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维果茨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上世纪初维果茨基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给西方教育思想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教育模式。基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还引申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观念,这些均对当代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维果茨基坚信儿童的发展发生在其最近发展区内,成人或能力较强的同伴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维果茨基对最近发展区的解释中,为学习者提供帮助的人有两类:成人或能力较强的同伴。维果茨基关注较多的是成人对儿童的影响,而对同伴的作用研究较少。当代研究者沿着维果茨基开创的研究传统对同伴合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从深度与广度两方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一、配对合作研究(一)影响合作效果的个体因素性别作为一个影响儿童合作效果的潜在因素在维果茨基的解释中基本没有提及,截至目前,相关的研究也很…  相似文献   

3.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西方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维果茨基的学说在西方的兴起上世纪70年代末,维果茨基的学说传入西方,受到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西方学者对维果茨基学说的持续研究形成了一股“维果茨基研究热”。时至今日,维果茨基的六卷文集已被许多国家翻译成英、德、法、西、意等多种文字出版,他的学说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得到了许多著名学者的赞誉,如:“心理学界的莫扎特”,“不了解维果茨基就不是一位现代心理学家。”(S·屠尔明)“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从事认知过程及其发展研究的每一位心理学家都应承认维果茨基的著作对自己的影响。”(J·S·布鲁纳)“毫无疑问,维果茨基…  相似文献   

4.
最近发展区新视域中的初中生物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最近发展区是儿童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但能在成人的引导或者和一个更有能力的同伴协作下成功解决问题的区域。[1]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  相似文献   

5.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对新课程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创造性地阐明了教学、学习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宝贵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60年代,维果茨基的著作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他的思想也随之受到推崇。当前,我们正在开展的课程改革,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重温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维果茨基,20世纪卓越的心理学家,着重研究思维和语言、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关系。本文评介了维果茨基如何从实验数据出发,厘清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和思维有不同的遗传根源,只是在特定的发生学发展阶段语言和思维才相互汇合,从此这两种功能互相影响共同发展;最后,指出维果茨基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维果茨基就提出了反映教学与发展内部联系的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指出:"教育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起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日本对维果茨基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 ,其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 ,也引起了日本心理学者的广泛兴趣。日本学者对他的研究可分为 :对维果茨基的介绍和初期评价、研究的深入和涉及领域的扩大、对维果茨基研究在认知领域的活跃及对维果茨基理论的再评价三个阶段。维果茨基的理论不仅促进了日本心理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而且也加速了其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近来围绕维果茨基的理论是否是活动理论的争论异常激烈 ,成为日本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9.
维果茨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上世纪初维果茨基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给西方教育思想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本文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出发,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提出竞争型互动合作教学模式,为合作学习中“外语学习焦虑”和“社会惰化作用”两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一、"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含义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在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称"潜在发展区"。它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有成人或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好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主导和促进作用,但是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是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另一  相似文献   

11.
维果茨基教学与发展思想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维果茨基发展性教学论的两个基本理论支柱之一。通过对同时代三类主要的教学与发展思想的分析和批判,维果茨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较正确地解决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文章据此阐述了维果茨基的教学与发展思想,介绍了学者们在对维果茨基这一思想的研究中新近所提出的模型化解释,同时进行了较全面的评析。  相似文献   

12.
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的思想自产生起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其理论精髓是教学应当为儿童发展服务。幼儿园的教学“大纲”应符合儿童的“大纲”;幼儿园根据“最近发展区”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学活动。从维果茨基的思想出发,幼儿园教学还要为儿童提供支架式教学情景,鼓励儿童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3.
维果茨基理论在早期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果茨基作为历史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与皮亚杰齐名的著名心理学家。他的理论,特别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早期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维果茨基并没有明确地说明儿童是怎样达到“最近发展区”的,但许多西方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维果茨基的理论。他们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维果茨基的理论很有帮助。本文第一部分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早期教育中的运用;第二部分着重介绍西方学者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鹰架教学”;第三部分则介绍了社会教学学派(其理念主要源自维果茨基的有关理论)对成人(特别是教师)在儿童解决问题中的作用的看法。阅读本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更准确地把握和运用维果茨基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维果茨基与建构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果茨基是苏联建国时期卓越的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创立了著名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从科学共同体的角度看,维果茨基与皮亚杰属同时代的人。他们有着共同的“历史的和批判的”背景。维果茨基阅读过皮亚杰的著作并对  相似文献   

15.
自言自语(privatespeech)一词在台湾被译成“私语”,早在20世纪早期就引起了皮亚杰、维果茨基以及其他一些理论家的关注与研究。但在关于这种语言的性质、功能等问题上,他们的观点并不一致。皮亚杰对它更多地持一种负面的态度,认为它是“自我中心的”,是认知发展不成熟的标志。维果茨基反驳道,自言自语在儿童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它是儿童“自我规范的社会本源”。本文无意对此作评述,但我们知道,今天,人们更倾向于接受维果茨基关于自言自语的观点,而且,几乎所有近代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都是在维果茨基的范畴下进行的。[1]有…  相似文献   

16.
维果茨基心理学理论兼容并蓄,采众家之长,汲取了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美国行为主义华生思想及语言学家萨皮尔的观点.科学概念发展观是维果茨基的重要思想之一,但迄今为止无论心理学界还是教育界对其童年科学概念发展的观点却鲜有涉及和阐述;本文论述了科学概念与自然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及发展趋势,还有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阐述了维果茨基对前人观点的批判及其关于科学概念的观点,在真实概念实验基础上,他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推动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对当前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7.
维果茨基的缺陷学思想是其文化历史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在教育研究的框架内展开的有关缺陷与补偿的讨论,通过对缺陷个体社会行为与行为结构的分析,揭示了缺陷儿童异常发展的规律。维果茨基缺陷学思想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缺陷儿童的作用,在分析缺陷复杂结构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缺陷与补偿的关系,注重集体和动态评估在缺陷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维果茨基缺陷学思想为当代特殊教育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曾燕波 《家庭教育》2014,(10):47-47
维果茨基(1896—1934)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维果茨基的理论强调文化、社会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由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于冬青、王艳玲在《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撰文中,指出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的思想自产生起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其理论精髓是教学应当为儿童发展服务。幼儿园的教学“大纲”应符合儿童的“大纲”,幼儿园根据“最近发展区”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学活动。从维果茨基的思想出发,幼儿园的教学还要为儿童提供支架式教学情景,鼓励儿童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为代表的一批学,受维果茨基理论的影响,将儿童语言教育置于社会化环境中进行再思考,并且吸收了当代有关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全语言”的语言教育改革运动。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语言”运动波及国际学前教育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