代时期,战事频繁,生灵涂炭,政权林立,民生凋敝,社会处于极度的动荡不安阶段。在这样动乱的时期,历仕四朝的政坛“不倒翁”冯道利用自己独特的社会地位对图书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促进图书出版走上了正轨,官方图书由写本时代发展到了雕版时代;他促进了图书的一种新版本——监本的产生,使监本成为官方通行的规范读本并为后世所推崇;他推动了九经文化的传播,为后世儒学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还在客观上开辟了新的聚书途径,大大丰富了藏书家的藏书。本文肯定冯道长居高位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并分析他在四个方面对图书文化事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传统文化图书究竟有多大的市场?图书迎合市场和坚守品位是否矛盾?面对数字化变革,传统出版社如何转型?"这是当今出版业面对的直接问题,也间接影响着百姓的阅读生活。在第二十一届书博会上,中华  相似文献   

13.
重版书的主要特点,是其所“承载”内容的长久稳定性、相对完整性,以及社会作用和社会影响的超时空保持性。重版书是图书这一特殊文化传播载体基本性质和基本功能的典型体现,也是图书出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集合体。提高重版书比率,既是图书出版走向繁荣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图书出版进入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与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出版单位相比较,目前国内一部分出版社的图书重版率居低不上,令人焦虑。因此,有必要改变观念和采取措施,促使那些重版率偏低的出版社走出困境,从而进入一个优质高效的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14.
&#  &# 《出版与印刷》2015,(2):2-3
近几年,小众图书出版日益受到很多出版社的青睐。著名出版理论家陈昕在其《中国出版产业论稿》中提到,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将形成越来越多的细分市场。分众服务市场的潜在规模将日益增大,并逐步超过一般大众市场。小众图书出版现已成为我国出版业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所认可。但单一的出版模式并不能形成规模,更不用谈长久的发展。小众图书的出版要想走出一片新天地,必须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出版社的整体发展目标确定之后,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实事求是地调整好自己的图书结构。一般情况下,出版社的图书结构可分以下几种:重点书和一般书的结构既然是重点书,就一定有别于一般书,表现在重视程度上:一是派精兵强将去操作,以保证质量;二是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出版社承担投资风险;三是在策划上要体现出大手笔。重点书在全部图书选题中的比重,视实际出社版情况,有的占到5%,有的占到10%,主要根据本社的财力、人力及经验积累而定。主流书和辅助书的结构主流书是体现出版社优势的标志书。表现在出版比重上:一是多为丛书套书…  相似文献   

16.
图书的版权贸易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的出版资源,以及国内的图书市场、文化市场、教育市场,同时改善了国内出版机构的经营管理。随着入世的临近,出版社越来越重视版权贸易的交流。因此,如何做好图书版权贸易的全程策划,也就越来越引起出版界的关注。下面是我在图书的版权贸易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与体会。一、做好图书的选题论证选题论证是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基础上。如引进某一专业的图书,必须比较准确地掌握以下的信息:国际上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国内该专业的发展情况;国内该专业图书的出版情况和销售情况,国外该专业图书的出版情况…  相似文献   

17.
军队出版社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产业,面对军地出版社群雄逐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党政机关所属的地方出版单位,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出版大量的军事历史、军事理论、兵器知识、战争纪实等方面图书的挑战,要生存、要发展,必须立足服务于部队官兵,深入挖掘军事题材图书出版资源这个富矿,凸显“个性”,突出“军味”,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传统文化图书究竟有多大的市场?图书迎合市场和坚守品位是否矛盾?面对数字化变革,传统出版社如何转型?”这是当今出版业面对的直接问题,也间接影响着百姓的阅读生活。在第二十一届书博会上,中华书局举办的“百年再出发——中华书局文化沙龙”就这些问题向各方“问道”。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述教育图书包括教科书、教学辅导书、教育研究专著及教师继续教育图书。教科书是系统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教辅图书无论在图书零售市场还是系统发行市场都是份额最大的一块蛋糕,2001年我国大陆五百六十六家出版社就已有五百二十八家进入教辅出版领域;教育研究专著及教师继续教育图书与其他类别的学术著作或普及性图书相比,固定的读者群也非常大一因此,教育图书是相当一部分出版社、新华书店和民营图书企业经济收益的“生命线”.它支撑着我国图书出版的半壁江山.在图书出版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改革图书出版宏观调控机制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上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过分强调图书的商品性和出版社的企业性,对出版事业十分不利。从理论上搞清出版社及其产品——图书的性质。对改革图书出版宏观调控机制,以保证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书出版工作是将精神产品,通过编辑部门的组稿、审稿和加工,赋予其一种广泛传播的物质形式,发行后在读者中传播的工作。它是以积累和传播文化为目的的。它的发展,也是以不断积累和传播文化,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动力的。由此可见,图书出版工作的本质是积累文化和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