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目的/意义]图书馆公共数据治理是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核心,应选择与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相契合的数据治理模式。[方法/过程]以图书馆数据治理为研究对象,运用规范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及实证分析方法,阐释智慧图书馆体系下数据治理的双重意涵和应然逻辑,对比分析国外数据合作社、数据信托和数据共享池三种数据治理模式,剖析图书馆数据治理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结果/结论]数据共享池“平台+数据控制者架构”从形式和实质上均与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具有较高耦合性。是故,要从建构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数据共享池的主体框架、引入智慧图书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利用机制、细化以图书馆智慧数据平台为中心的管理规则着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个人数据跨境流动在促进数字经济全球化与数字产业升级的同时,对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安全格局下探索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体系的优化路径,有助于保障数据安全与数字人权,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方法/过程]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律及政策分析等方法,基于对新安全格局下个人数据跨境流动内涵和法理基础的厘定,从监管主体、监管客体和监管内容三个面向,比较考查欧盟、美国和中国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模式的制度演进。[结果/结论]基于对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模式变革趋势的总结,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监管体系优化构想,包括加强数据跨境监管力度,保障数据流动安全有序;提升数据监管治理精度,促进数字经济安全发展;拓展数据监管合作深度,构建全球数字共治格局等。  相似文献   

3.
梅傲  苏建维 《情报杂志》2021,(2):154-160,122
[目的/意义]“知情同意”模式一直是数据处理重要的合法性基础,但其在适用过程中也存在现实困境。我国《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尚在持续完善之中,我国要深度参与全球数据治理,就需要关注“知情同意”的有关问题。[方法/过程]以谷歌公司因涉嫌违反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而被法国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开出巨额罚单一案为考察中心,从算法的特征、个人数据的多样性以及数据主体与数据控制者间的关系三个角度揭示“知情同意”模式存在的问题,从案件焦点回归现实困境,寻求改良现有“知情同意”模式的方法。[结果/结论]一方面要强化数据控制者的责任与义务,从外部监管、内部优化以及事后救济三个维度补充“知情同意”模式的效力,另一方面要引入“动态同意”模式,稳固“知情同意”模式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作为大型语言模型的杰作,ChatGPT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暗示着强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由于ChatGPT功能多样和强智能性等特征使其备受关注,但同时也潜藏应用风险,故而有必要探索治理路径。[方法/过程]文章分析ChatGPT的技术逻辑和特征,论证ChatGPT智能机器人应用的风险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协同治理的体系。[结果/结论]ChatGPT智能机器人应用的风险主要包括:社会信任机制面临危机、版权规则遭受冲击、个人数据的泄露风险骤升以及真实信息被篡改或滥用。未来法律层面应当完善数据分类分级、数据获取以及数据利用制度;ChatGPT开发者和平台层面应当分别强化审查义务和数据清洗义务;ChatGPT用户层面应当承担声明义务和注意义务,同时提高甄别能力;行业组织层面需要发布技术指南,推进企业事前合规建设。  相似文献   

5.
