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建跃 《物理教师》2005,26(1):34-35
在学校科技节上,我校高一物理组举办了一个科技活动,起名叫做"'登月舱'着陆试验",模拟未来我国探月计划中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的着陆过程.要求学生做一个"登月舱",(a)体积小于20×20×20cm3;(b)不用降落伞;(c)携带一个鸡蛋.然后,将"登月舱"从4楼阳台上(约10 m高)释放,落到水泥地面上,要求鸡蛋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师》2004,25(2):59-59,61
1 .进入火星大气层前 1 0min(即登陆前 1 5min) ,探测器打开航行系统 ,不再依靠地面指示 .与火星的距离 :45 86.5km ,速度 :2 .0 6× 1 0 4km/h .2 .着陆前 1 2min ,推动器高速运转 80s ,产生热气罩 ,在进入大气层时保护探测器 .与火星的距离 :3 0 1 7.4km ,速度 :2 .1 4× 1 0 4km/h .3 .着陆前 1 0min ,在 1 1个月的航行旅程中供给探测器能量的太阳仪表板将与探测器分离 ,在火星大气层中焚毁 .与火星的距离 :2 3 0 1 .3 0km ,速度 :2 .2 5× 1 0 4km/h .4.着陆前 5min ,探测器进入大气层上层 ,火星大气层对探测器产生 1 0倍于地球引力的极…  相似文献   

3.
从现存的记录片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人类登上月球的第一个脚印——登月舱在登陆时喷出的气体早就把登月处厚厚的月球尘埃吹干净。为了安全起见,宇航员在登月舱着陆后1~2小时才走出舱门,此时被吹起的尘埃已经落下。  相似文献   

4.
一、利用对称性例1以v0=20m/s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2s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g取10m/s.则两球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是多少?解:根据速度的对称性,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v0-g(t+2)]=v0-gt.由上式解得:t=1s,代入竖直上抛位移公式得:h=15m.  相似文献   

5.
戴军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2):44-46
第Ⅰ卷(选择题 共32分) 一 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火车的速度为72km/h,汽车的速度为18m/s,则 A.火车的速度大.  相似文献   

6.
元旦,在《数理天地》网站上读了一篇文章《月球上为什么没有大气》,其大意为: 气体分子做剧烈的热运动,如0℃,一标准大气压下N2、O2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为454m/s、425m/s.而月球的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仅为2360m/s,于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气体分子很容易达到这一速度而脱离月球.月球可能曾经拥有大气,只是因为引力小吸  相似文献   

7.
一、滑雪例1跳台滑雪是利用山势建造的跳台进行的.运动员着专用滑雪板,在助滑路上调整后起跳,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设一位运动员由a点沿水平方向跃起,到b点着陆,如图所示.测得a、b间的距离l=40m,山坡倾角θ=30°.试计算运动员起跳的速度和他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解析可认为运动员起跳后做平抛运动,故有h=l·sin30°=12gt2,x=l·cos30°=v0t.∴t=2lsin30°g姨=2×40×0.510姨s=2s,v0=lcos30°t=40×0.8662m/s=17.3m/s.二、体能测试例2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运动员的质量为m1,绳拴在腰间且沿水平方向…  相似文献   

8.
典型错误之一:盲目地套用公式计算"汽车"刹车的位移.例1飞机着陆做匀减速运动可获得a=6m/s2的加速度,飞机着陆时的速度v0=60m/s,求它着陆后t=12s内滑行的距离.错解:将t=12s代入位移公式,得s=v0t-21at2=288m.分析纠错:解决本问题时应先计算飞机能运动多长时间,才能判断着  相似文献   

9.
赵坚 《物理教师》2003,24(2):59-59
[题目 ]一个Internet网站报导 ,最近南亚某国发射了一颗人造环月卫星 ,卫星的质量为 1 0 0 0kg ,环绕月球周期为 60min .张明同学对该新闻的真实性感到怀疑 .他认为该国的航天技术比起我国还有差距 ,近期不可能发射出环月卫星 ;再就是该网站公布的数据似乎有问题 ,他准备对该数据进行验证 .他记不清引力恒量的数值 ,且手边没有资料可查找 ,但他记得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1 / 4,地球半径为 6.4× 1 0 3km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 1 / 6,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 1 0m/s2 .他由上述这些数据经过推导分析 ,进一步认定该新闻不真…  相似文献   

