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句话说"富养女儿",即要给女儿优越的生活环境,极尽所能地满足她的物质欲望,这样她才能够抵制外界的诱惑,不会轻易被小恩小惠俘虏. 不过,我家的女儿可以说是"穷养"的典型.当初我们家刚买了房子,日子过得不宽裕,在女儿的吃穿用上也很节俭.女儿从小就捡亲戚的旧衣穿,从来不挑剔,而且非常珍惜这些衣服.那次,女儿的一件上衣烧了个小洞,她舍不 得丢掉,主动要求让我给补个补丁.我在女儿的衣服上补上了一朵花,女儿很满意.吃的方面,我也没有刻意给女儿买什么营养品.平时的家常便饭,女儿吃得十分香甜,个子长得也比较高.至今女儿仍然没有吃零食的习惯,她说那些零食都是垃圾食品.看女儿这么懂事,我也很开心.  相似文献   

2.
爱的残忍     
好友告诉我,她想把女儿送到国外去学习。我看了看她,没说什么。我们认识已经好多年了,在许多事情上,都很谈得来,但惟独在对待子女教育上,截然不同。她是那种老母鸡型的,什么事情都替女儿想,替女儿做,生怕女儿受半点苦、半点累。她的女儿除了读书学习以外,别的什么也不会。很  相似文献   

3.
如何表扬     
刘霞 《生活教育》2014,(5):119-121
正案例一曾经有一位来自安徽的妈妈告诉我:某个周六的下午,她六岁的女儿正在画画。其实,这位妈妈觉得女儿的画很抽象,她并没看出女儿到底画得是什么,也没理解她想表达什么。但她觉得女儿一个人静静地在那儿画了好半天,很乖,该表扬一下,便热情地说:"宝贝儿,你画得真好!"可是,令这位妈妈始料不及的事情发生了。女儿居然抓起画架下的一堆蜡笔使劲地扔  相似文献   

4.
女儿开始学着说话了,听着她柔声细语地喊"爸爸",叫"妈妈",我和妻子都很兴奋。"老公,我得跟你商量件事儿。我发现咱女儿学说话学得特别快,咱得因材施教,快教她说更多的话才好。""是啊,咱女儿真聪明,教她什么话,她就能学会什么  相似文献   

5.
那个周末,我去学校接女儿,正巧遇到了女儿的语文老师.老师很严肃地对我说:"你要注意一下孩子的心理,前些天她写了一篇作文,说自己像一个海盗,一直很孤独."老师的话让我吃惊.我的女儿,那个大大咧咧、说起班里的趣事滔滔不绝、笑起来阳光灿烂的孩子,竟然也有了孤独的感觉?而且,"像海盗"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6.
勇敢做自己     
<正>有一次和16岁的女儿聊天,她告诉我,她跟同学说长大以后要像妈妈一样。我问:"什么样?"她说:"独立、坚强,总是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很开心自己以身作则给女儿做了好榜样,可是我扪心自问:"这是天生的个性,还是后天学习来的?"答案是:"两者皆有。"是的,我好像始终知道自己要什么,虽然有时候我想要的未必是对我最好的,所有的  相似文献   

7.
朋友问我最幸福的事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接送女儿上下学!女儿自小就很懂事,起床、穿衣、洗脸什么也不用我操心。每天早晨闹钟一响,我还没有起床,她已经先起来了,等着我去帮她梳那头又亮又黑的长发。  相似文献   

8.
早就想写写我女儿了,不是因为女儿有什么过人之处.她其实很普通,普通得就像每一个邻家女孩.我只不过也像每一个邻家女孩的母亲一样,看自己的女儿,总能找出其中的"不凡"之处,以证明她就是个特别的孩子.伴随着女儿的长大,有时时的欣喜,有时时的感动,这时时的欣喜和感动渐渐涨满了心房,便有了溢出去的欲望.于是在厚积之后我终于想薄发了--为了女儿,也仅仅是为了女儿,我愉快地拿起了尘封已久的笔.  相似文献   

9.
《家教世界》2016,(4):6-7
那天,给女儿洗头时,我发现她耳边有一道浅浅的划痕,问她原因时,她说:"上课时,同桌用铅笔戳我耳朵。"我一听,立即火冒三丈:"他为什么戳你?"女儿嘀咕着:"他是班主任的儿子,是班里最凶的,谁都敢打。""班主任的孩子也不能无缘无故打人啊,是不是你惹他了?"我很疑惑,女儿的班主任是位很有修养的女士,应该不至于过分溺爱她的小孩。女儿很委屈:"没有,他说话,我不理他。"  相似文献   

10.
小理想     
<正>她的丈夫患肝癌溘然辞世,她患乳腺癌终身带瘤生活,她的女儿肾功能衰竭,自己把一个肾捐给了女儿。这样的家庭岂止是不幸。问及她为女儿捐肾,她很淡然,稀松平常的样子:全家人都愿意呀,都去验了血型,碰巧我符合。这不是什么牺牲,很自然就是这样。她当然没有被生活击垮,相反,她积极地面对生活,成为香港政界的"铁娘子"。她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  相似文献   

