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回顾了历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学说——再现说、表现说和形式说。这些学说大都是从单一的角度、单一的层面进行的,因此很难讲清楚艺术到底是什么。目前对“艺术的本质”尚无一致的结论,但纵观艺术史,“艺术”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新的务件和新的情况随时不断出现,决定了“艺术的本质”会无止尽地被探讨下去,这才是艺术得以发展的根源,也是艺术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康德关于艺术和游戏的自由本质论奠定了艺术起源游戏说的理论基础。席勒首先提出游戏,但理论极其简约,过去我们对游戏说的否定并没有击中游戏说的内核,朱光游戏说研究富有成果,但仍然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游戏说有其难以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论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学者对教学艺术本质内涵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方法技巧说、美的创造说、个性表演说和方法创造个性综合说,但这些观点还仅仅停留在直观或经验层面的描述,示能全面把握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首先从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看,教学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真”是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共通点,而教学艺术的独特性在于其经验性和个体创造性。其次从教学艺术与一般艺术的关系进行分析,由于教学现象存在着丰富的艺术色彩,因而“美”是教学艺术的一般艺术的共通点,而教学艺术的特殊性在于其活动的双性、协调统一性和审美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4.
艺术理论界对于“中国画”的讨论此起彼伏,有说其“穷途末路”者,有说其“笔墨等于零”者……难道中国往昔的艺术真的在今天有湮灭的趋势吗?“水墨画”艺术真的必须机械地反映时代意义吗?这些由“时间崇拜”所造成的问题正是中国当今文化艺术理论界急需辨清的问题。恢复空间思维,从空间地域意义上承认中华文化的特殊性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平等差异性。温故而知新,“推陈”可以“出新”。  相似文献   

5.
摹仿说、表现说和形式说等从不同角度对艺术本质问题进行了探索,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观和迪基的“习俗”论也拓展了艺术本质的研究视野,但都没有抓住其根本所在。艺术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其存在、发展和意义旨归,必然以人的存在为价值依托。因而把价值观引入美学和艺术领域,从价值本体论角度探求艺术本质应成为艺术本质探求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6.
“玩”是孩子的天性。为孩子创设各种艺术游戏,可以增添艺术学习的乐趣,更利于培养其艺术学习的兴趣。 我任教的是二、三年级艺术课。教学中,孩子们对于游戏的热爱可以说大于一切,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采用了很多艺术游戏——儿歌游戏、舞蹈游戏、节奏游戏、木偶剧游戏、音乐擂台等等,既活跃了艺术课堂,又使孩子们的艺术学习充满了趣味和灵动。  相似文献   

7.
纵观近年来学对伽达默尔在《美的现实性——作为游戏、象征、节日的艺术》这篇美学和艺术论的研究,他的游戏说始终是热点,节日次之,象征再次之。笔认为,伽达默尔对象征的论述同样给我们广阔的思考空间。本对其作一番细致的考察,并试图将其与当下的学艺术联系起来思考,从而证明艺术作为象征般存在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都能意识到幼儿艺术活动与游戏的重要性,但要将二者完美结合却是大多数幼儿教师感到非常困惑的事。以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为基础,还原人类艺术的游戏性本质,并从游戏中普遍包含的情境性、规则性和成就性三方面探讨如何将游戏与艺术完美结合,可以找到幼儿艺术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艺术感觉不同于普通的生理感觉,具有自己的独待性,但艺术感觉最终来源于生活。艺术感觉又称为美感,这种感觉对普通人和艺术家都非常重要。正确理解艺术感觉,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创作中的“天才说”、“灵感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梁庆梅 《教书育人》2006,(10):39-39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头人,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好话暖人心”,我从校长经常说的几句口头语中深受启发,觉得校长在对中层人员管理中应该讲究谈话艺术,善借“动听的语言”实行人性化管理,让自己和下属心理零距离。  相似文献   

