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探索出了新媒体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QQ、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为同学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深入推进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新形势,也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研究了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制定出适合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径,推动了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主要是指以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一种的新的媒体动态,它被称为除报刊、出版、广播和影视之外的"第五媒体"。大学生是当前使用新媒体最广泛和最活跃的群体,新媒体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问题、新情况。本文主要分析和介绍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在新媒体这一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王素丹  吴忠迁  田馥铭 《科技风》2011,(19):254-255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显。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尤其要突出自主维护的重要性。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主维护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实践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主性,多方面、多角度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维护的理论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媒体是把双刃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从新媒体的特点以及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出现的问题,继而提出了新媒体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6)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需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开展心理活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与成才,更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的普遍性问题,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为辅,聚焦在学生的消极心理问题上,缺乏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引导和启发。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心理干预方式,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  陈文婕 《科教文汇》2009,(19):75-7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媒体的影响和渗透无处不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化、高效化和社会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杨晓丽 《中国科技信息》2010,(12):282-283,258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程秀仙 《知识窗》2023,(3):114-116
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关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还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影响。文章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的产生原因,阐述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优势,并探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社会化密切相关,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过于关注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课程教学也主要围绕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展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积极品质的研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课程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幸福感、乐观、希望等积极品质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关注的是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也与教学紧密结合,突出学生的动态发展,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  相似文献   

12.
李钟婧 《科教文汇》2012,(18):174-174,2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而高校辅导员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在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诸多优势。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探讨了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薛美琼 《科教文汇》2012,(25):184-185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全面覆盖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发展教育,在做好新生心理档案的基础上,逐渐把重心放在心理发展教育上;应把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与发展工作纳入其中;应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内,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走专业化建设、业务垂直化管理、规范化运行的路子;建立可靠、开放的高教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4.
李艳华 《科教文汇》2014,(4):190-190,192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只有构建以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才能科学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以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必须有科学的依据,并形成一套由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何峰雷 《科教文汇》2012,(20):183-18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要积极整合资源,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加强专业咨询教师队伍建设,拓展教育引导的载体和内容,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颖 《科教文汇》2012,(23):190-190,193
对于所谓的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后期兴起于美国的一门心理学思潮,这门学科是符合现代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启发与借鉴意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中职生的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以塑造中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内容,以丰富和深化中职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为手段,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组织系统为保障,构建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构建积极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有些学生出现了抑郁、焦虑、敌对情绪等症状,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单一化、形式化,专业心理教师匮乏,较难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朋辈心理辅导成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补充。该文对民办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吴美娟 《科教文汇》2012,(7):164-164,170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背后显示的原因是他们不健康的生命观。在生命教育视野下开展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危机预防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开展融入式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中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以及培养三师型教师等都是对现有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拓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应激性危机事件,造成了全社会的停工停产、国民恐慌,人们社交受限,情绪消极。对居家学习生活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该文基于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借助新媒体平台,设计了生命教育、情绪调适和社会支持三个教学主题,探索疫情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学生反馈参与度高、体验丰富,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团体作用和朋辈效应,学生学会了调用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自身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和疏解,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20.
魏春燕 《科教文汇》2013,(18):177-178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处方模式的建构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思路与途径。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和问题解决的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关键性,并构建出三级问题空间、二维评价、四级培训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