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温冰 《武当》2014,(8):40-43
武当武术的理论基础是老庄哲学,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而“道反”是老子的一个重要理论。老子认为,“道”能产生天地万物,并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而天地万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就是“反”,亦即《老子·四十章》所说的“反者道之动”。道反的运动规律有两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2.
张升 《武当》2014,(9):20-20
“太极”这个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传》。《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时,天地混沌,阴阳未分,称作“太极”,万物由此而生;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两仪”(即“阴阳”)生矣。此处提出了一个“一”分为“二”的宇宙创成说,“太极”即“一”,分出天地“阴阳”为“二”。老子在《道德经》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养生     
杨青 《武当》2010,(9):30-31
“道”是宇宙的本体,也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总根源。“道德”是指道本有的无欲、无贪、无私、无争的自然属性,要达到修炼高境界的层次,一切就要符合道之德,一切服从于道,本来道之德与道混为一体、形影相随、自然而成、无为而规。要效法天真、无欲、无贪、无私、无争道德属性,依据道法通过一定的逆返过程,古人称作修炼。  相似文献   

4.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所谓负阴抱阳主要说的是“合”字。  相似文献   

5.
祝华英 《武当》2007,(2):42-44
我们中国道教最高的信仰是,宇宙空间的“自然大道”。自然大道,历来被人称之为“造物主”。这主要是形容“大道”有万能的造化能力和能量,也说明“道”之二元化大能量的机能运动,能促进动植万物生命的生生化化。故道祖太上老君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足以说明宇宙中的“自然大道”是化生万物生命的“全息”之本源。何谓“全息”的生命之本呢?即“道”是统领万类生命活力的本根。  相似文献   

6.
高得益 《武当》2009,(7):10-11
六、病功功式 出自太上之“三生万物”。太上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为道生万物的生成顺序和天地气交而生万物的生成理论。功式是具体的把式,其式、数、顺序都必然合乎道的生成法则:道生一者为太极,太极者天地阴阳之始也,为宇宙之初混沌无物状态。虽然无物却已产生了第一个具体的有,这个有就是太极,  相似文献   

7.
问花之道     
正中国自古就有问道的传统。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几近于朴素:"道,事物之行径,道法于自然",由此,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为万物之本,而万物体现自我的本性就是"德",德由道生,是道在万物上的体现。如此说来,问花,其实也是问道。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在《殿前欢》中有问花一节:"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  相似文献   

8.
太极一词,始自《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者,大也,有至高、至大之意;极者,指尽头,有无限之意。太极,本指派生万物的本源, 是最初最高的实体。汉唐以来,学者们对它的解释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认为太极是混沌未分的元气;其二认为它就是“无”;三是认为它是理或道。气本论与理本论的争论,是这一传统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之一。太极图是后于《易经》而出现  相似文献   

9.
佛家在学术界也称释家,“释”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含义是觉悟了“道”的智慧的人。佛家着重于人的心灵活动,探索和开发人脑的潜力,从而去认识和运用“空”的物质存在和物质运动。“空”与道家的“无”虽在名词上各异,  相似文献   

10.
李国兴 《武当》2010,(5):48-49
黄老学派也是在战国中期,从老子学说中分化出来的一个道家学派。所谓的“黄老”,是指黄帝和老子而言。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代表着古代“阴阳家”的思想。在传说中,黄帝常与玄文和素女修练房中术,故而房中术亦被称为“玄素之术”、“黄道”、“黄赤之道”或“阳道”等名称。从哲学思想来看,在黄老学派内部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1.
孙燕玮  孙波 《健身科学》2012,(10):14-15
道家理论与老子的《道德经》有关。老子的哲学是“道”的哲学,而不是“器”的哲学。如果在层次上混淆,很容易导致解释上的困难和荒谬。老子指出在“太极”之上的“气”,吾不知其名,强字日道,是对“先天”和“后天”的表达。“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以及“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是对两种物质层次的分类,是说明“气”物质对万物的内部控制作用的表达。“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复观。夫物芸芸,各复归根”和“虚其心,实其腹”,强调了在修炼状态下返观,看到万物的“气化”及其“象”,从内部联系归人到“气”的精微物质。。实际上儒释道三家都是以“气”如何对万物的内部控制和内部联系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如果脱离了对“气”物质的实践,就缺乏根据来理解“道”的学问。事实上道家炼丹虽与道教发生过联系,但主要散见于民间。道家的理论,渗透于传统科学各个分支。因此,道家内丹术也就成为各个分支研究学问、保障技术的基本内功。  相似文献   

