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梦里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第十册收录了白居易的词《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有的学生朗读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时,将“不”变调读成阳平(bu)。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乡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请一位书法家写了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挂在墙上.只要抬头观赏,便勾起我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4.
正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望着窗外的淅淅沥沥的春雨,我不禁吟起白居易的《忆江南》,思绪也飞向了春雨中的江南。  相似文献   

5.
忆江南     
江南好③,风景旧曾谙(an)④。日出江花红似火⑤,春来江水绿如蓝⑥。能不忆江南?[注释] ①忆江南,词牌名。原名《谢秋娘》,后改名《望江南》,又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句,复改名《忆江南》,又名《江南好》、《梦江南》等。  相似文献   

6.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微露的晨曦中,我站在阳台上,面对远方那一大片的红晕,又一次诵读起经典古诗——《忆江南》。  相似文献   

7.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自居易的《忆江南》,寥寥数笔,江南的秀丽明艳就跃然纸上,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科学链接瞧呀,这是江南一幅好风景。在清晨阳光的映照下,江边的花朵红  相似文献   

9.
<正>"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人白居易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既柔情似水又红红火火的江南。没错,江南何处无美景?杭州是江南最美丽的城市。而在我眼里,"江南"就是杭州最美丽的校园。日月同欢映花季,斗转星移梦青春。"江南"的四季总会吸引我们停歇匆匆步伐,驻足痴望。  相似文献   

10.
何必梦江南     
人都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红花绿柳,碧水青山,风景自是晴好。江南水乡,古来满载才子情思,多具佳人脂粉,更不缺吟咏赞叹的诗篇。只是这情思、脂粉、吟咏赞叹,不知不觉中险些断送了一个幽幽的梦境——  相似文献   

11.
<正>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可是个好地方,这里的风光我早就很熟悉啦!一大早,太阳从江面上跳出来,把江岸的花儿映得比火焰更鲜红,春日的江水绿过染布用的蓝草。啊,怎能叫我不怀念江南呢?  相似文献   

12.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相似文献   

13.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忆江南》,寥寥数笔,江南的秀丽明艳就跃然纸上,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独特的审美价值。然而,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的美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回顾一下小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上的一些片段:  相似文献   

14.
学校举行优质课评比活动,笔者有幸聆听了几节,觉得受益匪浅。其中一位老师正如课文的作者郁达夫一样,颇具"现代才子气";其课堂如行云流水,亦如所教的课文,雅趣盎然,意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一.导入语言的文学味师: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最爱歌咏的,便是江南的春天了。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幻灯片展示词作及其写意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然而,现代散文大师郁达夫另辟蹊径.却着墨于江南的冬景(板书课题《江南的冬景》)。  相似文献   

15.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心情真的太好。古都南京,用它博大的胸怀包容了我,我的情,我的心。在茂盛的法国梧桐掩映的绿阴中,我见到了来自各地的朋友。感情的潮水就像那奔腾不息、波澜壮阔的扬子江,久久回荡。  相似文献   

16.
编辑导语 小时候背过白居昌的.《忆讧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在孩童稚嫩的吟诵中,我的思想早已飞跃千山万水,寻找江南春天的足迹了。至今我也未能到过江南。因此。江南的瑰丽。一直在我的梦中绽放——  相似文献   

17.
忆江南(三首选二) 白居易①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 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描写了祖国江南的美丽景色。 [注释] ①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人。他是我国中唐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历任周至县尉、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等职,官至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  相似文献   

18.
诗国佳章绝篇的艺术魅力。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唐宋名词中的千古绝唱。词中那绿波粼粼的江水、那如火似焰的红花、那绚丽多彩的朝阳,构成了一幅多么辽阔、多么灿烂、多么深沉的江南春光图卷。从这幅“绿水——红花——朝阳”的风景画中,人们不仅观赏到了江南奇景绝胜的独异特色,而且还感受到了诗国佳章绝篇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一首古诗真实再现了江南浙江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风光。浙江,古称"折江",因省内最大河流钱塘江弯曲如"之"字而得名。如诗的山水仙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孕生了浙江浓郁的民俗风情,造就了浙江人浪漫主义的想象力。浙江,这块青山绿水的土地上,曾孕育了多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浙江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师》2014,(Z1):91-92
<正>教学内容:1.欣赏"江南风光"2.聆听丝弦五重奏《欢乐的夜晚》3.学唱歌曲《忆江南》4.拓展欣赏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省编版四年级(下)第六单元《甜甜江南》。歌曲《忆江南》的歌词取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词《忆江南》,是诗人晚年回忆江南风景时所作。原作有三首,此曲是第一首。诗词的风格清新,语调轻松活泼,像一首动人的民歌。曲作者为该诗配上了优美婉转、富有江南音韵的旋律,更真切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