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英国:环境教育在国家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英国国家课程对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其内涵分别对应和诠释了卢卡斯模式的三个主题,即“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知识目标:教给学生环境及其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是“关于  相似文献   

2.
李青莲 《西藏教育》2008,(12):23-24
一、地理教学是实现“在环境中的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于环境的教育”是指教育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个人环境的知识和信息,他们之间具有密切的相互关联性。早在70年代,英国学者卢卡斯就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模式”,即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英国环境教育在"卢卡斯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目标层次分明、过程注重实践、多方整体协调的环境教育特点,其环境教育也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英国环境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既要重视环境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环境价值观和环境行为的培养;在方法上要注重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4.
英国:环境教育在国家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英国国家课程对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其内涵分别对应和诠释了卢卡斯模式的三个主题,即"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知识目标:教给学生环境及其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是"关于环境的教育";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给学生交往、计算、学习、解决困难、合作和收集处理信息的六种技能,是"在环境中的教育";态度目标:通过渗透式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是"为了环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英国在环境教育上取得的成绩举世闻名,这既由于英国是世界环境教育的发源地之一,也得益于英国在环境教育上的积极作为。环境教育在英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19世纪末,英国一些教育家和学者就有意识地将环境与教育相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欧洲国家新教育运动的影响。新教育运动沿袭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张将农村环境作为教育资源,提倡在乡村建立新学校,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6.
1.“关于环境”“在环境中”“为了环境”的教育原则 “关于环境”“在环境中”“为了环境”的教育原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中所阐述的环境教育的原则,其中,“关于环境的教育”主要是指环境教育要传授有关的环境知识,理解不同群体对待环境所持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理解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在环境中的教育”则要求把熟悉  相似文献   

7.
“关于环境”“在环境中”“为了环境”的教育原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中所阐述的环境教育的原则,其中,“关于环境的教育”主要是指环境教育要传授有关的环境知识,理解不同群体对待环境所持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理解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在环境中的教育”则要求把熟悉的或相关的真实环境作为教育的资源和教育的场所,培养受教育的环境保持技能,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教育界人士的重视。英国是比较重视学校环境教育的国家之一,自70年代以来,英国教育和科学部及皇家督学团发表了许多文件,阐述了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许多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根据1989年英国教育和科学部发表的《5—16岁  相似文献   

9.
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特点浅析谷秉忠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确定了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位置。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对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英国是开展环境教育比较早的国家,特别重视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现就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主...  相似文献   

10.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正规教育中,环境教育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环境教育”这一术语是1920年苏格兰植物学家PatrickGeddes(1854~1933年)首次将“环境”与“教育”两词并列使用后才出现的。而国际上则是在1948年巴黎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正式使用它的。英国可谓是世界上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环境教育”一词在英国第一次使用并受到重视始于1965年,其标志是英国高等学校的研究领域开始涉及环境教育研究;到了1971年,环境教育就开始走入初级与高级中学的教学中,并且英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环境教育模式单一,局限于教材内容,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模式与环境教育的“实践性”十分契合,能提升学校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文章以福建寿山国家矿山公园为例,依据“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设计相应的研学活动和评价量表,引导学生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切实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最终落实中学地理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2.
英国在环境教育上取得的绩效举世闻名。这既源自于英国是环境教育的发源地之一,也得益于其在环境教育上的积极作为。随着时代的变迁,英国不断赋予环境教育多学科的视景与新的意蕴。投射与浓缩在道德教育领域,英国从环境教育的内在特质、道德教育的自身需求、环境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共同使命等维度,缕析、寻绎、穷究环境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应有地位与价值。相应地,环境教育为英国的道德教育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构筑起一道亮丽的道德风景线,成为推动英国道德教育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英国在环境教育上取得的绩效举世闻名。这既源自于英国是环境教育的发源地之一.也得益于其在环境教育上的积极作为。英国重视通过环境教育的形式和措施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时刻捕捉和充分挖掘环境教育中的道德价值,并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针时目前幼儿园环境教育缺乏理论指导、目标定位偏差、教育方法单一刻板等弊端,有必要借鉴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重新确定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目标应是促进儿童有关环境认知、情感、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的全面和谐发展;有必要借鉴建构主义认识论,尊重儿童的已有经验与自主建构,形成科学开放有效的幼儿园环境教育方法;有必要把握环境教育的跨学科特点,构建渗透于各领域教育与幼儿园日常生活各环节的幼儿园环境教育体系,同时注重发挥家庭与社区参与环境教育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多样化的环境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5.
英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姚晓迅编译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988年5月欧共体委员会和欧共体教育部长会议强烈要求欧共体各国,把在教育体系的各部分进行环境教育当作优先考虑的事情之一。“环境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三个问题●山西省教育学院陈满荣贺志明一、英国环境教育的几个重要历史事件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比较重视环境教育的国家之一。本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公害事件不断加剧,英国一些教师结合地理和自然科学的内容宣传环境保护,讲授一...  相似文献   

17.
杨燕 《上海教育》2007,(6A):39-40
英国可以说是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典型国家之一。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学校环境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英国的环境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且成效颇大。仅在2003—2004学年中,政府认可的正式注册的“绿色学校”,中学有691所,小学有2402所。  相似文献   

18.
英国可以说是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典型国家之一。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学校环境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英国的环境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且成效颇大。仅在2003~2004学年中,政府认可的正式注册的"绿色学校",中学有691所,小学有2402所。  相似文献   

19.
石峰可 《文教资料》2020,(6):135-137
二战后,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有力推动了环境质量的提高.其基本经验包括:政府提高重视程度,学校积极组织实施;课程模式不一而足,强调实践体验教育;区分层次因材施教,着重培养环境意识;加强教师教育培训,做实教学考核评估;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社会教育综合发力.当前,我国面临环境污染问题.从中小学开始,加强环境教育.审察和借鉴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本经验,对我国环境教育发展和环境质量提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国正规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这一术语是1920年苏格兰植物学家Patrick Geddes(1854-1933)首次将“环境”与“教育”两词并列使用后才出现的。而国际上则是在1948年巴黎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正式使用它的。英国是世界上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伦敦的烟雾事件是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伦敦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大城市,处在泰晤士河下游的开阔河谷中。1952年12月正值寒冬季节,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