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学术著作出版难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引起众多饱学之士的感喟;另一方面,众多的“媚俗”出版物充斥市场,这一类图书的基本特征是低级、庸俗、粗制滥造,以赚钱为唯一目标。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这种现象十分自然。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曲低和众。古人早已说得很清楚了。图书作为商品,当然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有相应的经济效益,要拥有众多的读者。从这一点看,出版社出版大量属于下里巴人式的图书,似乎无可非议。然而,图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出版图书,不但要讲经济效益,而且更要讲社会效益。我们的出版部门是党的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是直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的。因此,一方面必须支持学术著作的出版,另一方面必须在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狠下功夫。这就是说,一方面要使阳  相似文献   

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党中央对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作为地方党报的科技报道就更不例外了。而且,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越来越重。因此,媒体在科技新闻的报道上更要力求实现“三贴近”。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新闻     
李长春强调新闻要“三贴近”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使“三贴近”在宣传思想战线蔚然成风。 李长春指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宣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新技术的宣传,应该成为新闻工作者努力开拓的一个报道的新天地,我们记者和通讯员可以在这个新天地里大显身手。李瑞环同志在去年10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宣传工作会上强调:“要注意科技宣传的实际效果。”笔者翻阅了最近一个时期的报道,并浏览了一些来稿,深感当前高新技术的宣传,应有“三忌”。一忌“穿靴戴帽”。现在有些来稿是“新瓶装旧酒”,贴上了“开发高新技术”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标签,而其内容既不“高”,也不“新”。譬  相似文献   

5.
当前,改进科技报道的关键,是在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使报道具有可读性,使科学技术更贴近广大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推进全社会形成重视学习科学、学习技术知识的风气。基于上述认识,笔者以为,人手改进科技报道,有必要明确以下三方面的认识: 一、社会需求。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推动科技进步,是90年代新闻战线的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性任务。从宏观方面来说,全社会对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宣传、为促进科技发展加油鼓劲的呼声很高;从具体方面来说,科技报道则面临着如何顺应这种潮流,满足不同社会层次需求的问题。比如,在科技报道的总体方针上,要大力阐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抨击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的东西;向社会深入宣传把科学技术放在经济发展战略首位的重要意义,澄清那些忽视科技作用的模糊观念;加强对“软科学”领域的报道等等。  相似文献   

6.
一张党报,受不受读者的欢迎,接近性如何是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把办报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努力接近读者,接近群众,才能更有效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才会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因此,如何做到面向群众,也是新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那末,怎样围绕面向群众的要求,深入进行新闻改革呢?我们金华日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对报道内容进行改革。随着报纸在城乡读者中的影响的逐步扩大,市机关各部门越来越重视通过报纸来指导面上工作,因而出现了领导人活动、一般性会议报道和一些“决定”、“意见”、“通知”等之类的文件报道在版面上有增多的趋势。为此,我们花大力气对报道内容进行了改革。一方面先后两次报请市委对市领导活动和会议、文件报道作出必要的规定,并经常向各部门及各县市作解释工作,尽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宣传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都有规律性,从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来看,当前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三贴近”是新闻改革。的主攻方向“三贴近”就是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广播电视要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发布政令、传达党和政府指示的任务。但是,要注意生动活泼,重要之点在于寻找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结合点。光有领导重视,不能引起广大群众的兴趣;就不能吸引人。当前突出的问题是会议新闻多,外事.新闻多,领导人一般性活动的新闻多。群众对“三多”有意见。会议新闻一要减少,二要改革。有些专业性的会议与人民群众的生…  相似文献   

8.
新闻工作札记(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不懈地开展学雷锋、学先进活动学雷锋、学先进活动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好、宣传好。群众中有人说“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要改变这种情况。对亿万群众上街学雷锋做好事,要充分肯定。对其中有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不要去宣传,但也不要泼冷水。我们提倡的是常年学先进。今年学雷锋的口号是“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对不同层次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都可宣传,只要他做了好事,都应得到社会的承认。要抓好深度报道什么叫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用今日之事实、昨日之背景、未来之展望,经过综合分析写出来的。深度报道要体现中央精神,贴近…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图书馆论坛》编辑部: 贵刊自今年起交邮局发行,发行量较之原先大增。我以为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贵刊以自己的内在质量吸引众多的读者。贵刊既有高层次的论著,又有切合实际的小文。换言之,即: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使不同层次的读者都可受益。二是贵刊原先搞自办发行,订阅者要通过邮局或银行汇款,手续较为麻烦,且又易发生刊物丢失等问题,大大影响了读者的订阅积极性,故订数因之而受影响,不足为怪。交邮局发行后,省去了诸多麻烦,订者自然会增多。贵刊坚持高质量,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读者订阅贵刊。我作为贵刊的新读者,拜读今年第一期后受益非浅。尤其是“《中图法》三版的传记分类”等文章,与工作关系密切,对我帮助很大,希望今后多  相似文献   

