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一场旨在自立、自强(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个回合)的洋务运动,是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完成它的历史进程的.由于洋务派主张对中西两种文化拼合,主张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的伦理纲常加上西方的近代工业技术.这就使"中体西用"这个历史的命题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它是作为近代文化的过渡环节而存在,起过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于中国现代的进程起着不可忽略的消极作用.研究"中体西用"思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体西用"文化观是我国19世纪中后期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模式.本文试从文化教育角度对在近代文化转型期形成的"中体西用"文化模式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3.
100余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两种观点."中体西用"具有保守的特征,但重视民族的特殊性,强调民族现代化的多元化发展;"全盘西化"重视时代性,主张世界发展的趋同论,但否认了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精华,实质上是单一模式的西方中心主义.两种观点都有局限性,但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中体西用"说与近代文化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学人在建构新文化过程中一种形态比较完备的理论或模式,内涵外延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反映了东方民族的思想智慧,是20世纪中国知识精英的普遍选择,应该给予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5.
"马魂中体西用"论,是方克立教授在思考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特别是其中的"中学"、"西学"、"马学"关系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一种主张。它是对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以体用模式讨论文化问题之有关主张的继承与变革,使得传统"体用"范式从过去的"体用"并举改变为"魂体用"并用。"马魂中体西用"论是对"综合创新"论的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充实了"综合创新"论。  相似文献   

6.
"由"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特殊句式.文章对以往"由"字句的研究进行总结,主要讨论"由"字句的定义、施事"由"字句的研究和"由"字句的研究三个问题.我们认为,"由"字句定义的范围应该扩大,以往对施事"由"字句的研究较多,而对"由"字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括了现代汉语"体"范畴研究的发展过程,总结了"体"范畴研究表现出的趋势和特点,同时也指出了现代汉语"体"范畴的研究中还存在争议的问题,旨在为现代汉语"体"范畴的研究理清脉络.  相似文献   

8.
戊戌维新时期传统的政治文化体制虽然受到了冲击,"中体西用"论受到了批判,但维新派的进步思想对下层人民的生活影响甚微.直到义和团运动之前,"中体西用"仍是社会上盛行的主导思想.义和团运动一方面使传统的文化政治体制失去了权威,另一方面清廷利用义和团所结成的盲目排外的统一战线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既暴露了中国社会与西方的巨大差距,也标志着"中学为体"思路的终结.  相似文献   

9.
近代"新学"以其独特的体用结构,形成了一种既有别于传统旧学,也有别于西学的文化模式.近代新学特有的构成因素和体用结构,规定了它文化模式上的独特性.这是旧学和西学都不具备的特征.中西学术文化绾接于"中体西用"的命题之中,并从观念形态上完成了中学由旧学到新学的转变;戊戌变法之后,风行于世的"新学"浸及社会各个层面,成为新学制取代旧学制的理论依据和舆论工具,并在"中体西用"的模式中完成了新旧之间的学制转型.  相似文献   

10.
"中体西用"作为洋务运动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在诸多方面展开讨论,阐述其作用、地位及局限,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不断深入。"中体西用"思想和中国近代化问题关系的研究是其中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该文主要以三纲领八条目为主要论述,从大学之道出发,围绕如何能够平天下,做出的一番相连续的解释。本文主要是以《大学》里所阐发的以平天下为学习目标而产生的学习动机,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所采取的礼的规范措施,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中学”与“西学”的论争是贯穿始终的课题。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以后,维新派和洋务派根据各自的出发点,在“中学”与“西学”方面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思想论争。这场论争增强了人们向西方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加速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破产和崩溃,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评述国内外第二语言文化适应的研究,对外语学习背景下“文化适应”提出质疑,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浅谈“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三个发展阶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七年来经历了建模定型、多学科应用和整体优化三个发展阶段。建模定型阶段的"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从电大开放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获得滋养,是对电大开放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和理论上的升华。多学科应用阶段的"一主三学"教学模式形成了具有简明实用特色的推广价值;整体优化阶段的"一主三学"教学模式实现了由网络教育向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延伸、由成人教育向中小学教育推进的跨越教育类型的探索,产生了较高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高师数学课程<数学方法论>的教学中进行"研究式协作学习"教学实验尝试,初步探索出一条"老师主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讨论交流信息、协同研究发现新知规律"的教学新模式,并从教学典型课例的分析中引发出对高师数学课程的课堂教法改革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讲坛哲学”的大学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式化、教条化、简单化倾向显明讲坛哲学异化为非哲学。其实,讲坛哲学与哲学具有同一个内涵、同一个哲学精神。哲学是一种大学,讲坛哲学作为哲学的运动态、实践态,其典型特征是“劝”。讲坛哲学的大学方向,就是大学要义、大学理念、大学精神这种指向,就是通过劝知、劝智、劝善的修为方式,超越知境、智境,抵达善境。讲坛哲学的特质决定了必须以伦理的、隐喻的、“震惊”的、“震撼”的方式去劝智、劝善。  相似文献   

18.
19.
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走向网络化、个性化。这就使得网各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和Web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成为摆在教育技术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程。本试图从学习理论出发,提出Web课程的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认为建立在合作学习基础之上的"小组作业"是对当下"单一、一刀切的"作业形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同时,实施"小组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介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