11.
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就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班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这话让我怒火中烧,一个为人师者,怎么可以这样摧毁学生的自信呢?尽管我对女儿很有信心,觉得她是一个心智很正常的孩子,品行也没有什么必须矫正的缺陷,但她的…  相似文献   

12.
罗树妹 《家长》2015,(2):10
和女儿在小餐桌上吃饭,可能是因为菜盘放得过近的缘故,我留意到女儿披散的头发不时地滑落到手边的菜盘里。如此几次后,我忍不住提醒她:"小心你的头发。"听着我的提醒,女儿居然一下子笑了起来,她说:"肯定是我的头发也想尝尝排骨是什么味道呢?"看着她的嬉皮笑脸样,我笑道:"什么尝排骨的味道?尽胡扯。是不是我把那盘排骨换成这碗汤,你又要说头发想尝尝汤是什么味道?""不,我不  相似文献   

13.
晚饭过后,女儿照常又开始玩当老师的游戏,我和她爸爸就成了她的“小朋友”。我正在“东张西望”的时候,正巧被女儿“逮”个正着,“你这个小细娘,快听好,不好好听,呆会儿又什么都不知道了……”女儿就这样开始一股脑儿地批评起我来了。我听了很纳闷,女儿什么时候学会这样说话的。事后,我与女儿拉起了家常。我问她:“什么叫‘小细娘’?这种话不太好听。而且,你这样对妈妈说话也太  相似文献   

14.
女儿胆小.见到什么都怯生生的,对一些新鲜事物更是不敢去尝试。对此,我很发愁。一天,我领女儿散步,看见一只小狗,女儿很喜欢,她伸手想去摸摸,但小狗汪汪一叫,她  相似文献   

15.
程振理老师:您好!在网上看到您是一位高中名师,有个问题想咨询一下您,请您百忙之中帮我分析一下。谢谢!我女儿今天中年放学刚回到家,就很兴奋地对我说:"妈妈,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我被女儿这种兴奋的心情感染了,就说"请讲"。女儿说,在昨天学校的英语比赛中,她得了三等奖。我听了就夸女儿很不错。我婆婆在边上听到我对女儿用了"请讲"这个词,很不高兴,说当妈妈的不该对女儿用这个词,说以前的老辈们就不允许长辈对小辈这样说"请"字,只有小辈对长辈才能说,长辈如果说了会让小辈受累的,也就是说,有点乱了辈份。我就跟我婆婆说,应该不是这样的吧,平常我要女儿帮我拿个东西什么的,也会加个"请"字。我俩各执己见,我说服不了她,她也说服不了我。我就跟她说,我到网上找  相似文献   

16.
天使的声音     
乔叶 《初中生》2011,(Z6):34-35
当我第一次教女儿使用"谢谢"这个词的时候,她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这是一种礼节。""什么是礼节?""礼节就是各种惯用形式。"我用字典上的解释来敷衍她,然后很快岔开了话题。"大人们的事情,我老是想不明白。"女儿叹了口气,没有再问下去。不过,从那以后,她还是很乖地在各种场合说着"谢谢"。  相似文献   

17.
女儿的作业     
邹静之 《教师》2013,(3):1-1
我不是个好父亲,我先是没有头悬梁,陪女儿深夜写作业的精神;再有,她的作业,我也大多不会,陪也帮不上忙。我没想到语文的教法已经深入细致到字典词典内部去了。女儿的作业要花很多时间来分析字,如:"翁"是什么部首,它的第七划是点还是折,它的声母是什么,它的韵母是什么,它有多少义项……我不知道学得好的同学是否已经是半个文字学家了。我曾对女儿说这没用,你学会查字典就够了,字典是工具,而你不必成为工具,女儿不听,她尊师敬道。有一天,她问我"灰溜溜"怎么解释。我想了一会儿,问干吗解释这个词。  相似文献   

18.
正当我听到孩子们敞开心扉地和我聊天时,我深刻地感受到:如果父母能耐心地"听见"孩子,也许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先讲一个小案例。曾经有一对父母带着7岁的女儿来找我咨询,这个女孩爱发脾气,而且情绪很激烈,曾跑到窗户边威胁父母要跳下去。父母为此感觉心力交瘁,也很担心女儿有一天真的冲动得做出了什么让人后悔的事,所以赶紧带她来进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9.
女儿爱养茧。当蚕开始吐丝时,她曾高兴地蹦。可当吐丝的蚕变成了扑楞着小翅膀的蚕蛾时,她却突然变得沉重起来,呆呆地看着那蚕蛾,仿佛有什么心思。我问"怎么了,孩子?"她叹了口气:"我猜,蚕一定很后悔。"我  相似文献   

20.
聪明的父母     
和朋友的女儿——一个名牌高中念了几个月的女生聊天,她说起理科班某同学:"他妈妈很聪明的,他做题目,妈妈就教他还有什么什么方法更好……在外面上竞赛班,笔记都是他妈妈帮他记。"我问:"你很羡慕他吗?""一点也不。"这个女生还告诉我,该男生得了很多很多竞赛的奖,很厉害;但他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也没什么朋友,"所有事情他妈妈都全盘包办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