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55页例2、例3。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例5和例6(一)学习例5:(1)例5: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摆△,比○多2个,第二行摆个△。(教师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请同学们把学具盒打开,按题目要求摆○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相似文献   

3.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是一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教好这部分内容,要通过直观,在学生理解“同样多”的基础上,搞清数量关系。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三册第75页,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摆小棒,并回答有关问题。如:1.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的与第一行同样多,第二行摆了几根?2.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先摆的与第一行同样多,再摆2根,第二行共摆了几根?  相似文献   

4.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教学设计梧州市北环路小学黎冬莲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50页例5、例6。教学过程:一、复习师生共同操作: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6个说一说:谁和谁比?谁多谁少?指一指:①△和○同样多的部分是哪几个?②△比...  相似文献   

5.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出,建议在教“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并从直观入手,加强分析数量关系的训练。一、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含义在师生准备好教具、学具的前提下,课本第74页的准备题可以分两步来指导学生进行操作:1.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摆的与第一行同样多,第二行摆几根?2.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3根,怎样摆?第二行摆几根?通过实践,明确第二行的根数是由与第一行同样多的5根和比第一行多的3根组成,初步建立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四册教材第三单元“万以内的减法”中安排了“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这类应用题。怎样帮助学生掌握其数量关系呢?有两种思考方法。第一种,假设法“第一行摆10根小棒,第二行比第一行少摆3根。第二行摆了几根?”  相似文献   

7.
粱青 《山东教育》2014,(4):44-45
一、摆一摆,初步感知模型 师:同学们看(课件),图中的小朋友们在海边干什么呀?(拾贝壳)  相似文献   

8.
低头拉车,懵懂前行十年前,毕业不久的我在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这节课时,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发现教师们的设计大同小异。当时我想,既然教师们都这么上,看来这种上法已十分成熟,自己只要把它钻研透了,教学效果应该可以保证。在进行具体设计时,我着力突出了三点:1.强化算理教学;2.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3.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力求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回想当年的教学片断,至今仍历历在目。1.操作铺垫。学生在课桌上先摆10个△,然后在△下面一个对一个地摆6个○。教师对照学生摆的,采取“师问生答”的方式展…  相似文献   

9.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同老师一起摆圆片。在第二行摆8个圆片,第二行摆的圆片数量是第一行的4倍。第一行应摆几个圆片呢”  相似文献   

10.
【课例简析】“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比多少”和“求两数相差多少”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的例7,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应用题的比较。教学时可加强操作活动,采用探究启思的方式进行导学。【导学设计】一、操作学具,复习旧知。1.按要求摆学具,比较:谁比谁多、谁比谁少。2.按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摆学具,并思考:怎样正确摆出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8页例6,完成第48页“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二十七中的第4—10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正确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掌握本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个共振的实验湖北省建始一中朱怀恒(445300)高中物理高一册(必修本)第135页,图5—8摆拱振演示实验,能说明共振产生的条件,但由于产生共振的两个摆的振幅不大,所以离讲台稍远的同学就看不清是哪个摆发生了共振。为了加深学生对共振的理解,我做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93页例2.教学目标:1.在掌握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相似文献   

14.
【课例简析】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与正叙的应用题的区别在于,题中的第二个条件正好与正叙的相反,因此,学生容易犯见“多”用加,见“少”用减的错误。教学时教师应加强操作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对题目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帮助他们确定正确的解答方法,以避免发生上述错误。【导学设计】一、复习准备1.操作活动①:让学生第一行摆8个圆片,第  相似文献   

15.
[课例简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问题,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倍”概念的基础上编排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采用“摆、看、想、说”的导学方式,以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较好地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6.
(1)学生动手操作。第一行摆10个△,第二行摆6个○。 (2)问:△和○谁多谁少?△哪一部分是和○同样多?△哪一部分是比○多的?先同桌学生互相指,再让学生上来指。 指着图启发学生想:△可以分成哪两部  相似文献   

17.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历来都是分数除法一章的教学难点。我认为,突破这一难点的重要环节,是通过李师傅做零件的实例(第九册第23页例1),推导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原分数的倒数”。  相似文献   

18.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设计□礼县实验小学田巧云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50页例8。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2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3初步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的解题特点;4学...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五年制第三册数学课本第30页例6。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直点把几倍的概念同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在数量关系上是一样的。教具投影片、小鸡和小鸭的教学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略)2.看图填空。(投影片)(l)凸凸凸凸有.个,0有、个,12里面有个3,0的个数是凸的_倍。(2)kkkkkkkk..*有_个,@有_个,*的个数是@的倍。这道题应该怎样想?二、新投1.导…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41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2—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方法,并正确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