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森林 《收藏界》2010,(6):79-79
笔者藏有一件明朝的小瓷钵。可能是因为自家的列祖列宗祈求神灵、祭念先人、年年要烧香的原因吧,所以就在神龛上放一个烧香的钵,年年烧香,代代相传,一代一代就流传下来了。我现在把这个烧香的小瓷钵当作珍贵古董收藏起来了,今天介绍给读者,以供读者鉴赏。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7,(8)
奉贤寻宝记(上) 2006年年底,上海《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江南第一朱金木雕大佛龛》的报道。报上刊登的照片不大,却明确地写着,佛龛高3.95米,宽5.56米,厚1.09米。这篇不长的报道立刻吸引了我们,因为《国宝档案》播出三年多,介绍了近千件国宝,可介绍佛龛还不多。而且,专家  相似文献   

3.
何循真 《收藏》2001,(2):34-35
藏者心理素质的高低,往往能直接影响收藏水准。因此,研究收藏人心理活动的收藏心理学将是一门前景诱人的学科。事实上,人们在大量的收藏实践中,已经发现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收藏心理现象,虽然它们之间并无必然的逻辑关系,但通过透视和分析,对端正收藏动机,树立正确的收藏观,处理收藏心理危机,增进收藏者心身健康,甚至延年益寿都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4.
秦杰 《收藏》2008,(8):40-42
奥运纪念品收藏意义重大。奥林匹克收藏不同于其他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它不仅是对文化、艺术和财富的收藏,更重要的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收藏。可以说奥运的成功,也是收藏者自身的成功。很多人对奥运火炬老照片收藏情有独钟,从这些老照片中,可以窥见奥运火炬不寻常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李建廷 《收藏》2008,(10):90-92
在收藏市场,铜镜收藏如今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收藏项目。目前国内的铜镜收藏爱好者大致有这么几种:一些高端收藏者,出入于国内外各大拍卖行,非精品不收;资深的收藏家,常年坚持不懈地收藏和积累,镜子的品种和规模都相当可观;近年来崛起的收藏爱好者,他们是收藏和投资兼而有之,出手不凡,近年出现的很多好镜子多半被他们斩获;古玩商们,他们身处市场第一线,常常会有好镜子出现在他们面前,但只要有人给到价,他们往往也会出手;刚刚进入铜镜收藏队伍里来的普通爱好者,凭着热情和勤奋在默默地收藏。  相似文献   

6.
书画收藏和其他珍贵物品收藏一样,要有相当的专门知识,因此藏家必须拿出相当的时间去修美学理论,修美术史,修那些与收藏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此基础上,要勤看佳作、真品,一定要注意到绘画的艺术水准“收赏是收藏的前提”,这是一切搞收藏,尤其是物、字画收藏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7.
杨才玉 《收藏》2006,(11):I0002-I0002
2006年是中国首家省市区级收藏组织——上海市收藏协会(此前较长一段时间称为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二十周年华诞,这不但是上海市广大收藏协会会员和收藏爱好者的盛大节日,也是全国民间收藏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本刊在年初就同上海市收藏协会共同策划举办一期海派收藏专号,主要由协会会员负责撰稿,对海派收藏的沿革、理念、特色、成就等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探讨和介绍,以纪念中国收藏界的这个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8.
潇然 《收藏》2008,(3):28-31
朴茂、华滋的秦汉瓦当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精灵。如果说旧时瓦当收藏以其悠远古朴的美学特质而多局限于少数文人士大夫之间,如今,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昌明,瓦当收藏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之家。今天这一高雅的收藏在参与人数之众、见到品类之多、社会影响之大诸方面,皆为千年瓦当收藏史上最盛之时。在众多文物收藏门类中,瓦当收藏也是为数绝少的民间收藏在数量、质量上全面超过国家收藏的门类,  相似文献   

9.
文海鹰 《当代体育》2008,(16):51-51
近年亲,国内有关足球用品的收藏是越来越火热。有人收藏球队队徽之类的“硬货”,有人收藏球衣、队旗一类的“软货”,还有人收藏球星卡、海报一类的“纸货”。这三类收藏玩的人都不少,而我的收藏是个“偏门”,只收藏“软货”当中的小球会球衣,小球会即指非豪门球队或二三流国家的球队,小球会的球衣由于关注度不是很好,所以相对来说和豪门队的球衣比起来价格比较便宜,而且都是物美价廉之物,  相似文献   

10.
刘继涛 《收藏》2007,(3):164-164
我是一名基层文博工作者,平时在工作学习中离不开专业报刊杂志,更离不了《收藏》的帮助。《收藏》扎根民间,绽放于中国文博期刊的百花园中,是初学者的门径、爱好者的指南、研究者的参考。《收藏》集民间和馆藏文物精华,汇藏各界学者专家研究成果,引领民间文物收藏,开拓文玩博览。《收藏》融艺术鉴赏、文物研究于一体,富于知识性和趣味性,魅力独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