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对女性心理学的研究非常广泛,影响也很深远。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对于女性心理论述主要集中在俄狄浦斯期。多伊奇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她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上提出一个完整的女性心理发展理论。多伊奇首次系统描述了女性心理发展及其特征,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女性心理学理论基础。她对女性心理学的贡献不仅弥补了古典精神分析忽视女性特质的不足,同时也促使弗洛伊德对女性心理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析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中的一种很独特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的学说思想非常特殊,追随者众多,影响极大,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是现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弗洛伊德于19世界末在奥地利创立的,故而也成为弗洛伊德学派"。psychoanalysis"一词有两种译法:一是译为精神分析,指弗洛伊德对精神病患者治疗时采用的一套方法,包括自由联想,梦的解析以及移情;二是译为精神分析学说,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如心理动力说,人格结构说以及人格发展说。本文通过对精神分析的基础概念和一些代表人物理论的简要描述,进一步了解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以及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以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是精神分析学派浑然天成的使命。从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到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以至自我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学派等,精神分析学派系开枝散叶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其家族成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与回答方式的流变史。时至今日,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发展依旧瑕瑜互见,这也导致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争议,但是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在心理分析治疗中所作出的贡献是无可訾议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心理学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自提出之日起就备受争议。在历经几次大的学派分离和理论修正之后,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改变了古典精神分析的本质特征,远离了它的生物学和物理学假设。精神分析的多次裂变既带来了其元心理学的分裂,也带来了新精神分析的发展。经过历次的修正,客体化倾向已经成为精神分析发展的主要方向,它既是对传统精神分析的颠覆,也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新发展。在这种倾向的指引下,还会有一批跟随者继续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修正,并不断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5.
荣格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分析心理学创始人。曾追随精神分析学派大师弗洛伊德,并极受其器重,但后因理论存在重大分歧而自立门户,创立了分析心理学,毕生致力于人类灵魂及其深处奥秘的探索。他提出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突破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研究思路与领域,对研究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关系精神分析澄清了单人心理学与双人心理学的概念内涵,指出这对概念表明各种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不同.根据单人心理学、双人心理学的概念,关系精神分析对古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人际精神分析进行了归类,指出古典精神分析是一门典型的单人心理学,而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人际精神分析兼有单人心理学与双人心理学的成分.关系精神分析认为自身是一门较为完善的双人心理学,主张一种整合性理论要兼具单人心理学与双人心理学要素,兼顾关注个体性与社会性.  相似文献   

7.
章士钊是最早向国内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的中国学者,他对于心理学的译介和研究,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原因.他率先将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文史、政治等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以他的<弗洛伊德叙传>为起点,国内开始在争论的过程中认识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学说在中国近代学界和文学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析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其内部先后生发出驱力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等理论模式。几种理论模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索自我并挖掘人格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是本能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传递者。自我心理学将自我的适应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提升了自我的功能。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自我、伊底及超我都是由不同群集的内在客体关系组成的。自体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自体上,把自体看做是包含自我、伊底和超我在内的统摄性动力结构,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精神分析心理学中有关自我的研究与探索,既深化了对人的自身本质的看法,也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界和其他各界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褒贬不一,差异极大。章概括了各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各种看法,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析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学说。最初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以后形成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并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和文学批评理论等各个领域。精神分析学批评是指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析创作的原动力、文艺的功用等重大问题的批评流派。^[1]  相似文献   

1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当代西方理论界争议较大的学说之一。争议的主要分歧在于精神分析学说的臆测性和科学性。作者认为精神分析学说的科学性和弗洛伊德积累材料、解释材料的方式有关,深入分析弗洛伊德积累材料、解释材料的方式有助于科学地评价精神分析学说。因此,本文试图论述弗洛伊德解释癔病、梦与日常生活失误行为、文学艺术的三种不同方式,从而对精神分析学说这三个领域的内容的科学性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析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学说。最初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以后形成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并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和文学批评理论等各个领域。精神分析学批评是指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析创作的原动力、文艺的功用等重大问题的批评流派。  相似文献   

13.
杨坤 《学语文》2014,(1):49-50
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人们从符号学、原型分析、主题学等各个方面对它进行阐释,形成了一门“呼学”。其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深层心理亦可以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阐释。人格心理学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比较重要的分支,根据人格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与超我。健康的人格需要本我、自我和超我相协调。然而《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却有着放纵的本我、焦虑的自我和矛盾的超我.这体现在她对希斯克厉夫扭曲的爱与挣扎。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首次明确将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学相结合,把精神分析学应用于文学研究之中,拓宽并加深了文艺学的研究领域。其文论观点主要围绕作家创作的原始动机、文艺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展开,由此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文艺是力比多的升华、作品是经作家改造的白日梦等著名论断。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他开拓了文学研究的崭新视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都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首次明确将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学相结合,把精神分析学应用于文学研究之中,拓宽并加深了文艺学的研究领域。其文论观点主要围绕作家创作的原始动机、文艺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展开,由此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文艺是力比多的升华、作品是经作家改造的白日梦等著名论断。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他开拓了文学研究的崭新视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都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在人类文化史上矗立起了一块划时代的丰碑,它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心理学的领域,而且波及到了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学,几乎在精神分析学刚刚问世之时,文学就成了精神分析这一心理科学的最好的盟友,文学既是精神分析学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是心理学的奠基石,而且对西方文学也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把精神分析与文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推动这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里更好地发展.笔者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心理角度来解读《所罗门之歌》的人物形象,分析造成人物行为性格的源泉,剖析人物的自我、本我、超我的复杂多变的心理,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更深刻地揭示作品的主题意蕴及心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阿德勒是心理学理论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延续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对于早期经历重要性的强调,增加了自卑感与优越感的心理动力因素、出生次序与家庭格局的影响、生活方式的本质与表现等独特内容,创造性地强调了社会兴趣和合作精神对于个体与人类发展的意义。个体心理学注重通过家庭及学校教育帮助个体形成对现实生活作出正确阐释的信念。  相似文献   

19.
主要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半生缘》。笔者在分析文本时是以精神分析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张爱玲的人生体验,从无意识,"三重人格结构"和梦的理论三个方面对《半生缘》进行剖析。在这样的深度挖掘下,《半生缘》这个作品的内涵得到了一个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古典精神分析的三大代表人物,其个体心理学理论促成了注重本能和个体因素的古典精神分析向注重社会和群体因素的精神分析的转变。本文主要评述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的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和追求优越等观点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