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语教学中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必要性。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寻求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以期达到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 ,培养学生与人友好协作的健康心理 ,培养学生的健康竞争心理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成功、失败的健康心理 ,以及改变学生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不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高职教育中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阐述了心理不健康教师对教育产生的危害,分析了不健康心理的现象和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日益严重,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如何纠正中小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急于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学生不健康心理的类型及教育对策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4.
要培养和造就出高素质的新时代需要的人民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高师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教育。培养高师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应从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现状入手,激发学生自身的健康心理意识,加强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健康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愈发受到关注,休闲教育可以作为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一种新模式。本文旨在探讨休闲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作用,唤起教育界对休闲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职业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种种不良行为产生的各种不健康心理,通过体验教育,让学生有一个快乐、健康,自在和成功的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的形成有赖于一个人的健康心理.学生健康心理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者须潜心研究,努力探索和实践,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聋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塑造聋生美好心灵,培养聋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过程。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把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聋生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9.
教育向来就是以人格造就人格的事业,没有教师人格魅力介入的教育,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而高校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力量,其人格魅力对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的形成有赖于一个人的健康心理。学生健康心理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者须潜心研究,努力探索和实践,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密切相关。本通过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阐述了如何加强初中生健康心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护者"。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如果能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使各种类型的学生健康成长,就能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1.情绪方面表现为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学生心  相似文献   

13.
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切不可等闲视之。中学生健康心理教育不只是靠学校几节心理辅导课而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中。作文教学更应当能够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王美荣 《考试周刊》2013,(19):156-157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已不容忽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注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出发,阐述教师的师德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德育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触动学生心灵;创设教育情境,加强学生心理体验;满足学生成才需求,培育学生健康心理;转变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培育健康心理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6.
徐海霞 《考试周刊》2012,(63):62-6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日益成为各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若干问题,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凯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242-242,24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整方法,对大学生不健康心理因素的形成与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教学实践,提交了在改进大学生不健康心理因素的方法,目的在于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年级班主任,必须十分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始终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我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从以下方面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9.
自信心不足、胆小拘谨、不善言表、性格内向、有自鄙心理是农村小学生的普遍特征。小学生年龄小,天生好动,正处于健康心理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实施健康心理和正确人生观教育,小学是最关键的学段。如何在小学阶段为小学生的健康成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8):F0003-F0003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作为石家庄心理健康教育的排头兵,秉承“走进师生心理需求,营造健康心理生活,优化师生心理品质,激发正向心理能量”的理念,在建设健康心理生活的道路上,研磨出“三全教育模式”:全员参与,全程跟进,全方位实施;“三健教育模式”:健康班级,健康课堂,健康家庭。在二十多年的心育之路上实现了六个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