12.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大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二字,指宇宙的大规律。这种大规律无始无终,大到无穷,小至尤形。准也看不见,但又随时可以体验到它。  相似文献   

13.
道源正说     
伍义江 《武当》2007,(1):41-42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者,先天?也。何以为先天?,即先于天而存在,称之为先天太乙祖?,宇宙乃先天?随机变化而生,乃一切原始本源。  相似文献   

14.
黄国钧 《健身科学》2010,(10):11-11
入静是儒释道医各家都很重视的养生方法。广成子授黄帝以长生之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可长生”(《庄子·在岩》)。老子继承了黄帝的养生观,在《道德经》中强调“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为修道根本。佛家主禅定,  相似文献   

15.
马琳璋  马天巧 《武当》2005,(7):16-17
练习心意拳,要懂得“中和之道”。所谓“中和”之道,乃阴阳和合也,阴阳均衡,二气得调之谓。人在天地之间,能秉承天地之气,则能得中和之气。古人有:“冲气以为和”的说法,并且还说:“天下万物,同一和气。”而人则是“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意思就是,  相似文献   

16.
我知“道”     
方瑛 《武当》2009,(1):46-47
老子在《道德经》里写进了70个“道”子,这标志着“道”是《道德经》一书的核心和基础,是经文中最最重要的词语。是否理解“道”的真意,成为正确解读《道德经》的关键。但是,当今却有一部分人,对“道”的认识还处于蒙昧之境,根本还没有弄明白《道德经》里“道”字的真实意义,就写出了大量与“道”意向悖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7.
孔德 《武当》2013,(3):51-53
第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戍其大。【释解】先说明一下:本章文句各版本有个别地方有出入。如本文“大道汜兮”,黄元吉《道德经讲义》本(下简称黄本)中为“大道泛兮”;如本文“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黄本为“万物视之以生而不辞”;如本文“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黄本为“衣被万物”、“常无欲,可名于小”;如本文“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黄本为“是以圣人终不为大”。笔者研究后认为,黄本“大道泛兮”之“泛”,“万物视之”之“视”,与文义不符,应属传抄之误。“衣被”与“衣养”义近,可通用。“常无欲”为多余话,也与句子排比不合。“是以圣人终不为大”之“圣人”,用亦可,不用亦可,自可意会。  相似文献   

18.
虚静 《武当》2001,(2):45-46,49
修道者所说的“无”,并不是像常人所认为的什么也没有就是无,而是指没有具体形象和具体概念可形容的实际存在,即所谓形而上之道。也正是由于世人对形而上之道“虽日用而不知”,所以人们所谈及的“有”“无”概念都是指后天事物而言的,往往容易误将道家所说的“无”当作空无所有来理解,并会因此而导致一些学道者追求绝对的空无而误人顽空,或追求绝对的超脱而与世隔绝。  相似文献   

19.
课改亦如烹小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子为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精神财富,有虚实结合、万物归一的“道法自然”,也有一针见血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等。这些道理也好,名言也好,给后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指明了态度和方向。尤其是这句“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做什么又不是如此呢?  相似文献   

20.
道在渊鱼     
王双强 《收藏》2014,(19):148-149
中国人凡事都得讲个“道”。可“道”究竟是什么,却永远讲不清楚。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说“道”讲不清楚,还承认“道”大过于天地,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老子提出道法自然,即“道”要遵循自然规律。笔者以为,“道”就是“自然”,万物之始的“道”,只要遵循自身的规律,顺其自然就好。澄塘深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