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绿色课堂”是一种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的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理想课堂。“绿色课堂”创设的是情感的课堂。互动的课堂。走进绿色课堂,关注绿芽发展.我们将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诗意与真谛!一、“绿色课堂”——情感的课堂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欢乐的,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们部在试图构建一种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绿色课堂。是的,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是教育生态化的重要平台,在生态化的课堂上张扬教师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应该是我们绿色课堂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三标高快"课堂不再是属于老师的课堂,更多的是孩子们的舞台——生本的课堂。孩子们说,孩子们评,孩子们论,课堂的"命运"几乎都掌握在孩子们手里。我站在讲台上,觉得心里没底,不知道课堂上的孩子们会出现什么状况,他们能担当起"课堂小主人"的责任吗?根据导案的安排,第一标,设置目标;第二标,达成目标;第三标,反馈目标。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尤其是在达成目标这一环节,我安排了"读"和"说"两大块内容。在评读时,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人生之美,美就美在追寻梦想而不仅是实现梦想。面对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小脸,一双双渴求的眼眸,我经常问着自己,我该给孩子们怎样的课堂?于是,在语文教学的征途上,我发现:理想的课堂积极互动而又宁静致远;理想的课堂重课前预设亦重课后生成;理想的课堂扎实有效而又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陈亚婷 《辅导员》2010,(10):J0005-J0005
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在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的指导与影响下,我们的课堂已成了真实的群言堂。在这里,我们再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绝对权威的老师,而是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伙伴;我们的空间已不仅仅是昔日的三尺讲台,我们更多的时间是与孩子们在一起或倾听或争论或嬉戏。我们的课堂也由"我讲得好极了"而转变为"孩子们学得好极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对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的学习、理解与认识,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了点滴尝试。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我们就要以贯彻新课标中的新思想、新方法,以"聋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针对聋生特点,掌握正确而高效的聋校数学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置身张家界市永定区崇实小学,能够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场",在校园里,在课堂中,在墙壁上,那个"气场"无处不在,那就是闪耀青春光彩的、充满蓬勃朝气的、催人奋发向上的飞扬的理想。因为理想的飞扬,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快乐而幸福;因为飞扬的理想,老师们的人生和事业亮丽而充实;因为理想之光的照耀,学校尽显活力和张力。  相似文献   

10.
孙娜 《生活教育》2012,(17):30-31
长久以来,在我们的头脑中一直充斥着这样一个观念:教育学生就必须要给他们树立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潜能。为了能让自己的教学取得理想的结果,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我们很多老师也是煞费苦心,给孩子们树立了各种各样的奋斗目标:"你要好好学习,将来上北大清华"、  相似文献   

11.
张伶 《学子》2012,(12):29-29
前不久,我参加了全国"现代与经典"的观摩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师附小孩子们精彩绝伦的课堂表现,他们在课堂中实现了自我,张扬了个性。追根求源,孩子们为什么能有如此表现?主要是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掌握了"放"的艺术。传统的老师总是把自己当作“纤夫”,对学生一点一点地教,要他们亦步亦趋,教不厌细,日清月结,把学生看成是需要拉...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人们无论是饮食,还是家居装潢,都讲究"绿色"。《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我想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什么是理想中的绿色课堂呢?  相似文献   

13.
在提倡减负增效的今天,高效课堂成为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在陶行知思想的指引下,笔者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点出发,把陶行知思想应用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探索出"生活、教育式的情境创设"、"教与学相联系的探索式学习任务"、"学生全员全程参与、教学做合一的学习过程"、"合理的课堂设置"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经常扪心自问: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给孩子留下些什么呢?我认为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传递快乐的智慧殿堂,充满活力,魅力无穷。一、营造真情流淌的数学课堂营造孩子喜欢的课堂,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气氛,以师情动生情,强化师爱的作用,教师带着微笑和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大教师通过对《音乐新课标》的学习和具体实践。引发了对传统音乐课堂的反思,我们几乎都想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音乐课堂,让课堂焕发活力,使音乐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在此,笔者就将这种课堂叫做"绿色音乐课堂"。如何构建绿色音乐课堂,从而真正把音乐课上到孩子们心里去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所幼儿园,一位大班的老师在给孩子们教儿歌《太阳、星星与月亮》时,提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为什么我们晚上能看到星星,而白天看不到星星呢?"老师提问后,不一会,一个小男孩回答:"星星让太阳晒死了。"老师听后非常生气,让小男孩站起,并批评道:"尽胡说,课堂上出什么洋相"放学后,小男孩的父亲来接小男孩,老师当着众家长的面,把小男孩在课堂的表现描述给小男孩的父亲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美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美术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笔者想将这种理想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本文试就什么是理想的美术课堂——绿色课堂,作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让课堂教学充满了现代气息,能够很好地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并由此向课外延伸,触发学生生活的灵感与智慧。多媒体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课堂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应用多媒体 笔者第一次把多媒体资源引入课堂是上"圆锥的体积"一课,在多媒体教室,笔者兴致勃勃给孩子们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下载的各种教学资源,自以为是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觉得课堂容量和知识面增大了,.课堂上孩子们是兴奋异常,气氛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我想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本文试就什么是理想的语文课堂——绿色课堂,作一些粗浅的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究竟运用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是理想的课堂呢?卢仲衡先生提出的"启、读、练、知、结"的课堂模式在  相似文献   

20.
绿色,大自然的色彩,象征着生命,也预示着希望和活力.而"绿色"一词运用于教育领域,则衍化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一种生命化的教育.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扬起"绿色课堂"的旗帜,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犁出一方绿色的土壤,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课堂生机盎然,充满浓浓的绿意.那应该怎样"绿化"我们的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