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一年级的数学课堂,常出现"老师,不是不是,我还有……""这样做太麻烦了,我有更简单的……""得数错了,是……"等"插嘴"现象。这种"插嘴"现象在课堂上屡见不鲜。课堂"插嘴"这一现象,有着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在:一是课堂插嘴,证明学生思维的灵动。插嘴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是积极参  相似文献   

2.
张安明 《考试周刊》2009,(39):172-172
学生的插嘴现象是当前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围绕这一现象,阐述了生物教师如何把学生的插嘴作为一种资源来为课堂服务,让生物课堂因学生的插嘴而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3.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学生课堂插嘴的现象会常常遇到。如学生的插嘴不尽我意,甚至离题时,你怎样让他愉悦地坐下来?学生的插嘴富有挑战性时,你如何盘活,如何进行教学的二度开发,让学生插嘴成为教学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起点?学生的插嘴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情境中产生的,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怎样看待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呢?学生插嘴常常是灵感的突然显现,是智慧火花的迸发.教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插嘴,善于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得到人格的尊重,情感的释放,就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5.
怎样看待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呢?学生插嘴常常是灵感的突然显现,是智慧火花的迸发.教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插嘴,善于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得到人格的尊重,情感的释放,就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6.
<正>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为追求教学的精确有效,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一般不会出现"学生插嘴"现象。然而,新课程提倡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遇到此种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不但要更多地给予赏识,还要懂得尊重和鼓励"学生插嘴",让"插嘴"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陈旧的课堂教学,导致许多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想问,阻碍了学生思维上的发展,限制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可是现行的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插嘴"。我们教师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现象,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学生插嘴的现象越来越多,这让很多教师感到苦恼。对学生的"插嘴"该怎么解决呢?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开放空间,给学生一个"插嘴"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正>一、善待学生"插嘴"课堂上"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下的教学新景向,"插嘴"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学生在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教学中产生的"插嘴",是学生个性的张扬,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和有意义的,它是由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为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差异,善待学生的"插嘴",让每一位学生都  相似文献   

9.
怎样看待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呢?学生插嘴常常是灵感的突然显现,是智慧火花的进发。教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插嘴,善于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得到人格的尊重,情感的释放,就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0.
温翠英 《江西教育》2009,(11):15-16
从内心来说,每位教师都希望学生循规蹈矩,上课时秩序井然、一帆风顺,以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因此,上课爱插嘴的学生一般被视为扰乱纪律的顽童,插嘴行为往往被教师排斥、喝斥。然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教学是处理教材的艺术,更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对学生过多地约束和控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僵化,少有生气;但若视而不见.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他学生和教学造成负面影响。面对课堂插嘴的学生和插嘴现象,您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相似文献   

11.
小议插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的体现,学生插嘴的现象也随之越来越多地涌现在数学课堂上。针对课堂上学生的插嘴现象,我们要做出理性的思考。首先应肯定的是学生插嘴现象是无可非议的,它是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表现,它的产生也可以说是新课改中涌现的一种正常的、合情合理的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定义为学生的恶意捣乱。  相似文献   

12.
莫燕恩 《广西教育》2009,(19):29-29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爱在课堂上插嘴,而且这种事又常常发生在教师正讲到关键知识的时刻。“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忽然一个插嘴,常常令教师措手不及。可以说,插嘴是小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面对这一现象,许多教师是毫不留情地批评,甚至严厉斥责,生怕学生的插嘴扰乱正常的教学进度。这样做的结果是课堂进度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新课改更倾向于启发式、讨论式、诱导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然而,老师在新课改的课堂上却"遭遇"了新的麻烦——"插嘴"。如何看待和处理"插嘴"现象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有效教学的深入研究,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早已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共识.然而,一个小小的话题,引发了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争议:在追求有效教学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是否可以允许学生"插嘴"? 有的信息技术教师认为,"插嘴"是一种无视课堂规则的表现,对"插嘴"的默许,将导致从众心理之下更多学生的插嘴,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讨论易失去焦点,不利于学生智慧的生成,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将会变得低效,甚至无效.有的教师则意见相左:"插嘴"反映的是学生思维的投入、活跃,是学生智慧的闪现,七嘴八舌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浓厚的兴趣,广泛参与中多维的对话,恰恰反映了教学的有效性,不许插嘴乃至加以批评,是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扼杀,是与有效教学理念所倡导的尊重个性、参与体验以及建设多维对话环境精神相悖的.对于,"插嘴"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5.
曹建军 《考试周刊》2014,(62):177-177
<正>"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要求学生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通过主观努力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能够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通过几年的教学生活,一些老师发觉课堂中学生时有插嘴的现象。如何使不良现象变为积极影响呢?学生插嘴是学生学习的顿悟、音乐灵感的萌发和瞬间的创造。课堂上这些不同的声音乃至争论,会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  相似文献   

16.
林向东 《宁夏教育》2007,(10):33-33
实施新课程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笔者认为,对待学生上课时的"插嘴"现象,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一、"插嘴"现象的正面效应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  相似文献   

17.
"插嘴"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随着个人的独特思考而产生的内在的学习需求,是学生学习内驱的一种外在表现。课堂"插嘴"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因为它能促进学生生发数学思考,引领课堂教学由机械、单调走向灵动和充实。  相似文献   

18.
曾经,我挺恼恨学生在课堂上"插嘴",因为,有时你正讲得起劲,被学生一插嘴就打乱了思路,可往往当我严令禁止学生插嘴后,课堂又会陷入死气沉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课堂上常会遇到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或争辩,我们通常称之为插嘴。有时这个插嘴会把教师弄得十分尴尬。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固执,特别是受旧的教育观念影响较深。所以,在过来的多年教学中,课堂上的插嘴现象是很少的。但是,学生间咬耳朵、翻白眼的现象,还是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插嘴生",就是在老师上课讲解过程中自觉"插嘴"的学生。"插嘴生"历来不大为老师所容,无非因有"扰乱课堂秩序""哗众取宠""为难老师""装怪想出风头"之嫌。其实,课堂里有这样的学生,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等都是有益无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