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诉讼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追究犯罪和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这是刑事诉讼法必须重视的主要问题之一。1997年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虽然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有了很大发展,但事实上还存在许多不足,被害人的权利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很难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文章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及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和地位的现实状况,从对现行法规制度进行完善的角度。尝试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刑事被害人的赔偿制度是一项关于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维护与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制度。目前我国虽然设立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但是被害人的赔偿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对我国被害人损害赔偿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刑事被害人赔偿制度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被害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的被害人包括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以及反诉成立的部分反诉人,狭义上专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指出了当前被害人保护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完善被害人保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行的刑事法律对被害人权益保护不足,引发的社会矛盾有发展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趋势。本文拟从保障被害人的知情权、平衡被害人的获得法律帮助权、扩大被害人的求刑权、强化被害人的赔偿权、赋予被害人获得社会救助权等五个方面着手,完善强化被害人权益保护体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体现了国家公力救济,是在刑事被害人因无力支付诉讼费用等情形下给与的帮助.它体现了正义,保障了人权,有助于完善我国法制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我国于2003年9月开始施行的<法律援助条例>,存在着诸多不足,对保护被害人的权益也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不能真正实现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另外我国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具体分析了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的概念、性质、特征等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想出适合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公民告状难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被害人如果不服不起诉决定的,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是公诉转自诉法律依据.但由于立法在这一制度设计上的粗疏,公诉转自诉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我国犯罪被害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可以看出其中的确存在着对被害人权益保护意识上的欠缺、程序权利和实体权益的立法不周全以及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执行的不足等缺陷。如果对被害人的权益不给予应有的法律保护是有悖人权平等和司法公正原则的,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也一定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所以如何从法律的产生及良好运作上完善对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一系列措施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是各国法律援助的宗旨.只有建立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才能真正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目标.我国应从扩大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申请人的范围,加大专业法律援助人才的培养,建立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基金,对具有法律义务的律师建立奖惩制度等方面来构建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是各国法律援助的宗旨。只有建立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才能真正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目标。我国应从扩大耒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申请人的范围,加大专业法律援助人才的培养,建立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基金,对具有法律义务的律师建立奖惩制度等方面来构建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0.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刑事诉讼的重要问题,但在司法实践中,保护被害人合法权利方面仍有一些不足,本文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被害人当事人化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定位为当事人,赋予其许多诉讼权利,强化了被害人的诉论地位和诉松权利,但是,这一改革,尤其是第145条的规定,存在严重缺陷和无法克服的矛盾,不利于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公诉权,也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建议废除该145条规定。  相似文献   

12.
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保险给付竞合时被害人能否兼得?这在法律理论和实践中争议很大。我们认为,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保险给付竞合时,被害人能够兼得交通事故赔偿和工伤保险给付,有利于保护作为社会弱者的广大受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杨巍 《华章》2012,(28)
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刑事司法政策由原来的以犯罪人为中心,逐步转化为强调被害人与被告人权利的平衡,并不断加强了对被害人的权益的保护.然而在司法机关打击犯罪,惩罚犯罪分子,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却造成了另一个群体—赃物善意受让人合法权益的损害,这种情况在财产犯罪中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从赃物善意受让人的现实困境出发,提出司法机关应依法彻底追缴犯罪嫌疑人的非法财产最大限度挽回被害人的损失,但与此同时也应通过相关立法确立赃物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从而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亲属相盗论     
对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屡见不鲜的亲属相盗现象,我国现行刑法没有作出特别规定,司法解释也只是规定了一些概括性的指导意见,并没有给出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容易导致适应上的偏差。对亲属相盗问题从刑事立法上统一作出规定,规定亲属之间的盗窃为亲告罪,将起诉的权利赋予被害人,并允许他们采取其他适当的方式解决纠纷,在被害人要求司法保护时国家权力才进行干预,一方面可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家庭的团结,社会的稳定,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明知之举。  相似文献   

15.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刑事被害人或其家属予以及时的经济补偿,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当遵循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实事求是原则;补偿的对象应以被害人或依靠其生活的人陷入生活困境为条件;其基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罚金收入和社会各界捐赠;补偿金额可以规定最高限额,在司法实践中结合各地具体经济发展水平酌情量定。  相似文献   

16.
蒙古国刑法全面且细致地保护未成年人。蒙古国刑法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着眼于未成年人的本质特征,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突出人性化关怀。考察蒙古国刑法有关未成年人的保护会得到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女性被害人的角度出发研究其被害的原因以及如何救济女性刑事被害人,并最终探讨如何预防其被害.希望可以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可以更好地保护妇女,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和被告人的权利保护进行互相比较,在刑事诉讼法中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如何使被害人的权利得到一定的保障,并把被害人以及被告人各项权利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这是各国刑事诉讼法上进行立法及完善法规的一个必然趋势。通过对被害人的各项特征进行了合理的界定,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对我国的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现今其权利的配置情况和存在的各类问题,将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研究,拟定出一套更加完善的措施法案,从而真正能够对我国的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刑事法律对被害人权益保护不够,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有发展成危害社会稳定的趋势。可以从保障被害人的知情权、平衡被害人的获得法律帮助权、落实被害人的自诉权、扩大被害人的求刑权、强化被害人的赔偿权、赋予被害人获得社会救助权等六个方面着手,完善被害人权益保护体系,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刑事和解是以追求个人正义的方式来实现社会正义.它改变了传统刑法注重对被告人的刑事惩罚、忽视被告人意愿的理念,通过被告人悔改和被害人获得抚慰使纠纷得到解决,以最大限度地约束公权力膨胀,以去刑罚化为皈依,充分考虑和保护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从制度层面规范刑事和解,是节约司法成本、实现刑法功能的重要途径.在刑事审判活动中,科学界定刑事和解的参与主体、适用条件和范围、模式,对惩罚犯罪、最大限度保障被害人权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