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受到佛教徒乃至民众广泛的信仰和崇拜,在唐宋时期尤为鼎盛。唐宋时期的《古清凉传》、《广清凉传》、《续清凉传》,是三部与佛教圣地五台山有关的佛教史书,被称为《清凉三传》,三传详细记载和描述了五台山文殊信仰。本文以《清凉三传》为本体,对文殊信仰的形成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唱导文是佛教唱导活动的底本或文字记录。笔者通过对萧纲《唱导文》所列举诸王并立时间进行考证,认为该文当作于普通五年(524)至普通六年(525)之间。该文不作于普通六年(525)以后,亦不当作于天监十五年(516),否则文章所述与史实不符,亦不符合梁武帝佛教活动状况及萧纲个人的认知水平。《唱导文》作于萧纲任雍州刺史时期这一结论,有助于了解此阶段与其文学理想并行发展的佛教信仰情况,以及佛教信仰对其文学理想形成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佛教是以菩萨信仰为核心的大乘佛教,佛菩萨的原始形象随传入中国而逐步本土化,尤其是观音信仰与大众的渐融而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至高神祗。自《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被译出后就备受信众尊崇与盛行,在中国被称为"诸经之王",经文中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与救渡众生的大愿是大乘佛教中"六度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大乘菩萨六度思想中,"布施"思想位列其首,《普门品》主要体现了以观世音为核心的大乘菩萨"布施"的思想,观音慈悲布施救渡的思想,正是大乘佛教"救度"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4.
《文化学刊》2011,(3):97-97
路遥在《文史哲》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中国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必要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社会中予以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早期并无独立的宗教。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其中国化与民间化的过程中,为民间信仰提供了新的神灵崇奉和仪式行为,提高了民间信仰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汉族文化中的关公信仰自传入蒙古地区之后,逐渐渗透到蒙古民众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蒙古佛教寺院每年定期举行关公祭祀仪式来纪念关公及众眷属,对于僧众、民众来说,关公祭祀仪式有着不同的宗教体验和心理体验。基于此,本文从宗教学、社会学角度探析蒙古佛教关公祭祀仪式的功能,并阐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准确的历史文献 ,碑刻资料等 ,论述了弥勒佛由《弥勒下生经》中所塑造的形象在庄严的未来佛传入中土之后 ,究竟是如何经过三次演化而转化为慈眉善目、笑逐颜开的胖佛爷的过程。从而证明了产生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必须与本土的传统文化相融合 ,演变成中国化的佛教 ,才能生根、发展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建国70年的儒佛关系研究,约分三个向度:其一为以思想观念之向度,即主要通过对概念、命题的比较以考察儒佛关系;其二为儒士佛教观向度,即主要借助儒家学者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以考察儒佛关系;其三为高僧儒学观向度,即借助高僧对儒学的认知、理解和评价考察儒佛关系。此三个向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全面、深刻、准确地认识儒佛关系,且对推动新时期的儒佛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曾巩的儒释人才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巩集》收录之佛门题记 ,虽于佛教不乏针砭 ,但独于释门人才之盛叹赏不已 ,并因之惋惜儒道之中 ,缺乏如此既高度敬业 ,又具备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曾巩对比儒释两教人才之现状 ,以及人才选拔和储备情况 ,得出人才危机是儒道振兴的最大障碍的结论。本文透过作品 ,对其儒释人才观进行分析 ,认为曾巩对佛徒之赞叹 ,实际是对儒道门庭冷落之哀叹。所以其赞扬僧徒 ,丝毫没有改变他反佛之立场。  相似文献   

9.
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同化作用,佛教在唐代呈现出明显的民众化倾向。本文首先分析了唐代长安寺院的发展和分布情况,然后从建筑设计、佛塔、佛像等三个不同角度探讨了唐代佛教的民众化和世俗化转变在长安佛寺上的体现,其对丰富佛教文化和佛教建筑的研究内容,以及向世人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上,我国介绍亚洲国家文学作品始于随佛经翻译过来的印度的一些传说、寓言、童话和民间故事。这些属于民间文学的作品穿插在各类佛经中,作为佛经教义的通俗佐证或用来神化释迦牟尼,是带佛教色彩的文学作品。那时中国的老百姓是当作佛教经典的一部分来接受,而不是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的。比如四五世纪有3个佛教徒译者分别译了印度诗人马鸣的长篇叙事诗《佛所行赞》就是例  相似文献   

11.
马小方 《文化学刊》2011,(6):168-171
中国佛教在唐代发展至鼎盛,统治者、上层官僚文士以及下层民众普遍崇佛。极度蓬勃的佛教文化对这一时期的图书事业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佛教典籍大量翻译,寺院藏书繁盛,佛教文学突猛发展,佛经目录编制进入新阶段,图书版本出现新类型等等。  相似文献   

