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7 毫秒
1.
中长跑运动员全年力量训练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25名男子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分期进行研究。探索科学系统的阶段性力量训练方法,为力量训练理论及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力量阶段性分期训练能够产生较好的训练效果,与非分期力量训练相比,专项成绩提高幅度更为明显;(2)适度的最大力量训练可以防止由于过多的耐力训练而引发的运动损伤,并且可以提高长跑运动员的最大跑速和冲刺能力;(3)中长跑运动员在竞赛前期应重点发展力量耐力,并在随后的竞赛期继续保持一定负荷的力量耐力训练。在重要比赛之前应该进行必要的减量安排,减少负荷量度,培养运动员的最佳准备状态,并在比赛中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张树峰2005年参加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比赛前的专项力量训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的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张树峰其力量训练的分期特征、手段搭配特征、负荷控制特征以及专项力量训练后的恢复特征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男子跳高项目专项力量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和职业化,体育竞赛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比赛的规模和赛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训练分期理论越来越不能满足比赛的赛制发展,板块周期训练理论则在此基础上运用而生。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传统训练分期理论和板块周期训练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能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正确认识训练理论和科学化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影象资料分析法,在国内外网球发球环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比赛中网球发球能力”的概念——以体能、专项力量、技战术及心理能力为基础,通过身体功能训练、模拟环境、模拟训练提升比赛中运动员在发球环节的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发挥发球对比赛的引领作用、扩大比赛优势的能力。旨在借此更新网球发球观念,加深对网球发球整体性的认识,为网球发球的运动训练和比赛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赛前训练是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或超常发挥极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对赛前训练适宜安排的探索需经反复尝试和调整,并根据运动员状态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参加国际性大型比赛以及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的赛前训练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世界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介于2到9周之间,大部分为3周,可通过“赛后赛”反推赛前训练的适宜时间.赛前训练的负荷安排是减量提质,运动员的各种生理迹象是赛前调整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现代竞技游泳更加注重技术细节的控制和追求.高水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甚为重要.赛前训练阶段常用的方法手段有模拟比赛训练、测验比赛及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6.
体育学院网球专修学生分期式力量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录像解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安体育学院26名男子网球专修学生进行力量(非)分期训练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分期力量训练的专修学生在半蹲、卧推等最大力量及10m折返跑、纵跳、发球速度等专项力量指标上较非分期组网球专修生提高幅度明显.结论:网球专修学生力量训练过程可根据竞赛安排,按力量训练适应期、最大力量训练期、爆发力转化期及竞赛保持期基本顺序进行分期式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7.
探讨主客场制全国锦标赛优秀手球选手力量训练安排的一些问题。尽管在一周的比赛期中,有现成的、并被专家偏好的各种力量训练方法,但是研究表明,大部分人使用的力量练习方法是卧推、胸前提拉杠铃、负重深蹲等。发展肌肉爆发力的练习则被包括在大部分训练中。通常,这意味着身体大部分肌肉要参与练习。在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方法。半数专家认为,有必要安排一次单独的力量训练课,而另一半专家认为,在一周的比赛中,训练时间非常有限,有必要把力量训练融合到整个训练课中。至于每次训练课中使用的练习次数,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一般限定在3-4至12-14,依据练习的组数和重复次数而定。从公开的数据所得到的信息说明,在比赛期间,手球选手力量训练的安排这一基本理念必须加强。然而,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仍然缺乏数据来证实这种或那种说法。研究表明,俄罗斯俱乐部有必要进行独立的研究,并最终制定出科学的力量训练计划,这将使其在欧洲杯以及国内锦标赛中更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竞技体育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比赛增多,训练界对传统的训练分期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本文在对文献资料研究基础上,阐述了有关训练分期研究中造成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确定适宜的训练负荷是力量训练的核心,力量训练中负荷所涉及的任何一个变量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力量训练的效果。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重点探讨快速力量训练中负荷强度的范围,并以举重、乒乓球项目为例,分析不同项目快速力量训练负荷强度特征。并对最大功率法负荷强度的确定、快速力量训练中的动作速度、练习的重复次数和组数、组间间歇等变量进行分析和评述,旨在丰富快速力量训练理论,为训练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第十三届亚运会上日本短跑选手伊东浩司分别以 1 0 .0 5 s和 2 0 .2 5 s的出色成绩获得了田径比赛男子 1 0 0 m和 2 0 0 m金牌 ,并且在预赛中跑出了 1 0 s的亚洲男子 1 0 0 m最好成绩。伊东浩司的训练负荷特点如下。1 )多年训练中速度耐力得以优先发展 ,并使其逐步向短距离跑迁移。2 )年度训练中阶段安排的训练任务由发展力量和爆发力量向提高专门速度过渡。3)周训练依阶段任务不同将多项内容组合安排 ,周负荷分布呈双循环二段结构。4)单元训练内容依所处阶段不同有所侧重 ,按短跑全程技术的各个阶段安排练习组合。5 )精选训练手段和多种练习组合安排 ,追求各项手段密切协同的最佳整体效果。6 )运用对比训练法形成痕迹效应 ,以求核心身体能力向专项竞技需要的积极转化  相似文献   

11.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形成至今 ,一直是运动训练界关注的焦点。多年来 ,各国从事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家学者 ,不断对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出质疑和挑战 ,使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通过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的回顾与评述 ,作者认为 ,对不同项群年度训练分期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院校田径专项训练周期理论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时代的发展,田径比赛的次数增多,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对现代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和特点的解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何完善和升华周期理论,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六所体育院校田径专项训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周期理论进行了研究,寻求适合体育院校的周期训练特征,希望为我国从事田径训练的教练员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心理技能训练在最佳竞技状态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但是,在运动心理领域对怎样尽力为最佳运动表现提供必要的心理技能训练工具和技能存在着一些分歧。心理训练咨询师和干预研究者们最近已提议心理训练的周期化可能是应用运动心理程序传递的未来主要的方法,心理技能训练程序的传递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演进与研究现状。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中的项群训练理论、超量恢复理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时空协同理论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作了相关简短的述评,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陕西省专业运动员的自我效能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陕西省专业运动员自我效能总分显著性高于普通人;高训练年限和高运动等级的专业运动员的比赛效能显著高于低训练年限、低运动等级的专业运动员;不同训练强度下的运动员训练效能存在显著性差异,训练效能从强到弱依次为:中等强度训练、大强度训练和小强度训练的专业运动员。  相似文献   

16.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是一种肌肉被快速、爆发的拉长,接着爆发性的缩短,同时利用肌腱弹性和牵张反射来发展力量的一种训练形式。作为一种有效提高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方法,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在许多运动项目中被采用。但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运动风险,教练员和运动员频繁高强度地进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会导致损伤风险的增加。因此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进行相关文献收集与研究,让大家更加客观地了解不同界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效果,同时进行相关功能风险筛查,探讨导致损伤的潜在风险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以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美式体能训练体系中常见的"舶来语"进行梳理与评述.结果发现,基于普遍适应症的训练调控原理、板块训练理念、高强度间歇训练法、罗马尼亚硬拉、保加利亚分腿蹲、俄罗斯扭转、土耳其起、中华武术、印度瑜伽等训练方法与手段都是美式体能训练吸收外国先进思想、技术和文化精华的体现.美国的体能训练体系善于整合创新,并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特色.旨在进一步加深对美式体能训练体系结构、方法和思想的认识,为我国体能训练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