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曼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改变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西宁教研》2001,(4):1-1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毫无疑问,实施研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胸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杨燕 《考试》2002,(11)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要改变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我国高中学习阶段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是改变方式,即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它改变了学生以单一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方法.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中小学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推行了“自主  相似文献   

12.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  相似文献   

13.
实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研究性学习改变了过去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 ,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研究性学习已受到教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并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而渗透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1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是师…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往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从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看,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破口。  相似文献   

15.
高中新课程改革,加入了许多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语文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语文知识并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语文学习及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教学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彩霞 《宁夏教育》2003,(10):14-15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据研究性学习的先进理念,笔者就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研  相似文献   

19.
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必须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数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实施的主要途径1.数学教学中穿插专题研究单元目前教学中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较多的一种形式,是在不破坏数学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与数学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活动。这是目前数学教学中开展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