10.
新闻文摘     
要讲究点引导艺术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重在正确,难在引导。要引导有效,就需要讲究引导艺术。首先要吃透两头。一头要透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任务,了解全国工作大局;一头要深切了解实际情况,准确把握群众脉搏。要从群众关心的话题入手,用群众的语言去宣传我们的主张,入情入理,使群众乐于接受。其次要改进引导方式,改变过去搞阶级斗争和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封闭式、简单式、训导式、强压式、灌输式的宣传方式,创造出多彩多姿、生动活泼、亲切感人的报道方式。 有的同志以为,主旋律和重大主题的宣传都比较“硬”,比较重,都是指令性任务,因此不太讲究报道方式,这是不对的。越是重大主题的宣传,越是要注意引导方式,避免枯燥乏味。一是要提高搞好主旋律和重大主题宣传的自觉性,二是要避免空对空,避免形式主义,要多从实际工作、实际生活的角度做文章;多从群众利益、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来进行宣传,把重大主题与群众利益、群众感情联系起来。在形式上也要创新,要注意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特长,使报道形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1.
党报的时事报道作为党的舆论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引导舆论诸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报的时事报道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通过版面这个载体体现出来的时事报道,白纸黑字,必须是及时的、全面的、准确的,任何偏差都势必会引起读者的误解甚至思想上的混乱,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但是,这不等于说,党报时事版面工作可以仅仅满足于不捅漏子,不出问题,四平八稳过日子,让过于呆板、生硬、粗糙的“面孔”倒读者的阅读胃口,使读者敬而远之.因此,党报的时事报道版面要肩负起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的神圣使命,要起到动员、鼓舞群众的作用,要起到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服务读者的作用,还必须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使版面生动活泼,读者喜闻乐见,从而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老侃 《出版视野》2008,(1):40-40,36
重庆出版社曾出过两本张老侃的书,第一本叫《张志侃展言子》,时间是1998年12月,第二本叫《重庆言子》,时间是2001年7月。这两本书都受到读者热烈欢迎,还真是火爆了一阵子,有关言子的磁带也一直热销。 如今张老侃回顾了“重庆言子观象”,好像言子要收场似的。据编者看.张老侃在文章结尾处的这句话是正确的:我相信,重庆言子儿是有其极强生命力的,它不但不会“下课”,它还会以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势而“雄起”。为什么?《重庆言子儿》的序中作了最好的注脚:重庆言子儿是通俗文化.所谓通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没有俗,就没有雅,俗是根,任何时候也动摇它不得。俗是“下里巴人”.和的人千千万万,雅是“阳春白雪”,和的人屈指可数。人民喜爱“阳春白雪”,人民更喜欢开心,喜欢开怀大笑.所以更喜爱“下里巴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坚持“三贴近”闯出报道新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 年4月 ,李长春同志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 :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 ,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求是》杂志上 ,李长春又发表了《从“三贴近”入手 ,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文章 ,着重从“三贴近”的内涵、重大意义和当前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新闻媒体历来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 ,是党的喉舌 ,也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在新闻报道中充分体现“三贴近”的要求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新闻规律的本质要求。新…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报道是当前报纸宣传的主题。这在直接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的产业报宣传中表现尤为突出。经济报道如何做到导向正确、有声有色、读者喜闻乐见?这是一道至今还没有完全破题的难题,也是我们进一步提高办报水平,提高报纸质量而必须尽快解决的课题。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使经济报道上“等级”?  相似文献   

15.
经济报道是当前报纸宣传的主题。这在直接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的产业报宣传中表现尤为突出。经济报道如何做到导向正确、有声有色、读者喜闻乐见?这是一道至今还没有完全破题的难题,也是我们进一步提高办报水平,提高报纸质量而必须尽快解决的课题。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使经济报道上“等级”?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读者”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努力实践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三贴近”呢?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之路,是实现“贴近”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又是工作在各条战线上进行改革实践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新闻媒体报道的主要对象,同时,还是新闻媒体的最广大的受众。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要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  相似文献   

17.
抓好重大主题报道,事关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这是党报应该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来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抓重大主题报道要自觉、积极、主动 重大主题报道,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战役性报道。提高党报的宣传质量,首先要在抓好重大主题报道上下功夫。我们抓新闻改革,抓主攻新闻,强调“短、快、多、活”,强调让鲜活的、群众爱看的短新闻充满版面,这当然是对的。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讲究舆论宣传的艺术,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效果,”“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性统一起来,使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为群众所乐于接受,能够回答群众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新的形势,对我们从事新闻宣传的记者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笔者以为,加强电视台的骨干节目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一、深度报道与宏观意识新形势对我们宣传思想战线提出了宣传要有…  相似文献   

19.
典型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型武器”。过去我们也经常组织策划一些典型报道,但是有些稿件见报后上级领导部门满意,群众不“感冒”,在读者中未引起预期的反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记者习惯于从领导角度居高临下地观察分析问题,单纯为了完成宣传任务一厢情愿地选择和报道典型。  相似文献   

20.
俞安 《记者摇篮》2010,(4):18-18
会议报道是一种基本的新闻形式,在报纸上经常出现。就会议报道本身来讲,它是通过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让读者从中了解会议的中心议题和任务。对此,新闻媒体不仅要报道,而且要下功夫报道好,这是一项重要的宣传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