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赵建安  张英  刘芳 《资源科学》2009,31(12):2047-2054
本文结合伊犁河流域土地开发自然条件和环境,对新疆伊犁河流域历史上,主要是清代农业土地资源开发的规模、形式、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历史上的农业土地资源开发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古代伊犁河流域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活动,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屯垦戍边,保障“丝绸之路”繁荣的基本作用;同时,还起到了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农耕技术与文化的传播,民族交流与融合等多种功效。古代伊犁河流域的农业土地资源开发方式对当今伊犁河流域的土地资源开发模式和格局具有重要的借鉴及启示。这些借鉴及启示包括:①伊犁河流域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开发主要与屯垦戍边相关联,是一个边防与经济发展并举的重要举措;②古代以屯垦为主要方式的伊犁河流域农业土地资源开发与中原王朝政权的兴衰相关联,边疆地区的安宁和发展,将有赖于国家的繁荣昌盛;③以屯垦为主要方式的农业土地资源开发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功效,对当今伊犁河流域的土地资源开发模式和格局起到了重要的铺垫;④当今伊犁河流域的农业土地资源开发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环境的供给能力;⑤当今伊犁河流域的农业土地资源开发需要更注重于结构和质量提高,在总量上控制开发规模,优化结构,提高集约化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2.
过宝兴 《资源科学》1988,10(1):65-71
安庆地区系指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坡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包括怀宁、枞阳、桐城、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等8县和安庆市。土地总面积15454.53 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全区自然环境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是安徽省重要的农业区。但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尚存在不少问题,土地生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为加速农业发展,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与布局,发挥其生产潜力,有必要探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已经给工农生产和城乡发展带来瓶颈效应,土地开发整理是对闲置、低效土地资源的深层次处理,对提高土地资源数量,提升土地资源质量有着显著的意义。本研究分析了行业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描述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内涵,提供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具体实践的重点,希望为开辟土地开发整理的新途径,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农业生产长期发展提供指导与规范,为建立土地工作新模式与新结构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Kohonen神经网络的中国土地资源综合分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彭建  王军 《资源科学》2006,28(1):43-50
本文在综述我国土地资源综合分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资源综合分区的原则、依据和等级体系。在前人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途径,根据水热气候指标与地势差异划分出我国的11个土地资源区,即东北山地平原农林用地区、华北平原旱作农业与工矿建设用地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与林牧用地区、四川盆地及秦岭山地农林用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渔与工矿建设用地区、江南丘陵山地农林用地区、云贵高原农林用地区、华南、滇南热带亚热带农林渔果与工矿建设用地区、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旱作农业与牧业用地区、西北内陆干旱荒漠与绿洲农牧用地区、青藏高原高寒荒漠与林牧用地区;在各土地资源区内部,采用自下而上归并的途径,依据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属性指标,以县为基本单元,应用Kohonen网络进行非监督分类,在全国续分出41个土地资源亚区。  相似文献   

5.
陈国阶 《资源科学》1990,12(3):46-51
米易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即横断山区的中段东侧。雅砻江和安宁河从北向南流贯该县,并交汇于该县南部。其中安宁河流经县境河段76km,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6%。由河谷向两侧山体,海拔由980m上升至2500m以上,最高峰达3447m。相应地自然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即由河谷的南亚热带逐步向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乃至中温带过渡。因此,是发展立体大农业的理想之地。其中,海拔1500m以下总称为河谷地带,主要由狭小的冲积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系统优化理论为指导 ,以隰县试区为例 ,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 ,对黄土残塬沟壑区进行了立地分类 ,并采用专家咨询模糊综合评分法进行了土地适宜性评价 ,通过构造综合效益指数 ,将地域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数量化。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多林种、多树种、多目标土地利用规划辅助决策模型 ,并将规划方案付诸实施。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与农业发展探索了一条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实现地域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臧威霆 《资源科学》1981,3(2):22-30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水平高低,与土地合理利用程度有很大关系。摸清四川省土地利用现状,揭示土地利用规律,探讨土地利用方向和途径,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划分农业区,因地制宜布局农林牧生产提供重要依据。这是当前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农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旨在准确地清查土地资源的数量和分布,为全面而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提供科学依据。我国疆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如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及时、详细、准确、经济地进行大面积土地资源调查已成为农业资源调查中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为了探讨利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农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可行性,同时完成天津市北郊区农业土地资源的调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天津北郊区农业区划委员会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9.
