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校园体育文化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原因的分析,剖析了家庭、学校应试教育和传统社会文化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制约和影响,指出校园体育文化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发展、培养良好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要缓解学生体质健康危机还需要教育与体育等部门形成合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现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良性干预.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通常叫做自然人类学或体质人类学,但这是把人类置于医学研究基础上的称谓。人一生下来,就存在肤色和头发等方面的区别,而这种体质差别,正是自然人类学或体质人类学研究的对象。文化人类学则与此不同,它是以拥有传统文化的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在日本,文化人类学这个名称已经通用,但日本却没有一个与之相应的文化人类学会,有的只是民族学会。日本的民族学会实际上就是文化人类学会。由于体质人类学(自然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学的学科建构中,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是两门研究任务、对象、方法各不相同的学科。文化人类学致力于研究文化的建构、功能和演化,体质人类学则研究人类体质差异的时空分布及人类体质的遗传变异。这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因而,研究的方法和结论不能简单地套用。然而,这两门学科的对象都是人,而人类又必然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并存,人类的这两种特性又会客观地存在于相关民族文化的建构中。人群的体质差异肯定会对民族文化的建构起作用。必然是文化建构中需要加以适应的客观对象。相反的,一种长期延续的民族文化,由于要直接规约着相关人群的社会生活,这就不可避免地又会使相关的民族成员获得某些后天的体质特征。不注意到体质与文化的交叉作用,某些文化事实将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某些共同的后天体质特征也无法得到正确的说明。这两方面的研究不仅对文化人类学有价值,对体质人类学也有价值。一方面,可以丰富这两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又有多重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民族高校学生体质对比,找出学生体质的优劣势指标,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与课间校园民族体育文化活动,研究出合理有效的运动处方,提高民族高校学生体质。为实现民族高校学生体质的综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20,(1):36-39
民族与人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民族是文化规约下的人群,人种则是体质特质相似的人,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群均会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由于体质特征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物属性,在民族文化的建构过程中会对成员中的固有体质做出一定的适应并加以利用。当一个民族中有多人种体质并存时,该民族的文化适应往往是以人数最多的群体特征为适应对象,以确保民族文化得到稳定延续。但民族成员间的体质差异必然还会引发各式各样的社会矛盾。对待这些矛盾,只有通过民族成员间的宽容才能化解。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们所有的体育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目的进行.增强人民体质是人们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生产率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则是更好地加强各民旅直至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友谊所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能够扬国威,振民气,鼓舞精神.体育能丰富文化生活,是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是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我国体育的最终目的.概括地说,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而建设社会主义则需要体育.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调查学生对哪些体育项目感兴趣,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开设体育课的现状。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对体育的兴趣相联系。高校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多开设有特色的体育课。  相似文献   

8.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对大众的体质与健康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民大众体质的强弱已不被人们认为只是个人健康问题,而把人民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及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联系起来。学校是培养德、智、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上海市教委公布了最新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样监测活动结果,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海学生体质有明显提高,“小胖墩”人数得到控制,“豆芽菜”体型者也明显减少,其中16岁学生组的超重肥胖率最低,肺活量也有明显增长。一直以来,上海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处在全国中下水平,近视率以及肥胖率一度居全国首位,而此次学生体质状况的改善与今年上海出台的一系列“体育新政”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基,切实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是我国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服务体系进行分析发现,运用服务体系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是重要突破口。服务体系涵盖的范围极广,大致包括管理体系、实践体系、检测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的内容联系紧密、相互配合,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向规范化、制度化推进。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事象。民俗文化蕴涵着深刻的教育学意蕴,它不仅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一种具有独特教化手段的教育资源;而且也对一个国家民众道德境界的提升、民族精神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探析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在当前各国倡导文化影响世界以及抢注民俗文化的浪潮下,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事象。民俗文化蕴涵着深刻的教育学意蕴,它不仅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一种具有独特教化手段的教育资源;而且也对一个国家民众道德境界的提升、民族精神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探析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在当前各国倡导文化影响世界以及抢注民俗文化的浪潮下,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宪法环境保护制度是指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制度。作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应从宪法层面明确概念,因此,通过在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的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中科学确立宪法环境保护制度概念,对于宪法的丰富完善、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步,都在为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并推动其不断地前进。社会制度与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制度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相对于个人而言,社会制度更为重要。当正义制度不存在时,我们必须建立正义制度,这正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一个方面,也是我国当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从各方面比较得出制宪权和修宪权具有同质性。社会变迁和代际更替带来了人民意志必然的变迁,必须承认后代人同样享有制宪权。但是社会发展具有延续性,后代人不必主张完全的制宪权,因此代之以修宪权。修宪权是制宪权的转化,这解释了同质性的命题。并且,修宪权有其独立的形态,它是制宪权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当代中国相对频繁的修宪是难免的,认识修宪权和制宪权的关系对行宪修宪实践将有着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华和合文化与大学制度构建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哲学概念、文化概念.“和合”文化深深蕴含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平等融洽、合作互利等理念.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应该坚守“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精神,用“和合”文化思想指导大学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盛极一时的“文革”主流文艺思想的构成作了清晰的勾勒;对在特定社会文化系统中的“文革”主流文艺思想及文学批评的独特的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论述,并深刻揭示了其制度的和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交称谓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语言学者对社交称谓的结构、语义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从社会语言学———交际角度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而交际因素深刻地影响着社交称谓,人际关系中“权势”和“同聚关系”对社交称谓的影响可以体现在社交称谓的构成、社交称谓反映的文化内涵及整个社交称谓系统的发展变化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法国大革命对现代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革命中诞生的制宪活动和共和宪法为法兰西政治现代化提供了制度性的框架。由于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法国在由封建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政治体制的实践 ,因此 ,共和制宪传统的形成和确立为法国成功地确立共和制度起到了积极推进和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粹主义是中国现代革命运动的重要标识,其构成远承中国传统的民本论思想,近受俄国民粹派运动的影响。在中国现代革命进程中,民粹主义不仅是革命实践中进行社会动员的情感元素,而且是文化建构中不断趋向大众、走向民间的思想资源。左翼知识分子在言说方式和言说姿态上呈示出了借重民间形式、靠拢民众情感、皈依乡土道德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