11.
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学说进行解释学的重构,通过审美意识批判提出理解的真理,并以之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伽达默尔指出:康德的审美趣味、席勒的审美王国、哈曼的审美感知、尧斯的审美经验将纯粹的审美意识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否弃艺术的作为理解的认识的真理功能,显示了美学对于艺术理论的局限性。伽达默尔的这一批判对我国当代学理论建设和发展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宗白华的艺术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美学艺术理论的土壤之中,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重生命、崇意境的特点,而且结合他自己精深独到的见解,使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焕发新的光彩。同时,他将这种艺术理想融于艺术创作之中,写下了风格清新、意境深远的诗集《流云》。理论与创作的互证互释,使宗白华的艺术世界成为他审美人生的一种最好的印证和诠释。  相似文献   

13.
汉语修辞艺术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审美"距离"的正确营构和解读。"距离",本是中外美学、文艺理论中一个常用的术语,将其引入汉语修辞艺术中,旨在丰富汉语修辞艺术理论体系,为科学的建构和解读汉语修辞艺术提供帮助。在解读其内涵的基础上,又从外延上,即时空距离、心理距离、逻辑距离、情感距离等四个方面进行大胆阐释。"距离"是汉语修辞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距离"在汉语修辞艺术中的运用无处不在,使用中尤其要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14.
现代艺术是一种包含否定性力量的艺术,它的自反性以它的对立面为前提。这种包含矛盾的整体性就是张力。必须通过范式理论,分析现代艺术的多重张力结构,考察它得以发生的内在和外在的机制。所谓现代艺术的自反性,源于社会的危机和对危机的反叛;它对主体内在性的强调,对现实与大众的疏离,人为缔造了破碎、荒凉的世界,有被现实重新整合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把自然科学原理或旧唯物主义哲学等用于解释分析文艺现象和本质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文艺理论都可以被称为泛科学主义文论。以摹仿说为核心的古、近代科学主义关于文艺本质论、典型论和文艺真实论启示并催生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文艺观。西方近、现代科学主义文论实际上是古典科学主义文论的延续和变异。随着文艺创作的发展和对文艺认识的深入。科学主义文论的局限性也应正视和超越。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艺术论(概念阐释)和艺术史并没有实现科学的对接,学科名称的理解和使用上存在着明显的错位。就艺术学学术认知和学科建设而言,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增设无论对于西方还是对于中国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说西方学者自费德勒和德索以来尝试建立一般艺术学的努力尚未能进入学科层次的话,这种缺憾在中国由于二级学科艺术学的设置已经得到了弥补,从而在体制上为传统学科艺术论与艺术史的脱节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当然,由于起步未久,国内对于二级学科艺术学的认识和做法也存在种种不足。可以说,只有真正解决了学术认知、队伍建设和学科支撑诸方面的问题,二级学科艺术学学科才能在体制上宣布完备和成熟。  相似文献   

17.
著作权法是文学、艺术的衍生物,文学、艺术知识是著作权法教学和研究的参照物。广泛运用文学、艺术知识,对著作权法思想-表达二分法原理、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作品完成时间、著作财产权解释,可以收到改进教学、开阔学生视野、创新教学模式之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艺术活动四要素进行了新的探究。从艺术活动的整体性来考查,认为艺术媒介同样是艺术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它与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在基础理论建设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构成艺术活动的基本“五个要素艺”,忽视或削减这个要素的理论作用,艺术的基本理论建设就会出现重大的缺失。文章认为艺术媒介还有助于对“艺术生产”“艺术消费”理论的建设,对重建艺术发展史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有助于为艺术分类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试论文艺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西方文艺心理学精致后产生的困惑和中国文艺心理学成长中出现的烦恼中剖析了当前文艺心理学缓步难进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三位一体的发展新思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统摄西方文艺心理学众多理论 ,从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中吸取养分 ,寻求补充 ,这样才能使困境中的文艺心理学获得深入、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陆游提出并阐释的“诗外功夫”一说,对于诗创作来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诗外功夫”大抵指作家心灵修养和生活实践两个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对“诗外功夫”引申理解:“诗穷而后工”;“情真景真,其词必工”;自然天成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