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石油是世界重要的战略物质之一 ,也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目前 ,其消费比例占世界能源消费构成近 5 0 % ,但其分布相当不均 ,主要分布在中东、拉美、非洲、俄罗斯、亚洲、北美和西欧七个地区或国家。特别是中东地区 ,其石油储量占世界一半以上 ,同时中东波斯湾沿岸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地区 ,也是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其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 60 %。随着美英对伊拉克的开战 ,国际市场油价在相对平稳中时有波动。伦敦市场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跌至每桶 2 5 5 0美元这一近 3个月来的最低点 ,但从在以后的几日 ,又反弹至…  相似文献   

2.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目前 ,其剩余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的 85 %以上 ,按人均占有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计 ,发展中国家也超过发达国家 ,其储采比对发达国家也占有明显的优势。中东、拉美、非洲是世界石油的最主要供应地。因此 ,石油贸易大部分是由发展中国家输往发达国家的。2 0世纪 2 0年代~ 40年代 ,东半球的石油供应大部分依赖西半球的美国、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二战后 ,中东石油产量骤增 ,大量向西欧、日本出口 ,前苏联也以大量原油供应东欧各国。而西半球的原石油出口国美国在1948年以后变为石油净进口国 ,委内瑞拉、墨西哥…  相似文献   

3.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石油从一般性商品跃为战略性物质。美国借战争之机成为世界经济和军事大国,提出"十四点原则"意欲争霸世界,海湾丰富的石油资源引起美国的"关注"。战后,美国政府积极支持本国石油资本向海湾地区扩张,迫使中东霸主英国签订"红线协定",插足伊拉克,打破了英国对海湾石油资源的垄断。  相似文献   

4.
一、伊拉克概况 :1.图中    (序号 )是伊拉克。2 .伊拉克境内有丰富的   资源 ,其储量仅次于    (序号 )国 ,居世界第二位。其国土南部最大的油田是    ,北部最大的油田是   。伊拉克工业生产还不发达 ,石油   量远大于   量 ,所产石油主要用于出口 ,主要途径是南部石油通过该国在波斯湾唯一的港口      出口 ,北部石油主要通过   输送到地中海沿岸出口。3 .伊拉克有中东最大的平原        平原 ,是由      河和      河冲积而成 ;该平原   农业发达 ,是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 ,即 …  相似文献   

5.
美国麻省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科兹认为,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原因:一是美国决心要控制世界最重要的石油产地,现在伊拉克的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二是美国想把伊拉克变成其卫星国,将伊拉克作为工具来控制整个中东地区.三是美国要显示强大的军事力量,以恐吓任何可能的、潜在的对手.美国侵略和占领伊拉克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美国正在变成一种新的侵略性的帝国主义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影响世界经济飘忽不定,油价动荡、股市波动、美元走跌、投资者犹豫不决,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主的世界经济在2003年增长将更加缓慢。而美国、英国不顾世界反战的呼声,撇开联合国,公然发起这场战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重了伊拉克拥有的丰富石油资源。通过战争从中东“掏油”,以捍卫“石油美元”地位。然而,美国经济能否因战争而获起色呢?  相似文献   

7.
由于海湾危机,国际石油市场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油价在急剧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国际贸易受阻,世界股票市场上股价大幅度下跌。海湾危机究竟已对或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何种影响,它会不会引发第三次石油危机,从而把世界经济再次拖入衰退的境地?中外学者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试就以上问题发表一些管窥之见。一、海湾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海湾地区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供应基地,该地区局势的再度恶化已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了石油供求的相对平衡状态,引发油价上涨和国际市场上某些产品价格上升。这次海湾  相似文献   

8.
巴西趣闻     
世界人种博物馆 :巴西是目前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据 2 0 0 0人口普查 ,巴西有 1 7亿人口。其中白人占 5 1%,黑白混血种人占 40 %,黑种人占 6 %,印第安人 (黄色人种 )不到 1%,其余为印欧混血种、黑白混血种、印黑混血种。此外 ,还有亚洲人 (日本人、中国人 ) ,亚洲人同白人、黑人及其它一些人种的混血种。世界三大人种都聚齐在巴西 ,所以巴西是世界上公认的人种最复杂的国家 ,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烧酒精的汽车 :巴西的石油不能自给 ,石油的海外依存度高达 45 %。因此 ,大量生产以酒精 (替代能源 )为动力的汽车是巴西汽…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成功影响 ,使日本一度成为世界所瞩目及加以仿效的经济典范 ,而日本经济长达十数年 (1 990 - 2 0 0 2年 )之久的衰退无疑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产生直接影响 ,我们应尽早意识到这点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中日经济关系在双方经济中都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良好的贸易合作是中日经济关系维系与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日本连续八年都是我国最大贸易伙伴 ,目前 ,中日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达 1 8% ;中日贸易额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达 1 0 % ,中国也是日本第二大贸易对象国 ;在对华投资中日本仅…  相似文献   

10.
1994年5月11日,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种族隔离制度在非洲经济大国——南非结束了其长达350年的统治,民主的新南非重返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南、西3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海岸线长达2500km。举世闻名的好望角扼守两大洋汇合处的交通要冲,每年有4万多艘船只通过这里,素有“世界通道”之称。其中不少船只运载着西欧和美国进口的石油及战略物资。因此,好望角航线一直被称为西方的“海上生命线”。  相似文献   

