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父亲的榜样力量,或许只有你长大了以后才明白。当今社会,母亲对孩子的成长作用似乎远胜于父亲,其实父亲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达·芬奇父亲:不恼孩子“恐吓”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爸爸,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华。正是因为父亲如此开明,达·芬…  相似文献   

2.
达·芬奇     
<正>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他自幼聪慧,是个惹人喜爱的孩子。六岁时,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他的各门功课都很优秀,算术课上常会提出一些连老师都感到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画画,他经常在木板上画些小动物:蛇、蝙蝠、蝴蝶、蚱蜢。他上课的时候画了一张老师的速写,回到家里,他把这张速写拿给爸爸看。父亲觉得达·芬奇很  相似文献   

3.
达·芬奇的父亲著名的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他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时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正因为父亲的开明,达·芬奇才能全身投入到他喜爱的绘画中。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画家。安徙生的父亲丹麦童话作家安徙生出生在富恩岛上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那里…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13,(6):32
6月的第3个星期日是父亲节。爸爸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星星们一定也都希望自己的爸爸是个"天使老爸",从不责备自己。但是爸爸们怎么想呢?他们在想着让自己的宝贝儿每天都能快快乐乐,成长为最优秀的人。那"天使老爸"该是个什么样子呢?给孩子最大的自由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爸爸看,爸爸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华。  相似文献   

5.
说教的力量是抵不过"示范动作"的力量的。一个母亲带着孩子去探监,那个身穿囚服的男人问他的孩子:你在学校表现怎样?孩子天真地说:爸爸,我画了一幅画,刊登在学校杂志的封面上了1父亲笑了,慈爱地问孩子:孩子,你画的是什么呢?孩子说:我画的是你,画的名字叫《孤独》。这个有着极好的绘画天分的父亲心酸地说:孩子,忘了我是你的父亲,忘了我做错的一切,只把我遗传给你的优秀带走吧!  相似文献   

6.
画妈妈     
孩子没见过妈妈。孩子很想见到妈妈。一天,孩子看见一个女人,女人扎着长辫子,从老远往孩子门口走过来。孩子见了,赶紧去屋里拿出纸和笔来。孩子在幼儿园里学过画画,老师表扬过孩子,说孩子的画画得很好。现在,孩子见了这个女人,要把她画下来。孩子很快画好了,孩子把画拿给父亲看,孩子说:“爸爸,我妈妈是这个样子吗?”父亲说:“你怎么画一个长辫子妈妈呀?”孩子说:“我觉得长辫子妈妈好看。”一天,孩子又看见一个女人从门口走过,这女人短头发,孩子也把女人画了下来。画好,孩子又把画给父亲看,孩子说:“爸爸,我妈妈是不是这个样子?”父亲说:“…  相似文献   

7.
速写     
有一个日本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上馆子吃饭。坐定之后,画家便取出画笔和纸张,乘等菜之机,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画起速写来。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画家递给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错,简直栩栩如生。日本商人连声称道:“太棒了,太棒了。”听到朋友的奉承,犹太画家便侧转身来,面对着他,又在纸上画起来,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在一般情况下,画家在估计各部分比例时,都用这种简易方法。日本商人一见这副架势,知道这回是给他画速写了。虽然因为位置关系,看不见他画得如何,还是摆好了姿势让他画。日本人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坐了约十分钟的时…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个6岁半的儿子。大概在他三四岁时,就开始有了一种爱涂涂抹抹的倾向,画起画来神情专注。我的妻子爱子心切,认定这是孩子的天份,说要大力培养,一下子给孩子到幼儿美术班去报了两个名:一个是学国画,另一个是学蜡笔画。但一个学期结束了,孩子到底进步了多少,真让人怀疑。在我看来,孩子画画儿的兴趣反倒不如从前了,画出来的画,并不像没加入绘画班之前所画的那么稚嫩可爱,反倒像是在模仿老师的画,这真让我有点怅然了。孩子所在幼儿园的教育思想似乎跟那个幼儿美术班差不多。一  相似文献   

9.
徐悲鸿1895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教书人家,早年生活甚为艰苦.1942年,他在一幅作品题诗中曾说:“少小也曾锥刺股.”以此来形容他年轻时的艰难生活. 徐悲鸿的父亲是位半耕种半教书的村塾老师,同时也是位乡间画师.徐悲鸿6岁开始跟父亲读书识字,7岁时对画画产生兴趣,就想跟父亲学画.他父亲认为7岁的孩子年纪太小,不肯教,于是他就偷偷地求人画了一只老虎,自己依着样子描绘.父亲知道后,觉得儿子实在喜欢画画,在他9岁的时候,便让他每天临摹当时流行的《吴友如画本》.  相似文献   

10.
寒假里 ,一位从上海来的朋友与我闲聊 ,谈及教育孩子的问题。朋友讲述的一件往事 ,颇有启发 ,值得深思。他说 ,他的儿子上幼儿园时喜欢绘画 ,于是休息日就带孩子到少年宫去学画 ,果然有了长进 ,他的画还在区幼儿绘画比赛中获过奖。待孩子上学时 ,朋友买来画板、颜料等一大堆绘画用品 ,想发展孩子的美术特长。殊不知孩子一脸不高兴 ,推开绘画工具说 :“太累了 ,我不要。”这可激怒了当父亲的 ,“我花了钱是为你好 ,你还不领情 !”“你是为你自己好”,儿子也不甘示弱顶嘴说 :“每次去奶奶家 ,你总是拿了我的画给她看 ,她夸我时 ,看你的神气多…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读了《达·芬奇传》,知道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的成才与他从小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有关。达·芬奇幼年时居住在水城威尼斯,威尼斯城内有几百座石桥。他父亲每天带他散步一、两个小时,把全城的石桥都走遍了。父子俩一边溜达,一边闲聊。对儿子提出的各种古  相似文献   

