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06,(3):195-195
周行春,字一仁,江苏宜兴人,著名紫砂装饰陶艺家,自幼痴迷紫砂,本着“人善为本,仁爱一生”的信条创建“一仁轩”陶艺工作室,专业从事陶刻、泥绘、镶金等装饰艺术,尤擅长紫砂茗壶的镶金工艺,  相似文献   

2.
改之 《收藏》2012,(5):149-125
从紫砂壶诞生的明代开始,紫砂装饰就已出现。紫砂壶“花货”从壶身到壶嘴的多部位皆有采用仿生原理制作的;“光货”与“筋囊器”则是通过立体线条对紫砂进行装饰,此点现今也成为鉴别与考量一把紫砂器物优劣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改之 《收藏》2012,(9):123-125
从紫砂壶诞生的明代开始,紫砂装饰就已出现。紫砂壶"花货"从壶身到壶嘴的多部位皆有采用仿生原理制作的;"光货"与"筋囊器"则是通过立体线条对紫砂进行装饰,此点现今也成为鉴别与考量一把紫砂器物优劣的标准。除了壶体自身的紫砂装饰外,另有几项技术,于外在对古朴、淡雅的紫砂器进行装饰。  相似文献   

4.
《收藏》2008,(2):183-183
明初由饮茶而兴盛起来的紫砂文化,从一开始便由共发展的三条轨迹而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一、作为优秀茶具品种,紫砂壶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紫砂文化。二、紫砂发展历史是历代的工匠与艺人在紫砂造型工艺和装饰手法上精益求精,不断完善的过程。三、历代文人出于个人喜好,指导工匠开发适于文人使用的新壶款,或题诗作画,  相似文献   

5.
仁者无敌     
肖峰 《中华武术》2006,(9):35-35
在关德兴主演的电影《黄飞鸿》中,有这样个场景,黄面飞鸿一边施展拳脚打败对手,一边挥毫写下四个大字“仁者无敌”。“仁者无敌”颇令人疑惑,人们所熟知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当遭遇强悍的对手,面对凶恶的歹徒,能靠“仁”制敌?“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从字的结构上看即为二人,其涵义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重视道德修养、乐于助人的人能得到美好的回报,能永远保持最佳精神状态。仁,乃“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仁,是儒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的内在道德自觉,是人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6.
夏汶  中健 《收藏》2009,(9):186-186
“一两紫砂十两金”“大师紫砂壶”选用最好的泥料制作,珍贵无比 全世界只有中国的宜兴才有紫砂泥。自古纯正的紫砂泥就被誉为“一两紫砂十两金”,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目前紫砂泥存世量已经不多,越用越少,越来越珍贵!从2007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禁止了对紫砂泥的开采。纯正的宜兴紫砂泥本身就是值得传世的珍宝。吕氏阴阳太极“大师紫砂壶”采用的紫砂泥是大师家藏的纯正紫砂泥,陈腐长达30年,堪称紫砂界的稀世之珍。  相似文献   

7.
玉溪陶艺     
《收藏》2007,(7):208-208
宜兴玉溪陶艺有限公司是在中国著名紫砂艺术家顾惠君先生上世纪90年代创办的“玉溪陶艺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集紫砂、奇石、书画研究、交流及培训、创作、设计、制作为一体,是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经营工艺美术品的企业。尤其是在紫砂陶艺界,以拥有宜兴紫砂名人名作,师资实力雄厚,作品标新立异、神丰韵足著称。  相似文献   

8.
万强 《围棋天地》2004,(1):35-38
杨一的“仁帅”之名,始于1999年首届围甲行将结束之际,那时棋界对此称谓尚多有异议,转瞬五载,如今杨一和他的建设摩托铁骑已是纵横棋坛,所向披靡,回眸一笑间,“仁者无敌”一说不知会不会再起争议?“仁”者,二人也;二人者,人与人也。时时为汉字的奇妙而耸然,回想杨一坚持至今的“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欲解“仁者无敌”之谜,大约也只有从“人”着手了。  相似文献   

9.
雪野 《收藏》2007,(10):118-119
珐华一词出白方言俚语,意为粉花、粉画,即用袋装粉泥在坯件之上挤粉泥以装饰,称之为“立粉”。由于晋东南人“珐”“粉”二字读音不分,外埠人误“粉”为“珐”,虽为误传,倒也给山西珐华陶瓷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0.
虽弓 《收藏》2014,(2):136-137
相传古时候,宜兴街头一日突有一僧沿街叫卖:“卖富贵土了!谁买富贵土?买了就可以发家致富。”这种泥土便是今天的紫砂。紫砂。因其产自江苏宜兴。故又称宜兴紫砂。因为紫砂材料特殊的物理性质,用其所做的紫砂壶泡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相似文献   

11.
紫韵     
雨岚 《收藏界》2010,(7):52-52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汪文柏《陶器行赠陈鸣远》 汪诗中这一丸比珠玉还要珍贵的“阳羡溪头一丸土”便是宜兴的紫砂泥。江苏宜兴,古名“阳羡”,这里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水土宜陶,砂壶宜茶。用这里的紫砂泥烧制的紫砂壶,历来是爱茶之人的心仪之物。北宋苏东坡择居宜兴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爱其茶、泉、壶,有“饮茶三绝”之说;明代李渔也有“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的赞誉。  相似文献   