11.
材料一:2 0 0 4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 0 0 3年我国经济在战胜各种困难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但与此同时在局部地区和行业也出现了过热的苗头:能源、资源、交通和部分原材料供应紧张,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盲目投资加剧等。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材料二:“在中学教科书中,我国储量居世界前三位的矿产达几十种之多,然而我们的资源人均拥有量不容乐观。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 0 0 0年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 .3%、55 4 %”———…  相似文献   

12.
谈到政治,可能眼下最为吸引人的眼光、最能引起世界人民关注的莫过于伊拉克战争的爆发.有人说,伊拉克战争是一场石油争夺战,伊拉克战争真的就是一场纯粹以石油为目的的战争吗?尽管国际上对这场战争各有各的看法,不管是石油的原因,还是军事、政治的原因,但这是自越战以来最大的一场战争,远比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大得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有人认为,海湾战争是一场100%的为石油的战争,而伊拉克战争,石油只是40%的因素,它仍带有某种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3.
海湾危局的渊源12年前的1990年8月1日深夜,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北部边界,并迅速占领了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市的大部分地区,并宣布,伊拉克已与科威科“合并”!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罕见的一个主权国家对另一个主权国家的武力吞并。中东地区是世界最主要的石油供应地,  相似文献   

14.
香港与内地时事地理教学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地理教育》2004,(6):32-33
本文以伊拉克危机的教学为例,说明内地和香港在时事地理教学上差异. 一、内地有关伊拉克危机的教学设计 内地在此热点上的教学设计一般是:先呈现有关伊拉克危机的背景材料,或再附上一幅海湾地区地图,然后设计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顺序和内容大多是:中东和西亚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伊拉克的自然地理(地形、气候、河流、植物、动物、资源、区时等)特点和地理位置(邻国、邻海、经纬度);伊拉克的人文地理(工业、农业、交通、城市、人口、人种、宗教、语言、历史)特点;波斯湾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输出路线;伊拉克分别在海湾地区和世界上的地位(石油资源重要);伊拉克与中国关系(丝绸之路);美英等国攻打伊拉克目的(控制石油等);战争引发的生态灾难;伊拉克战争对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产生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15.
论日本经济自主性复苏中的 "中国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3年财政年度 ,日本的GDP比上个财年增长 3.2 % ,大大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 0 0 3年 9月及 2 0 0 4年初日本政府所作出的增长 2 %的预测。 2 0 0 4年第一季度的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1 4% ,换算成年增长率为 5 .6% ,大大高出日本所有民间经济研究机构的预测。一系列强劲的经济数据显示 ,日本经济自上世纪 80年代末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后首次进入经济持续增长阶段。日本经济复苏 ,主要基于内外两方面原因 ,而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需求特别是“中国特需” ,显得格外重要 ,已成为日本经济自主性复苏的重要外部因素。在大量不争的事实面前 ,日本经济界人士已基本形成共识 :即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和平崛起 ,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如能持续发展 ,努力实现日中经济共存共荣 ,将会给日本带来新的机遇 ,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16.
教师生活版     
近日来,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步步升级,美国频频对伊拉克发出动武威胁,海湾上空战云密布。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是阿拉伯的故都,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的故乡。这里景色秀丽,工业发达,是一座欧州化的现代化城市。伊拉克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四大发源地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位于亚洲西部,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阿拉伯国家。境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是公元前三千年古代巴比伦文化的发祥地,即世界四大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七世纪,伊拉克成为阿拉伯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十九世纪末,在北部摩苏尔地区发现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之后,帝国主义争相侵入伊拉克。一九二○年,伊拉克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一九二一年,伊拉克宣布独立,老殖民主义者又扶植费萨尔反动王朝残酷地压迫和奴役人民。由于长期受新老殖民主义的控制,文化教育十分落后。一九五八年七月,革命人民推翻了费萨尔王朝,宣布成立伊拉克共和国。一九六八年七月贝克尔总统执政以来,坚持反帝反殖反霸、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民族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发展。石油是伊拉克的主要资源和经济命脉。但是英、美、法、荷四国资本控制的“伊拉克石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使分散的市场连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在世界交通运输方式中海洋运输是国际间货物运输最主要的方式,海洋运输简称海运,包括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具有运量大、航程远、运费低的特点,承担着世界贸易货运总量的2 /3以上。2 0世纪5 0年代以来,世界外贸货物海运量每年平均增长8%。世界主要大宗货物的流向路线有:①石油航线。石油货流是远洋货运中最大的一宗,原油及油品已占世界出口货运总量…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电脑》2007,(1):36-37
“欧佩克”(OPEC)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它是一个自愿结成的政府间组织,对其成员国的石油政策进行协调、统一,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欧佩克是1960年9月1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的,创始成员国有5个,它们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1962年11月6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目前,欧佩克共有11个成员国(括号内为加入欧佩克的时间),它们是:阿尔及…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世界头号贸易大国 ,1 994年商品进出口总额达 1 1 71 8亿美元 ,1 995年增至 1 3 485亿美元 ,是世界上唯一的商品贸易超过万亿美元的国家 ,其每年的出口额约占当年世界出口总额的 1 2 %左右。美国外贸在世界的地位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战后初期美国几乎垄断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和贸易市场 ,2 0世纪 5 0年代其外贸出口额曾一度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的 1 / 3。 60年代初~ 70年代初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增长 ,日本迅速崛起 ,欧洲经济实力明显上升 ,国际贸易急剧扩大 ,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1 986年~ 1 988年 ,美国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