12.
橡皮擦     
《小学科学》2014,(1):28-29
先说一个故事。 500多年前,意大利有一位著名画家,大家都认识他,他就是达·芬奇。达·芬奇的名气可不是天生的,他也必须通过刻苦的训练,才能把绘画天赋变成实实在在的作品。据说,他小时候学画,被老师命令每天画鸡蛋。初学画画,难免出错,每当画错了,达·芬奇就用面包擦掉重画,为此他浪费了不知多少面包!要知道,在他那个时代,欧洲...  相似文献   

13.
麦克斯韦成为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是与他父亲对他从小培养分不开的,但他父亲发现他的数学天赋则纯属偶然。麦克斯韦小时候,有一次他父亲让他画插满金菊的花瓶,当他父亲看到他画的画后,不由得笑了  相似文献   

14.
陈艳梅 《早期教育》2004,(10):28-28
某幼儿园的一次家长交流会上,一位父亲站起来,忧心忡忡地讲述了他的苦恼:“儿子才上中班,可是太自信了,甚至到了固执的程度,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有一次画椰子树,儿子画完树之后,又让树长上了椰子,但是他的椰子却一个串一个,从树上一直长到了地上。我告诉他椰子树不是他画的那个样子,儿子偏说椰子树就是像他画的那样。为了说服他,我找来了椰子树的图画给他看,可儿子还是坚持椰子树就是像他画的那样。我很担心儿子这种情况会影响他今后的发展。”看得出来,这位父亲很关注自己孩子的发展,对孩子的“不良倾向”甚为忧虑,并急于用事实来纠正儿子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完成作业后,我从书柜里拿出《356夜》一书,翻到“画蛋”一文,立刻被吸引住了,一口气把它读完。《画蛋》一文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童年时代的达·芬奇跟一位画家学画画,开始画家没教他什么,只要他成天画鸡蛋。渐渐地达·芬奇就不耐烦了。老画家耐心告诉他,反复画蛋,是为了让他打好基础。他虚心接受了,最后成为一名大  相似文献   

16.
每天晚上下班之后,我都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在父亲的冷饮店里帮忙。有一天,我偶然发现橱窗外有一双眼睛,那是一个十一二岁小男孩的眼睛。他盯着店里其他买冰淇淋吃的孩子,一脸羡慕。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看了看那个小男孩,没有作声。我对父亲说:“可怜的孩子一定是想吃冰淇淋,却没有钱,我可以送一盒给他吃吗?”但父亲冷漠地摇了摇头。之后的一天,当其他孩子散去后,我突然看到父亲对那个站在窗外的孩子招手示意。男孩进来了。父亲对他说:“孩子,你可以为我到隔壁的报亭买一份报纸吗?”孩子点点头,很快,他就把报纸买回来了。这时,父亲微笑…  相似文献   

17.
牵着小手     
一次值早班,远远地看见一位父亲送孩子上学。他们手拉着手,迎着绚丽的朝霞而来,小女孩蹦蹦跳跳、天真可爱。一直到校门口,小女孩才依依不舍地松开手。父亲微笑着目送女儿走进校园。这一幕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我能够体会得出,当牵着女儿柔软的小手时,那位父亲心里是多么的温暖和自豪!这又让我想起一个故事:在美国芝加哥的一个贫民区,一位女教师要求学生每人画一幅画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一个小男孩画的是一只大手。女教师奇怪地问,这是谁的手?小男孩小声说:“这是您的手,老师。”原来,这个孩子的父亲是个酒鬼,喝醉了酒就打他。他的母亲又体弱多病…  相似文献   

18.
林枫 《家教指南》2004,(3):50-51
这是关于两个孩子和两位父亲的真实故事。第一个孩子是班级里的优等生,可每次考试总会有几个同学的成绩排在他之前,这个孩子从未拿过头名,他很沮丧。“爸爸,为什么我的学习成绩总也超不过前面那几个同学呢?其实我真的很嫉妒,您说我该怎么办呢?”孩子一脸愁云地向父亲讨教。父亲没有回答,而是拿来一张白纸,在上边画一条长长的直线,说:“你有办法让这条长线变短吗?试试看!”孩子绞尽脑汁想了许多长线变短的办法,结果都无济于事。父亲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拿起笔,在那条长线下面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直线……“哦,爸爸,我懂了!要胜别人一筹,要超过别人…  相似文献   

19.
德国一位不满14岁的少年,经过严格的考评,被授予哲学博士的学位,此事曾经震惊四方。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聪明呢?这与他父亲教子有方密切相关。他父亲做到了: 1.不浪费幼儿智力。当幼儿咿呀学语时,就要教给他正规语言。 2.从小培养思维能力。例如吃西瓜时就问他:2人吃一个西瓜,每人多少?4个人吃,每人多少? 3.锻炼记忆力。给孩子讲完故事,就让孩子自己组  相似文献   

20.
记忆画是培养孩子记忆能力的有效手段。它帮助孩子们积累知识,增强对所描绘的东西的理解,加强绘画技能,在画记忆画的过程中又包含了创作的因素,因为画者把记忆的东西画出来,得加上自己的思考,用什么画法才能表现出所面的记忆物的特征,这就是艺术加工。中国画的写意画中特别重视记忆画,古代称为默写(即默画)。记忆画的能力在速写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有的动态如舞蹈、运动、劳动场面,不可能用速写的速度跟着画,而需要靠记忆来帮助速写。记忆画的能力在想象画和创作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