12.
谢灵运是晋宋之间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重要的佛教徒。他著有大量有关佛教的著作,主要包括:改治本《大般涅槃经》、《金刚经注》、《与诸道人辨宗论》、答法纲、慧琳、法勖、僧维、慧驎及王卫军(弘)论佛性书、《十四音训叙》及佛影、佛像赞颂和法师诔等。考察谢氏的这些有关佛教的著作,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谢灵运的思想及南朝佛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唐代盛行西方净土信仰,西方净土变亦是敦煌石窟流行的造像题材之一。笔者从文本与图像的结合、图像组合与佛教义理的结合这两个角度入手,解析敦煌唐代西方净土变的功能,认为其具有追福孝亲、观像礼忏、表达佛教"十方三世"时空观三个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代是古今中西交汇的时代,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明清民俗既传承了古老的生活传统,又增加了许多新的民俗内涵。明清民俗史大约经历了三个段落:明初至弘治时期,明朝正德年间至明朝末年,清朝时期。明清民俗总体特征是世俗化,人们对世俗生活空前重视,无论是庄严的祭典,还是寻常的儿童娱乐,人们都以世俗的需要为基本前提。具体说来明清民俗有如下三大特点:一、民俗仪式与民俗象征的扩大与丰富;二、民俗信仰与民众生活结合紧密;三、城市民俗生活娱乐性特征突出。  相似文献   

15.
《蹈海索马里》是王久辛先生继《狂雪》《大地夯歌》《香魂金灿灿》之后创作的又一篇军旅题材长诗。诗歌以雄浑豪放的情调传达出一种跨越民族界限的悲悯情怀,祈祷索马里民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救赎。全诗在对英雄形象的塑造中融入作者对民族信仰、战争本质的哲学思考,为诗歌的深层情感增添了哲理意味。  相似文献   

16.
自 2 0世纪末期《曾国藩》、《杨度》、“康熙”“雍正”“乾隆”帝王系列等引起世人瞩目的长篇巨著出版之后 ,湖南文艺出版社又隆重推出了长篇历史小说《道家演义》。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部内蕴深厚、丰神别具的著作开拓了以历史小说表现浩瀚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的新局面。如果说《曾国藩》、《杨度》着力刻画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功名型文化人格 ,《少年天子》以诗情画意描绘天子少年的心理情感变化 ,二月河的“帝王”系列以传奇妙笔揭示了封建帝王的文治武功和人性的繁复变化 ,《白门柳》谱写了明清之交知识分子的悲剧性命运 ,那么《道家演…  相似文献   

17.
上元燃灯习俗是中国传统岁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起源、发展及演变定型为当今元宵节文化样式的历史步履,可以看到先秦帝王"庭燎"、"祭祀太一"仪式、汉代西域佛教及百戏杂技输入、隋唐胡风"灯轮"形制等儒佛道多元文化渐次融入、共生融合的现象。本文欲以提出:汉唐丝路文化具有"多元共生"性质,这对当今建设"一带一路"新文化,应具有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日本灵异记》是记载平安初期日本灵异故事的佛教说话集,反映在以天皇为首的统治下民众的疾苦生活。残酷的现实促使民众渴望得到救济,而佛教的影响及教化目的赋予这种救济以因果报应的特色,即只有行善才能得到救济。同时,民众的救济渗透着根深蒂固的土著思想,具有鲜明的本土特征。  相似文献   

19.
冯梦龙在"三言"中收录并改编的"吕纯阳飞剑斩黄龙"故事,是反映佛教宗旨和立场的宋代说白话作品。而作为一位传统士子,站在佛教立场编撰此则小说,究其原因,一是长期底层的生活经历,孕育了他尽力满足普通民众精神需求的通俗文艺审美观。二是晚明时期的内忧外患和禅悦士风的盛行,促使其小说创作与禅宗故事联姻。三是目睹明末政治腐败与社会颓废,希冀借助佛教因果报应思想来匡扶人心,实现其文艺救世主张。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佛教的文化特征与现代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形成于印度,发展于中国,影响及世界。但中国佛教无论是在思想内涵或形象外观方面,都与印度佛教有较大区别。印度佛教由原始的小乘教,中经分化后的部派教阶段,然后发展形成为大乘教.在大乘佛教内部,又分为中观派“空宗”与瑜伽行派“有宗”两大派别,它们分别凝聚着印度古代文化的智慧,达到了印度佛教思想发展的顶峰。但是,当这两家佛教思想先后经由姚秦罗什大师及唐代玄奘法师分别翻译介绍到中国,并相应创建形成“三论宗”与“唯识宗”这两大中国佛教教派时,却未产生大的影响,也未获得如印度那样有着较长时间的独立发展。反而倒是那些在印度影响不大的佛教经典,诸如《涅槃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等,却甚受欢迎,而且,以其为据所相应建立的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佛教宗派,均有着大的发展,其流传影响也甚为久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