胡海波 《情报杂志》2021,(3):153-161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碎片化”的政府治理容易带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高,无法有效回应公共治理有效性和提升治理效能等问题,整体性政府数据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研究和规范分析的方法,首先解析了政府数据治理的三维概念维度,指出现有政府数据治理中的“制度与数据”冲突及数据困境问题;以整体性治理和政府数据治理的理论契合为基础,提出整体性政府数据治理观点及其四大理论逻辑;从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视角论证了整体性政府数据治理在公共治理领域的应用实践。[结果/结论]整体性政府数据治理在精准匹配治理供需关系、降低决策者能力要求、提升公共治理效能、重构“政府-社会”关系等方面回应了公共治理有效性问题,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揭示数据跨境流动研究主题与动态,分析现有研究的特点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探讨未来的研究思路与发展趋势。[方法/过程]采用系统性综述方法,以国内外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研究文献为对象,从研究缘起、法律规制、治理模式、监管制度、数据主权等对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理论基础、应用实践等主题进行提取,对其研究脉络与方法进行分析整合。[结果/结论]数据跨境流动治理呈现出明显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趋势,理论体系研究不足;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等国家和组织构建了特征不同的数据跨境流动监管制度;在理论层面,数据主权与国家安全、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数据跨境流动治理规则等是未来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在实践层面,政策与法律、规则与监管、风险与安全等议题是研究者急需关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滟  田吉明 《现代情报》2021,40(10):43-51
[目的/意义] 数字文化资源成为大数据时代最重要、最基础的战略性资源之一,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和新的应用需求,为了解决数字文化资源开发和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数字文化治理体系的建设。[方法/过程] 通过界定数字文化治理的内涵,分析数字文化治理的必要性,明确数字文化治理过程,从治理主体层面、数据层面、治理机制层面和治理技术层面4个层面架构了数字文化治理参考框架。[结果/结论] 并从数字文化治理机制保障,多元主体需求保障和治理质量保障3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数字文化治理的策略,为数字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和价值创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对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和地区数据管理机构的建设情况展开调查,旨在为我国组建国家数据局的背景下探索我国数据管理机构的职能优化提供参照。[方法/过程]调查中国、欧盟、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管理机构,梳理与整合有关职能描述的文本内容与相关实践,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国家与地区数据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设计情况。[结果/结论]欧盟、英国和澳大利亚形成了相对明确的主导机构,职能侧重有所差异;美国以灵活的委员会形式推进工作;我国设置了行政力量相对充分的主导机构,更具全局性的职能设计,国家与地方可形成系统联动的组织架构。基于此,从厘清数据治理和管理职能指导机构设置、参考域外实践经验以充实机构职能内容、基于数据要素市场化导向扩展数据对象、以推动职能落实为目标优化机构设置思路4个方面提出优化我国数据管理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解析国家数据主权概念及发展背景,探索以美、欧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国家数据主权战略,为我国数据主权战略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政策分析等方法对相关研究、政策和法规等资料进行剖析,明确数据主权概念、背景与主要数据主权战略模式与路径,为我国数据主权战略及治理体系构建提供有益参考。[结果/结论]我国数据主权战略应确立明晰的国家数据主权发展战略及路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数据主权战略治理体系并加强多边国际合作,增强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环境下,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为解决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国际社会展开一系列治理实践。[方法/过程]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科学数据治理研究成果以及政府文件、项目报告等资料,总结科学数据治理实践内容体系以及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国际社会围绕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体量、质量、权属、风险采取一系列治理对策。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程度逐渐深化,科学数据治理内容体系也随之拓展,数据出版成为数据共享的重要途径,可信任数据成为质量治理关键准则,数据信托成为权利治理新方案,全球化、技术化治理成为国际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面向大数据研究网络舆情信息异化机理以及控制模型,是政府控制信息异化程度的关键,为政府应对和治理网络舆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定性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异化机理,将网络舆情演化机理模型拓展为信息异化控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研究政府控制信息异化的分类问题。[结论/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构建的信息异化控制模型是可行的,以上理论研究可为政府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异化程度,制定网络舆情治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祝阳  李欣恬 《情报杂志》2021,(1):165-170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据利用的黄金时代,与此相伴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成为数据价值开发及政府数据开放的瓶颈。文章旨在解决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隐私安全问题,充分保障公民隐私权。[方法/过程]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梳理大数据发展对个人隐私的挑战并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按个人信息敏感程度与数据生命周期两个维度,构建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安全保护的分析框架;从技术、政府、信息业者、公民四个方面,分析各环节应当采取的针对性保护措施。[结果/结论]不同类型的个人数据的信息敏感度及信息价值不同,在数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需要采取差异化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马超  李纲 《现代情报》2019,39(8):3-9
[目的/意义]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提升城市治理与运行能力、打破城市发展困境。[方法/过程]从三元世界理论在城市空间的映射,将城市空间认知解构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以城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资源为基础,将用户画像的理念映射到城市环境中,提出城市数据画像的构建路径。结合智慧城市和城市竞争力相关研究,构建城市数据画像分面模型,并进行时空透视。以城市交通画像为例,介绍城市数据画像的应用模式。[结果/结论]借助城市数据画像,能够全景化呈现城市运行状况,以智慧数据辅助城市治理、运行、发展,实现智能化城市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为推动机构知识库应用,探索机构知识库和智库的有机融合,构建智库型机构知识库,创新机构知识库实践。[方法/过程]通过对机构知识库与智库内涵及应用实践的研究,用协同理论分析机构知识库和智库协同发展的可行性,以资源、技术、服务为切入点,构建智库型机构知识库模型。[结果/结论]机构知识库面临理论和实践脱节、缺乏用户体验、服务功能欠缺等问题,基于知识协同理论从用户层、需求层、服务层、交流层提出智库型机构知识库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5.