城乡一体化强调城乡互动、协同发展。土地开发与整理是现阶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途径,搞好土地权属管理,保障农民利益,确保开发整理后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巩固开发整理成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云南横断山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横断山区是我国乃至世界多样性最为复杂的区域,它具有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双重特征,并面临生物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艰巨任务。在民族地区要开发民族文化力,建立既能固守民族传统文化,又能适宜现代化的民族发展模式。横断山区的多样性要采取保护性的开发和开性的保护,建立自然和民族文化保护区,保证横断山区多样性永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昌图县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是典型的农业地区,三农问题成为制约该县经济发展的关键。为破解经济发展难题,近年来该县从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入手,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进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同样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意在总结昌图县土地流转进程中的经验,分析土地流转遇到的问题,并提出部分意见建议,以助推该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该图在多年综合考察与土地资源研究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经验,创立了适合于中国特点的土地资源分类体系和与此相适应的土地资源统计体系。首次完成了反映我国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与土地资源单位,层次分明,结构严整的大型土地资源图件;并根据土地资源分类系统建立了土地资源统计体系和数据库,为指导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宏观战略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该成果获199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1年度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土地档案信息资源在国土部门的作用和地位正日趋加重,合理的开发与共享土地档案信息资源在土地档案管理中也日趋重要.本文简要阐述分析了土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与繁荣、和谐社会、服务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及《水、土资源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研究》这两个项目,被分别列为国家科学技术规划和自然科学规划的重点项目,是为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海涂资源是我国水土资源和农业自然资源的一个组成部份,如果利用和保护得当,就可以保证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如果开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利辛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发现该县地表水资源匮乏。水资源短缺、浪费、利用率低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利辛县县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地表水资源紧张问题,如何加大对地表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并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是目前该县县委、县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对于水资源管理问题,除了要加强管理和保护力度,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以外,建立一套是符合利辛县县情,且能够在利辛县得到有效利用的水资源调配机制已经成为了一项首要任务,值得该县政府、县委等相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内涵界定与理论分析,探究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随着开发价格与数量变动的演化规律。以江苏省为例,解析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空间匹配关系,判断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状态,为合理评价土地利用过程、制定管理政策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①江苏土地供给能力指数均值为0.571,处于较高水平,空间上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格局;土地需求强度指数均值仅为0.255,地区南北之间分异明显,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结构特征。②土地、水等资源保障指数对需求强度变化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与环境质量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制约土地资源的空间开发。③空间上,对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进行耦合匹配,各类型区(需求不足、过度开发、空间均衡等)并存。其中,土地需求不足区为地区主体,集中分布在苏北、苏中的南通诸县市;过度开发区集中在苏南的城市中心区,对土地资源需求强烈,已超资源环境承载和土地供给能力上限。通过经济要素、常住人口、建设用地的合理配置,强化水、土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匹配土地供需,成为土地开发由空间失衡转向均衡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7.
耕地变化多年以来是我国土地利用方面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领域.本文选取广西荔浦县为研究区域,结合该县社会经济方面的情况,分析得出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灾害损毁、土地开发、土地整理与复垦方面会直接影响耕地的变化,而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政策才是导致耕地变化的最根本驱动因素,通过对该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涛 《科技风》2011,(18):242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3/4,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最终提高农民的收入,将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在现化化建设中,必须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重大战略决策,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垢可持续利用。"作为总量一定的土地资源,要实现其科学、合理利用,就必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搞好土地整理,而农业机械又在土地整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我国宜农荒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的意义 本文“宜农荒地”的含义,是指以发展大农业为目的,适宜于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工牧草和经济林果的天然草地、疏林地与未被利用的土地,有别于“荒地”仅指尚未被利用之土地的传统概念。所谓“适宜”的意义是从土地的自然属性出发适宜于开垦农用,而不是应该或必须开垦作为农用土地。因为后者属于土地利用范畴,它不仅取决于土地的自然性质,而且往往更多地  相似文献   

20.
人类要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就是农业资源。而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其相关利用状况能够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人均农业资源拥有量却非常少。因此,必须对我国有限的农业资源进行合理评价,为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