12.
李芳忠 《收藏界》2010,(7):73-74
俗话说:“盛世兴收藏,乱世买黄金”。如今,喜欢收藏的人是越来越多,而收藏紫砂壶者更是与日俱增。宜兴紫砂,世界名陶。紫砂,集中华陶文化、茶文化、书法、绘画、篆刻等诸多艺术形式为一体,具有泡茶不走味、把玩可陶冶情操的品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收藏。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5,(3):169
联系人徐老师18961556723 QQ:8921096361970年生,江苏宜兴入,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江苏经贸学院毕业,1990年人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壶艺,得到夏俊伟老师和诸多紫砂前辈的指导。其作品以传统为依托,融入自己的设计思想理念,充分展示了紫砂的材质美及造型美,进一步表达了紫砂独特的艺术效果。特别在运用紫砂原矿泥装饰这方面,经过多年的琢磨使作品更别具一格,深受藏家青睐。作品在全国专业性比赛中屡次获奖,并被多家书刊及媒体报道。部分获奖作品2007年作品"报春"在京城百坊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瓜梨"获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金奖,申请专利:  相似文献   

14.
沙伟 《收藏》2014,(3):130-133
顾景舟是现代紫砂文化的集大成者,紫砂界公认的“一代宗师”‘壶艺泰斗”。他用毕生的精力,呕心沥血地对华夏紫砂艺术发展史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5.
蔡力武 《收藏》2007,(7):197-197
紫砂装饰方法花样繁多,但最适宜的还是传统的书画。好的书画配以金石高手的镌刻,这样的紫砂壶除了原本的造型工艺美之外,又集金石、书画为一体,古朴而高雅,使紫砂壶又有了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6.
一兵 《收藏界》2010,(7):71-72
紫砂茶叶罐也属于紫砂茶具之列。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的紫砂茶叶罐是明代正德以后的,由江苏著名收藏家沙志明所藏。早期紫砂茶叶罐多数砂质颗粒粗大,工艺简单粗糙,又因为无专门烧制紫砂器的龙窑,与缸瓮之类大器物一同烧制,有的沾有缸瓮釉的泪痕。以实用为主,不注重外表的装饰,都是素面素心。到了清代康熙时紫砂业发展迅速,加之珐琅彩传入,出现了印花、刻花、泥绘和加彩挂釉的紫砂器,其中包括紫砂茶叶罐。从传世的紫砂加彩挂釉实物看,以华凤翔加彩挂釉汉方壶为最早。华凤翔是康熙时人,因此加彩挂釉紫砂器应始于清康熙时。加彩挂釉紫砂器一出现,便受到宫廷重视,大量加彩挂釉紫砂器成为贡品入宫供皇亲国戚使用,这就进一步刺激了加彩挂釉紫砂器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彩挂釉紫砂器的出现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紫砂器外销,形成良性循环。对加彩挂釉紫砂器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加彩挂釉紫砂器,失去了紫砂素面素心的原有风格,加之加彩挂釉后紫砂器的透气性不如以前,在清代风行一度后,很快走向枯萎。在紫砂发展过程中,加彩挂釉器始终不占主流位置,但作为紫砂大家族中一员,在紫砂发展历史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今天看来同样具有一定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7.
姚皎华 《收藏界》2010,(4):83-83
对于海内外资深紫砂收藏家而言,“大亨壶”绝对可谓梦寐以求的倾心尤物。笔者从事紫砂收藏恒有年矣,寓目经手之壶数以千计,唯“大亨壶”缘悭一面。  相似文献   

18.
沈飞  徐世昌 《收藏》2006,(11):105-105
在紫砂器中,有一种特别的品种——肖形果品,这是用紫砂制成的各种蔬果形陈设、赏玩器,即所谓清供果子,多为紫砂艺人的消闲之作。这种紫砂的仿生作品、是用不同颜色的紫砂泥塑造而成,巧用紫砂的质地和色泽塑造成瓜果、蔬菜,不仅模仿其形象,而且模仿其颜色,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19.
夏汶  中健 《收藏》2009,(8):206-206
[艺术品介绍]“神来之品,天作之合”紫砂壶,向为传世珍品,历代文人雅士、达官显贵为之痴狂。吕氏阴阳太极“大师紫砂壶”含两把壶,以吕氏家藏陈腐30年的极品紫砂泥,经“吕派壶艺”天工细制。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8,(1):205-205
虹炜:你好!记得和你在上一个冬天里分别。那时候天气很冷,太湖的风欢过宜兴西氿,拂动依水的垂柳,冬意浓浓。宜兴是个人文鼎沸的城市,我之所以爱这个城市,除了有她悠久的历史外,更因为有醉人的紫砂艺术,和像你这样一伙为紫砂奉献青春岁月的人。我与紫砂结缘的时间并不太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