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段友国 《今日科苑》2009,(22):139-139
学术界有许多关于英汉表达差异的论断,这些论断多强调由各自思维模式、表达方式、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语体风格差异所导致的表述形式上的巨大差别,多数学者认为英语表达相对较为"繁琐",而汉语则相对"简洁";而实际使用中的英汉语并不完全符合"英语比较‘繁复’、汉语比较‘简洁’的论述",有时"繁复"的是汉语而"简洁"的却是英语。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以阿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掌握“了”字的使用方法是一大难点。因为在汉语中,动态助词“了”有多种用法,其在语法和语意上的功能也与阿语相应的结构不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阿拉伯国家的汉语学习需求日益增加。为帮助以阿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中文,国际中文教师需要从偏误分析入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一、动态助词“了”的用法综述语言学界多数学者认同“二分说”的观点,认为现代汉语“了”可以分为动态助词“了1”和语气助词“了2”两类。其中,动态助词“了”一般用于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一)中阿动态助词(“体”范畴的对比)“体”范畴用来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情况。汉语没有通过显性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主要靠一些附在动词或动词词组后面的辅助词来体现,如动态助词“了”。阿语通过一些语法手段,如添加代表时态的标志来体现,只改变词形,不改变词汇的意义。汉语中极少存在这样的“语法标志”。  相似文献   

3.
沈光浩 《科教文汇》2008,(10):190-190
“来”类趋向动词是现代汉语动词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除了具有动词的属性之外,还可以和其他动词组合表达多种意义。从整体上来看,“来”类动趋短语与动结短语从表义到形式都存在着很多共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从历时的角度对“本来”进行考察,认为“本来”在现代汉语中的两种词性,是“本来”语法化的结果。“本来”在汉语中共时层面上的分布,非常完美的再现了它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本地思维和母语语法的影响,出现了一种"汉语式"英语形式,高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语法知识的学习,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汉语式"英语。本文分析了高中常见的"汉语式"英语表现和避免方法,并探究避免"汉语式"英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连晓君 《科技风》2012,(13):237
中式英语指借用英语的词语却没有摆脱汉语表达的不规范英语,是指汉语式的逻辑形式、汉语式的语法结构、汉语式的词语搭配及汉语式的修辞比喻,即“ChineseEnglish”,也叫“Chinglish”或“Pidgin”,是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致命问题.  相似文献   

7.
姜抗 《科教文汇》2008,(31):250-250
以往学者们一致认为“和”类虚词来源于表偕同义的动词,只是对于其演变过程有较大分歧。本文描写了常德话中“两个”的使用情况,提出常德话中的“两个”也是汉语“和”类虚词的成员之一;并通过考察其发展演变,一方面说明了动词并非“和”类虚词的唯一来源,数量词组也是其来源之一,另一方面也总结了它在演变过程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东汉佛经中表不定数的“所”作了简要分析,表不定数的“所”在东汉佛经中一般更多的是和别的词语组合,构成诸如“少所”、“多所”、“几所”、“尔所”、“诸所”。  相似文献   

9.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观点告诉我们,在语言系统内,语言的各种表达形式都一样,“英语的其它形式与标准形式一样正确”,它们只是形式的不同,而不是不足。语言学家们认为,所谓语法运用的正误是语域、语体问题,非规范语法形式只是在正式语域语体领域内、在正式标准的范围内才“身不正”,而在非正式场合并不错。所以,语言运用得体就是正确使用语言,英语本族人普遍使用多种英语形式,  相似文献   

10.
武玉丽  王坤 《科教文汇》2009,(7):259-260
在山东临沂方言中,虚词“来”与“去”有很多不一样的用法,主要从趋向意义对语法意义的影响,充当时体标记,作为语气词三个方面论述了临沂方言中“来”与“去”作为助词用法上的区别,通过唐宋以来文献材料中对“来”“去”使用的考察,证明了“来”、“去”是近代汉语用法在临沂方言中的保留。  相似文献   

