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雪松 《内江科技》2013,34(5):79+185
为了预防含边、底水气藏在开发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水侵导致井筒附近含水饱和度的上升而引起气井生产气液比下降,携液能力降低,气井积液并停喷,必须确定气井在停喷时井筒周围的临界含水饱和度。通过对凝析气藏积液和停喷井的分析,利用节点分析的基本原理,计算气井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流入、流出动态曲线来找寻气井携液量和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并回归方程预测气井自喷生产时井筒周围的临界含水饱和度。对凝析气田排水采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贱荣  贾保奎  罗迪 《内江科技》2011,32(10):124+154-124,154
气井井筒识液时一般会降低气井产能,从而影响气藏的采收率于是在气并生产中气井井筒积液值得关注,预测和判断气并积液就变得非常重要研究发现气井井筒积液时常伴随产量突然下降、油套压波动大、油套压差大、井筒压力梯度变化大等典型症状依据气井生产动态资料,通过井筒积液典型症状法预测和判断气井积液.并结合动能因子.得出井筒积液典型症状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刘学国 《内江科技》2009,30(8):94-94
随着天然气开发,老井出现产量下滑,气井的油管出现渗漏或者穿孔等工况问题时,气井不一定生产就不正常。而通过套压、流压判断井筒生产正常的气井,油管的工况也不一定没有问题。通过生产状况判断油管是否正常,并分析了部分井是由于关井破坏井底的稳定流动状态和压力。通过文23—6井生产实践并分析判断,确定产量下滑技术原因,经过实施针对性检管作业,恢复产能。  相似文献   

4.
深层气井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油田双坨子地区和长岭地区是两个已探明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块。具有深浅层多套烃源岩器系.几十个其层分布在几百米至4000米之间.需要封固段的井段长达3500多米。2005年在双坨子地区开发四口井取得突破性进展,固井质量全部优质.同时在长岭地区长深等井的开发,获得了良好的天然气资源显示划为该地区的深层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增加了信心。因此相应的固井技术研究工作十分重要.针对吉林油田深层气井的固井难题,施工工艺上采用分级固井、平衡压力固井,同时对水泥浆的性能进行优化.收到更好的效果,为吉林油田气井的勘探和开发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陕西省的延安市子长县,存在着浅部赋存着煤炭资源,深部赋存着天然气资源,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资源共采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煤、气共采的危害,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丛式井是一种特殊生产形式存在的气井生产井组,在苏14区块气井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大部分气井在进入生产中后期阶段,地层成藏时期的滞留水和凝析水逐渐产出,井筒出现积液现象;在同一井场上的积液井,可以通过套压较高的邻井套管连通开展井间串接气举。本文通过对这一措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一组产量和流压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二项式产能公式中的系数A和B绘制气井流入动态曲线。该曲线能较直观地反映气井产量和井底流压之问的关系,也反映了气体从气藏流入井底的动态,同时也能分析气井的生产制度是否合理。根据气水在井筒中的流动规律,确定气井携液临界流量及临界流速,从而可以确定油管的直径、下入深度等参数,以便对有杆泵排水采气进行优化设计。根据气井的流入动态、气水两相流动、有杆泵的优化设计,用数学手段精确地描述各个系统的参数动态规律,建立各种数学模型,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
崔晓飞  李钊  刘宁 《内江科技》2011,32(11):22-23
随看高温高压等复杂天然气藏勘探开发的逐步增多,我国天然气的快速发展将主要依赖此奚气藏的不断接替来实现高温高压气井完井投产后常出现环空压力异常升高、完井管柱失效等现象.影响着气井的安全生产.本文从气井完整性研究的角度对完井投产技术进行研究,认为气井完整性研究应贯穿于完井设计、施工作业和生产的整个过程,从而有效防止完井投产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含硫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冰堵的预测与防治是急需解决的难题,而目前在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仅有的方法也只是针对一般气井,而对于含硫气井的预测结果偏差就很大。本文通过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条件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有效且合理的预防措施。本研究成果对高含硫气田的水合物预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气井开采及测试过程中,由于工作制度改变和地面温度低等原因,在井口气嘴和地面节流阀处容易形成水合物而造成堵塞,严重影响气井的正常工作。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高压、低温、自由水的存在;助长和加速水舍物形成的因素有:高的气流速度、压力波动、“籽晶”的存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酸性气体的存在。本文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水合物研究成果,重点介绍水合物形成机理和防止水合物的几种方法及动力学抑制荆等几种新工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热化学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提出并应油田工艺措施,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在部分稠油井和稀油解堵中有一定的应用。传统热化学技术存在反应时间不可控,进而安全不得到能保证。曙光工程技术处在总结传统热化学技术基础上,开发出可控热化学技术。并将其与气井排液技术相结合,再次开发出可控热化学气井排液技术这一新型复合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安装技术控制的内容包含了施工准备、施工现场的勘察与检测、施工材料的准备和施工设备的管理、施工检验、工程验收等多个环节,天然气施工中也应展开对位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可通过对焊接技术、防腐技术及设备安的技术控制和环节管理来确保天然气安装施工的整体质量,从而为天然气工程效益的最大化夯实基础。本文就天然气安装施工技术管理作出了分析,并就加强天然气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进行了阐述,将为我国天然气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气井的开发进入中后期,井底压力降低,井筒积液问题越来越严重,排水采气成了各个气田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排水采气工艺,可以延长气井的生产周期,提高气井的采收率。涡流工具是一项新从国外引进的井下气-液两相分离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涡流工具的结构组成、工作机理、操作过程、适用范围、优化设计,为气田的排水采气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罗睿 《内江科技》2014,35(10):101-101
<正>动态储量是确定气井合理配产方案、制定气井合理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物质平衡方法是计算气井动态储量最为常用的方法。然而对于低渗透气藏来说,物质平衡方程中所需的精确的地层压力数据需要较长的关井时间才能准确测得[1],这就会影响到气井的正常生产。流动物质平衡法是确定天然气地质储量的动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累计产量具有很好的规律性建立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气井单井配产的新理论方法,进行产量递减规律分析和产量预测。首先,对某气井的生产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对开始有规律递减以后的产量进行累计产量的计算,拟合后得到累计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式,进而得到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式;最后,将新理论方法与Arps方法的预测结果和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了应用新理论方法对产量进行预测的相对误差为5.9975%而Arps方法的相对误差为11.6036%,证明了新理论方法是可行的。应用新理论方法的累计产量公式和产量公式进行产量预测,两种预测方式的相对误差为0.62409%,故两种预测方式均可行。  相似文献   