胡剑  戚湧 《现代情报》2023,(9):85-97+164
[目的/意义]数据要素作为当前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安全成为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对数据的安全治理能够促进数据真实完整记录、安全实时开放共享以及高效交易运用。政务数据是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府数据开放的核心资源,当前政务数据在运用、共享等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和需求,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和时间戳、密码学、智能合约等功能特性能够为政务数据安全治理提供新的路径。[方法/过程]针对政务数据安全治理的需求和技术契合,基于区块链跨链机制,从体系要素、体系流程等角度构建了基于区块链跨链机制的政务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并基于6个核心业务在交通运输政务领域展开应用实践。[结果/结论]本文构建的体系能够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背景下提升政务数据安全治理提供理论与实践价值,提升数字经济时代的政务数据价值,让政务数据活起来、用起来、动起来,提高数字政府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借鉴俄军平战一体情报体系的建设经验,拓展我军情报平台规模,提供力量部署、资源技术和态势研判的综合信息策略,完善危机预警体系和处理机制。[方法/过程]通过一手数据资料分析俄军平战一体情报平台理论基础、功能需求、数据运行和实战效果。根据情报平台数据运行范式的特殊性,数据采集后经数据感知层、管理层、活化层处理,从应用层输出数据分析结果。根据俄罗斯国家安全机构的特殊性,情报平台嵌入国家防务指挥中心之中,在处置社会突发安全风险和军事威胁过程中凸显平战一体属性。[结果/结论]俄军情报平台已达到理念与技术同步、理论与实践融合、平时与战时无缝对接的信息化高度,为我国情报平台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一种连接军队与社会、把握现代化建设与信息时代的全新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识别ChatGPT-AIGC用户风险感知维度属性,为数字智能时代有效实现风险治理、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已有风险感知维度研究成果,通过面对面访谈和线上访谈收集数据,借鉴扎根理论研究思路对访谈文本进行三级编码,构建ChatGPT-AIGC用户风险感知影响机理APCO模型。[结果/结论]结果发现个人风险感知能力影响用户产生不同的风险感知维度,而用户风险感知维度属性又进一步对使用意愿产生影响。基于此,从技术研发、信息监管、法律监督三方面提出风险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楠  张慧  赵阳  汪波 《现代情报》2023,(2):20-29
[目的/意义]为知识产权数据资源的有效治理和运用提供支撑解决方案,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数字化发展和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升级。[方法/过程]基于对现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系统调研,剖析当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数据资源的组织与利用现状;在对数据基本构成及场景支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数据的语义组织内涵及其实现路径,并通过实例展示其应用效果。[结果/结论]面向公共服务场景设计从原始数据集到语义增强数据集的语义组织框架,归纳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数据语义组织的关键技术及实践原则,形成支撑多服务场景的细粒度数据语义组织与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网络信息内容治理包括对不良或违规内容的处理和正面信息的生产分发,其目标是建构一个良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环境。[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对网络信息内容治理主体的现存架构及其运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在政府外部规制和平台自我规制之外,第三方专业机构主体参与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总结出第三方主体参与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的主要策略。[结果/结论]第三方主体参与网络信息内容治理是对网络信息内容规制过程和状况进行审核评估的一种制度安排。明确第三方主体审核评估功能定位、确立对第三方主体的资质认可与信任、建立第三方主体内容审核评估规范和明确第三方主体的义务与责任等是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从政府、平台和用户3个主体视角展开调研,分析在线健康平台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现状,探讨在线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的提升策略。[方法/过程]首先收集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政策,了解政策内容和治理要点;其次选取若干在线健康平台,调查在线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的措施;第三对在线健康平台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从用户角度了解在线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的效果;最后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在线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模式,识别当前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结果/结论]当前健康信息质量的治理效果与政策要求、用户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当前以政府主导、在线健康平台实施为主、用户参与为辅的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模式存在政府与平台关系松散、用户参与作用弱和社会力量参与少等问题,需要优化现有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模式,提升用户参与在线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能动性,从本源上提升在线健康平台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