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创空间是一种新型的创新创业孵化模式。高校众创空间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推动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将高校众创空间的功能定位为非盈利性的服务平台、人才培养的试验园区、开放式的资源集聚地、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中心,并从管理团队、管理制度、进退机制、运营支持等方面设计运行机制,从建设理念、虚实平台、师资队伍、文化活动等采取相应的策略,推动向GIS(群体创新空间)、“前孵化器”、PNP创业孵化器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新集群理论视角下长三角众创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长三角地区众创空间为例开展探索式分析,在系统阐释创新集群与众创空间的内在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众创空间的策略: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网络、以企业产品为核心的社会网络、以高校创新为源头的知识网络,全方位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的角度,旨在为众创空间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首先,将众创空间的概念纳入到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框架,并结合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将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了对比,阐述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内涵。其次,基于以上理论基础,进一步分析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构建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三维结构模型,解析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代谢机制、成果共享—容错试错动力机制、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创客—资源协同共生网络机制等四大核心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对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互联网应用、数据库建设、创意设计等十个领域的多家众创空间负责人、运营团队、入驻创客、创新团队调研显示,众创空间行业发展呈现"一横一纵一圈"的立体发展趋势,并且成为传统企业探索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众创空间正在成为城市创新创业网络平台,未来或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产业类型.然而众创空间行业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对接不足、政策支持不精准;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与国际创新资源衔接不足及集成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困难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建议众创空间行业发展应沿着协同、效率、集聚、对接的生态学路径前进.  相似文献   

5.
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的角度,首先,将众创空间的概念纳入到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框架,并结合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将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对比,阐述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内涵;其次,进一步分析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构建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三维结构模型,解析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代谢机制、成果共享-容错试错动力机制、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创客-资源协同共生网络机制等四大核心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众创空间集群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亮  吴笙 《科研管理》2017,38(8):19-26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需要通过创新驱动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创业长廊"这一众创空间集聚区开展探索式理论建构分析,对众创空间服务区域产业转型过程中涉及的"路径选择"、"机理链条"及"生态系统"的内在逻辑进行系统阐释。研究发现:众创空间扶植创业活动只是整个机理链的起点,在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培育下,创新网络与创业资源、科技产业的互动机制能够给区域经济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并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美国创客运动在短时间内引领世界众创风潮,然而目前学界缺乏从科技创新视角对其价值与功用的探讨,为此,运用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系统分析美国创客运动的历史流变与功能演绎,揭示其蕴藏的价值潜能、解构其宣扬众创的国家隐喻,为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启示。分析表明,美国创客运动历经车库DIY、黑客创新和“草根”创新3个发展阶段,蕴含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再到全面众创的演化路径,开创了具有“草根”特色的创新范式;通过嵌入国家创新战略,构建开源生态重塑创新价值体系,拓展区域创新网络共生边界,赋能科学与工程劳动力开发,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创新民众引擎,已然超出全社会众创行动的范畴,更承载着推进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使命。借鉴美国创客运动的发展经验,可以从培植开源创新生态系统、加强众创空间建设、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等三方面加快中国“双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众创空间作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兴重要载体,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大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对众创空间建设模式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探索,但在理论研究方面仍缺乏科学梳理和系统思维,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上,缺乏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打造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本文通过阐释众创空间的内涵,分析高校众创空间的存在问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探索以生态位理论视角剖析众创空间的系统结构模型以及要素互动关系,提出高校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构建的建设策略,全面提升高校众创空间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以经科技部备案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的82家上海众创空间为研究样本,识别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运行模式。研究得出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六类众创空间运行模式的组成和影响机理;并得出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六类众创空间运行模式中,不同的创业过程对应的创业环境有共性也各有特色和不同点。基于此,为众创空间的建设运营、创业主体选择入驻众创空间的类型和政府的创新发展规划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韩莹  陈国宏 《科研管理》2022,43(5):67-75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众创空间在中国本土短时期内得到迅速兴起。本文基于众创空间的管理实践,结合动态能力理论,考察众创空间的设计与服务,以及创业者吸收能力和外部动态环境对其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利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通过分层次回归方法构建实证模型,研究发现:众创空间的空间设计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受到众创空间的影响更大,并且,多变的外部环境能够激发企业更好地运用空间设计和空间服务提高自身创新绩效。