16.
从水文地质的角度分析了稳定和非稳定状态下煤层气井的生产过程,揭示了煤层气井的排水采气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地质情况,分析了煤层气井的产气规律及趋势,为煤层气井的生产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海涛  姬安召  黄华 《内江科技》2011,32(3):23+43-23,43
在计算井底流压的过程中,采用微元分析法,从井口到井底分成多个微元,针对每个微元具有不同温度,压力变化范围,采用不同的天然气偏差系数计算模型,并对高含硫化氢的酸性气体进行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的校正进而较准确的求取天然气的偏差系数;同时考虑到每个微元摩阻系数,气体密度及气体粘度随井深的变化,求得井底静压和流压的数值。  相似文献   

18.
杨志伟 《内江科技》2010,31(5):99-99,89
并下气液分离及同井回注技术是在井下经过螺旋气液分离器将出水气井的产出液进行分离,然后将分离出的水在井下日注到另一水层或枯竭气层中,该技术可以减少大量的地面设施、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分离器的分离效率进行了探讨.同时介绍了该技术在胜利气井的应用效果、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气举排水采气井需要借助压缩机提高高压气源,而压缩机多采用往复式压缩机,增压后的天然气产生脉动流,对孔板流量计计量产生很大偏差,无法准确计算出高压气举后气井产气量,为气举效果分析无法提供准确数据.本文就脉动流时天然气计量的影响提出了整改和修正措施,以改变目前气举井计量误差较大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在天然气生产中,为减少并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当采取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基于此点,文章从天然气的特点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天然气生产的安全现状,最后论述了天然气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应用。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天然气生产安全性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