10.
一、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物理教学中若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经常保持新颖和变化,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超重、失重现象的时候,介绍宇宙飞船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飞船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重力并没有消失,学生对此会感到疑惑,可以我国发射的神舟系列飞船资料为例来释疑解惑。飞船绕行速度约7.72×103km/h,离地面的高度约300km,飞船在此高度的重力加速度为g′=GrM2=8.9m/s2。可见,在地球表面质量为1kg的物体的重力大小是9.8N,在地面上空300km处重力大小虽比地面有所减少,但减少的…  相似文献   

11.
金一蜂 《物理教师》2005,26(7):36-37
将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在地球和月球表面上竖直上抛,设该物体在地面上和月球上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和h′,试比较h和h′的大小关系,这在力学上是一个简单而典型的问题,设在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和g′,根据g′=1/6g以及h=v0^2/2g,h′=v0^2/2g,可以推导出h′=6h。  相似文献   

12.
⑥简单的运动[知识回顾]一、机械运动1郾物理学里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在描述物体运动情况的时候,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郾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快慢不变,那么这种运动叫做运动郾2郾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郾3郾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二、速度1郾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郾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郾2郾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有km/h.1m/s=摇摇摇km/h,54km/h=摇摇摇m/s郾三、速度的测量与应用1郾在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用测量物体运动的…  相似文献   

13.
~~公式h=12gt2可知t=2hg姨,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s由水平速度和下落时间共同决定.例3一个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落地前的最后1s内,其速度方向由跟竖直方向成60°角变为跟竖直方向成45°角,求抛出时的速度和下落的高度.(取g=10m/s2)解析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0,可知各速度关系如图4所示,v0ctg45°-v0ctg60°=gΔt.解得v0=23.7m/s,由vy=v0ctg45°和v2y=2gh得h=v2y2g=(v0ctg45°)22g=28.0m.三、平抛运动知识的迁移平抛运动是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将这一运动的解题思路和处理方法迁移到其他类平抛运动的问题上来,已成为高考的热点之一.例4光滑斜…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2012年5月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教材99页第6题:"两辆汽车从相距289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2倍还快20km/h,半小时后两车相遇,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解设乙的速度为xkm/h,则甲车的速度为(2x+20)km/h.解这个方程,得x=192.于是2x+20=404(km).答:甲车的速度为192km/h,乙车的速度为404km/h.分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两辆汽车的速度都不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八  相似文献   

15.
有关功和功率部分,有不少教辅书里都会出现如下一道题目: 题目 质量为500t的机车以恒定的功率由静止出发,经5min行驶2.25km,速度达到最大值54km/h,设机车所受阻力恒定,且取g=10m/s2.求:机车的功率P?  相似文献   

16.
一、应用速度公式v=s/t及变形公式s=vt、t= s/v分别求速度、路程和时间这类题关键是找出三个物理量的对应关系,然后直接用公式求解. 例1 1999年11月20日凌晨,我国第一艘试验"神舟"号飞船发射升空.设飞船在距离地面390km的高空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经过21h 运行了14圈.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则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_km/h,合__m/s. 解:已知t=21h,飞船在21h内转过的弧长  相似文献   

17.
试题 1(江苏省苏州市 2 0 0 1年中考题 ) 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究某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压强 p随温度 t变化的规律 ,得到如下表所示的一组 t和 p的数据 :实验次序 12 3 4 5气体的温度 t/℃ 0 2 5 5 0 75 10 0气体的压强 p/× 10 3Pa 10 0 110 12 0 130 140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 ,可推知上述气体的压强 p与温度 t间的关系式为     .试题 2 (浙江省舟山市 2 0 0 0年中考题 ) 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研究物体在某一高度自由下落时 ,下落的高度与下落时间的关系 .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落高度 h/m 2 4 68下落所需时间 t/s 0 .63 0 …  相似文献   

18.
在教材"万有引力与航天"一章中我们经常需要利用一些常量,如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第一宇宙速度v=7.9km/s,地球的自转周期24小时,地球的公转周期365天,月球的公转周期27.3天等.这些常量中除了月球公转周期之外的其它常量大家都非常熟悉.由于月相变化周期为29.5天,即我们的农历月的时间(农历月29天与30天交替,平均29.5天),为什么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是27.3天呢?二者为什么不等呢?二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19.
以软着陆于地形较为复杂的月球预定区域为背景,研究了高速运行嫦娥三号的着陆轨道与控制策略的设计问题。以燃料消耗最省为设计指标,根据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给出了耗损燃料的最优推力方案,设计了相应的着陆轨道和六个阶段的最优控制器,结合迭代法进行各个阶段的模拟仿真,最后对误差和敏感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1.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5kg. (B)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 (C)自行车运动的速度大约是100km/h. (D)电视机的额定功率大约是10W. 2.图1所示为一台饮水机的使用警告标示. 警告语中要求使用带有地线的三孔插座的目的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