研究从实践角度剖析了不同层次下众创空间中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与相互间作用机制,所得结论对于进一步完善众创空间建设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有着一定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福建众创空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必须重新整合和完善福建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构建“三位一体”“一站式”综合服务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才能提高福建省众创空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具体包括构建“三位一体”多元合作机制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构建 “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和引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人才、构建众创空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的BCC模型对中国2017年30个省份众创空间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众创空间的整体创新效率较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大、综合创新效率低;在环境和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下规模效率对众创空间整体创孵能力的评估值虚高;此外,通过投影分析探究出,造成我国部分地区众创空间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较大程度的投入冗余问题。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众创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及创新效率,本文认为对于众创空间的管理要做到以下四点:①“精耕”现有众创空间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②构建省域群创孵网络,加强城市群之间的创孵合作及资源流动;③打造全球创孵集聚地,利用规模效应带动创新发展;④提高区域开放程度,依靠国际化来带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文章基于国家创新系统视角阐述了科研院所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及其所建专业化众创空间的桥梁作用;对已批建的科研院所专业化众创空间进行深度分析,剖析其内在运行特征;并结合案例研究,梳理科研院所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建设思路.研究表明:相比传统众创空间的"自由生长"之路,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建设和发展则走的是"精细耕作"之路,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有新型研发机构属性的科研院所应是未来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最后,从立足专业优势、创新运行机制、完善融资渠道、做强创业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时代,实现众创空间的快速发展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内在要求,是构建我国创新生态体系的重要驱动。本文对舟山群岛新区的众创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存在缺少顶层设计、盈利模式单一、资源相对缺乏、服务提供有限等问题,从而提出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创新策略,为舟山以及类似的四五线城市的众创空间发展建设提供意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京沪江鄂四地的农业众创空间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我国农业众创空间发展的四种典型模式,并从政策环境、产业环境、资源禀赋等角度提出四种典型模式面临的发展困境。通过对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的四种农业众创空间典型模式的对比,分析出四种模式中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总结出有利于农业众创空间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出我国农业众创空间整体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并从政策激励、专业化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众创空间发展的思考,以期为优化我国农业众创空间发展模式,明确发展定位和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好发挥作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众创空间现状分析发现,我国众创空间发展中存在着空间之间相互脱离、虚拟空间建设不足和产业对接不足等问题。从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和互联网思维运用角度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即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借助互联网深化虚拟众创空间建设以及借助大数据打造特色众创空间,对政府和众创空间经营者进一步构建高效众创空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政策扶持、基础服务、创业服务、资源集聚、服务成效五方面入手,构建高校众创空间创新孵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技部2019年公布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72家国家备案高校众创空间相关数据,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测度.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国家备案高校众创空间的创孵能力最强,其次为京津冀地区,最后为珠三角地区;各区域之间高校众创空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区域内各城市高校众创空间发展亦不均衡,其中北京高校众创空间的数量最多、创孵能力也最强.针对高校众创空间在投融资服务、技术创新服务、创业导师资源、外部资源链接、服务成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对高校众创空间的政策扶持、调整创新创业人才结构、加强区域内外交流合作、结合地方产业需求提供服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下众创空间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到创新发展中,突出强调创新发展中联动、开放、协同、共生、演化等生态特征,实现了创新范式的变革;众创空间在主体结构、内在属性、组织等方面与创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拟合性,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作为众创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具有合理性。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探索得出众创空间四大作用机理:内生竞合是众创空间生成的需求牵引机理;开放协同是众创空间成长的资源集聚机理;系统多样是众创空间共生的功能聚合机理;动态演化是众创空间形成的系统优化机理。  相似文献   

19.
众创空间是我国实施“双创”战略的重要载体,提高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是推进“双创”战略的现实需要。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考虑众创空间创新创业系统的关联特征,构建了两阶段混联网络DEA模型测度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然后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寻效率提升路径。结果表明:我国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整体效率全国均值仅为0.584,且至少75%的地区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整体效率在0.7以下,我国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分阶段来看,招商引资阶段、创业团队孵化培育阶段和企业孵化培育阶段效率均值分别为0.708、0.773和0.818;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活动各阶段的效率均受政府财政补贴、市场化水平、区域众创空间规模以及创新创业运营成本这4个条件的协同影响,并且这4个条件的不同组态构成了8条效率提升路径,并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市场驱动型”和“政府驱动型”两类模式。招商引资阶段适合“市场驱动型”提升路径,创业团队培育孵化阶段适合“政府驱动型”提升路径,而企业孵化培育阶段兼顾了“市场驱动型”和“政府驱动型”两类提升路径。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准确把握我国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水平,也能够为提升我国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京沪苏鄂4地农业众创空间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我国农业众创空间发展的4种典型模式,从政策环境、产业环境、资源禀赋等角度提出4种典型模式面临的发展困境;通过对4种典型模式的对比,总结出4种模式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找到有利于农业众创空间发展的关键因素。最后根据我国农业众创空间整体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从政策激励、专业化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农业众创空间发展的思考,以期为优化我国农业众创空间发展模式、明确发展定位和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好发挥作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