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20,(3):125-128
"新工科"是我国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内涵是以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具有战略型、创新性、系统化、开放式的特征,突出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的对策,并以大连大学建筑学专业为案例,总结了在 "新工科"背景下围绕解决"四个度"的问题,构建做、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具体实施做法,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加深理论认识的重要途径,农科院校肩负着培养农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培养农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意义重大。实践教学基地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以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全国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历史、基本情况、基地申报及建设情况、基地管理和基地的运行机制等方面介绍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亲产业强实践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势在必行。厦门理工学院以福建省首个水务工程专业为载体,以科学改革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为核心抓手,以教学软件与硬件建设为两翼支撑,探索了复合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教学培养方案改革方面,多措并举构建了水利、土木、环境以及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且重实践的课程体系;在软硬件建设方面,构建起一支100%为“双师型”亲产业的师资队伍,建立了一批多学科交叉的校内教学与创新创业实验室体系及校外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4.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本文通过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现状和专业建设实践分析,根据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改革,构建了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复合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进行了有益探索务实践.  相似文献   

5.
认为工程实践能力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构建工程实践能力体系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质量保证的重要举措。从工程哲学和教育学的视角,梳理了工程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内在逻辑,形成工程知识—工程实践能力框架,为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紧紧围绕“工程实践能力”这一核心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制定了工程知识与实践能力融通的课程方案,构建了认知—应用—创新三阶段梯次递进的工程实践模式,逐步探索出“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共治工程实践机制,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生产实习教学是本科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结合目前我院的新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实习内容及管理过程中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深化本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完善实习模式,精心组织,加强管理等实习过程的优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有效参与度构建更加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西南交通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为例,探讨了两个学校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模式、实验课程、完成作业要求方面和新知识引入方面的差异性.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并坚持"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引导创新、突出能力"的原则,构建与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同时具有专业特色的、着眼于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新型教学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是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计算机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行业应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面向"卓越计划",培养能够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卓越工程师。制造业中的信息化应用对工程师提出了复合型专业能力的需求,它要求工程师既掌握机械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又具备行业软件的应用与开发能力。通过研究实践教学体系,将这三方面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构建形成有机的整体,以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通过实施"工学结合、联合培养"模式,构建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较好地实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卓越安全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攀  袁东升  杨明 《考试周刊》2011,(45):189-190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本文作者针对"卓越计划"的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企业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从构建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企业培养方案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计划、师资配备等方面介绍了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构建煤矿特色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在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校企联合、工学交替、工程实践改革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加强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是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地质工程专业的特点,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个中心、三个层次、四个训练"的新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教学与科研、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建立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互渗透的多维度、课内外结合的新型教学组织模式,为地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对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目前还存在基地经费来源渠道狭窄、建设管理机制陈旧、设施使用率和效益低下等问题,不断探索基地建设用地"企业化"租赁、建设经费"企业化"投资、教学设施"企业化"管理等"企业化"运作模式,有利于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把"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个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落到实处,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是目前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实现"三个面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昆明理工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在校企紧密合作的同时,针对本专业学生和企业员工,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改革,专业理论课采取"校企复合型人才模块化分段式教学"模式,实施"机—炉—电一体化"实践教学,强化岗位技能的培养,以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和科研项目为载体实施企校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大批的校企复合型人才,探索出了"校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受到学生与企业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山东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单位和地域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做法,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构建"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工程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工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成为高校当务之急。掌握基本的科学和技术内涵,保持技术的严谨性,又有"融合"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将是未来工程师所必备的核心能力。通过对于"电子与自动化实践"新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探索,研究适合未来需求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法,构建模块化、层次化,融合性的教学课程设计,开发学生多维度思考和创新能力。采用传统模式和创新路径并存的方法,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基于项目驱动和问题解决的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混合式学习,培养更多符合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发展需求高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环节。灌溉排水工程是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农业水利工程的一门专业课,本文根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特点,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模式、方案出发,构建了灌溉排水工程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实践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新工程教育的背景下,创新工程教育的内容以及方式与手段都将是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内容。该论文基于面向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的工程材料教学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构建能源与动力机械、材料和系统科学的跨学科"学科串"的学习方式、以"可持续材料与能源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强化学生解决能源与动力系统未知与复杂问题的思维,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通过对地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状况分析,开展高校地质工程专业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就联合培养教学新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双导师"制、多元化的兼职师资队伍构建与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生物学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立足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构建种子生物学课程新体系,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三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旨在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CDIO注重学生工程实践的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是提升工程师能力非常有效的工程教育模式。依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结合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对如何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如何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制定了理论教学与创新实践模块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主要包括创新原理与技法、方案创新设计、机构与结构创新设计、创新设计仿真、创新实例与分析五部分,侧重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实践模块,由课内实验、课外实践二部分组成,侧重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同时,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为相近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