11.
蒋娟 《科教文汇》2012,(31):133-133,148
谈词语的意合,不能不提到复合词:谈短语的意合,不能忽略成语俗谚;谈句子的意合,不能不提紧缩复句.汉语紧缩复句凝练精短,注重“意合”,言者以意缩句,闻者以意会之,这在别国语言里是少见的.但目前关于汉语紧缩句的定义及归属问题,学者们争论不休.源于此原因,本文试图从汉语“……就……”紧缩句的日译角度、从句子自身特点来探索日汉语的共同特点,找出相似的规律,以期对语法研究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从历时的角度对“本来“进行考察,认为“本来“在现代汉语中的两种词性,是“本来“语法化的结果.“本来“在汉语中共时层面上的分布,非常完美的再现了它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以相关国家标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及编辑学有关的著作为依据,分析了2002年第2期《编辑学报》中阿拉伯数字“2”、汉字数字“二”与汉字“两”的用法。指出科技期刊编辑规范化工作只是编辑工作中的一部份,编辑学者化的核心是要学会鉴定稿件的学术质量。科技期刊的任何规范化标准,都必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律。离开汉语语言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和习惯而去谈各种规范化标准,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杨雅怡  屈盛  赵艳 《科教文汇》2020,(1):185-186
本文从英语语法,特别是时态角度入手,分析“英语时光”系列教材中的语法编排,从而得出了此系列教材是否值得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艳  于秀 《科教文汇》2009,(2):261-261
“语法化”问题是当今语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不少知名学者对“浯法化”的特点、动因等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许多方面都还有待深入研究。“语法化”偏重于涪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产生和形成,它带来的不单是语义上的虚化,还带来了浯音上的弱化、语法搭配上的泛化、语用上的淡化等。汉语中词根的词缀化就是这样的一种过程。作为词缀的那个语素最初都有实在的意义,是实词,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它们大都经历了“有意义-意义半虚化-意义完全虚化”的过程而虚化成为真正的词缀。现代汉语典型的词缀“老”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由实到虚的过程,因此,它最能反映出汉语实词的语法化过程本论文主要从“老”的虚化入手来亏察语法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俊 《科教文汇》2007,(10X):200-200,202
本文就黄石方言中表示程度性状的“果”这个常见字进行分析,从语法和语用两个方面来分析“果”的动态运用,试图揭示黄石方言语法中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 ,我国英语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语法为纲 ,以阅读为主。教学中语法是讲授和学习的重点 ,因此学生语法相对而言掌握得比较好。1 语法是构成语言的诸要素之一尽管在各种教学模式中对内容的取舍各不相同 ,但是语法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牵涉到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迥异的语种 ,更是如此。一般来说 ,汉语是一种表意义字 ,句中成份之间是一种意合连接。即词语句段之间往往靠意义连接 ,很少使用连接词。汉语又没有词形的变化 ,词语的句法功能常常由词序决定。而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 ,有词形变化 ,句子成份之间是一种形合连接 :即通过…  相似文献   

18.
王志平  史心  李其云 《内江科技》2006,27(3):90-90,101
本文是从比较语法的角度分析了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动句的异同,并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标记形式、应用场合两方面对二者的异同作了分析与总结.通过比较使英语学习者认清英汉被动句各自的语法特点及形式,有助其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把握,  相似文献   

19.
白国芳 《内江科技》2007,28(2):28-29
英语除了用“数词+名词(单)复数”形式对动物按个体数进行数量描述,也可用“Num+N1+of+N2”结构按群体计量。N2是被计量的对象,N1是起计量单位作用的名词。本文主要探讨英语表量结构中动物群体单位名词的主要类型、功能作用、修辞特征及翻译。  相似文献   

20.
李响 《科教文汇》2014,(10):45-45,47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阐述了人们习得语言的过程,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理论。“使”字兼语句是留学生在汉语语法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使”字兼语句是兼语句的一种,但与一般兼语句又有所不同,它是汉语中特殊的动词谓语句中非常重要的一块。本文主要尝试将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运用到留学生“使”字兼语句的习得过程中,帮助留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使”字兼语句以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哪些适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