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认识活动中,二者常常相辅相成、结伴而行。所以本次课程改革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多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  相似文献   

2.
《云南教育》2003,(14):46-46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所谓研究性学习,它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已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形态,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提供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学科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以其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等特点而得到推广。研究性学习有两个实施渠道:一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贯穿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体现于学生的全部学习之中;二是专门设置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主的研究性课程作为独立的实施渠道,研究性课程本着“自主选题、自己探索、自由创造”的原则,重视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重视创造性学习,重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这里的“自主、自己、自由”并不是绝对的教师放手不…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亮点,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就宏观而论,研究性学习涵盖研究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个方面。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  相似文献   

7.
有关植物色素、酸碱指示剂的研制性学习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课题的提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 ,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 ,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8.
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常常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2000年以来,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广大地区开展起来。研究性学习通常有作为课程的与作为学习方式的两种形式;研究性课程的意义在于应用、强化研究性学习方式,以弥补接受性学习方式的不足,并帮助基础教育完成从一味研究“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的教育思想的转变。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只有进一步地向学科教学中渗透,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把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就是要以研究性学习方法为核心,重新构建常规学科教学。具体地说,学校和教师主动引进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有关植物色素、酸碱指示剂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课题的提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 ,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 ,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研究为手段,实践为途径,过程体验为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的。既强调师生互动.又重视教学相长。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研究性学习正在我国中小学广泛推广。为推进我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我以“研究性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课题,尝试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式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型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形成不同形式、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水调歌头》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尝试以研究性学习方式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程理念,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如何把研究性学习渗入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去,是我们每位生物学教师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目前很多学校和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专题研究的层面上,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开展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学习”,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是一种基于学习资源的开放式学习。“课程行动研究”是保障“研究性学习”得以实施、教师专业能力得以提升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论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还在于其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种体验课程、植根于生活的课程,在这种课程中,学生成为课程开发者,它是对以传递间接经验为核心的传统教学观的反动,倡导以尊重每一个学生自己的观念为核心的“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走出了二元论,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强调“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  相似文献   

18.
曾庆曙 《农村教育》2007,(1):114-115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看.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人们谈论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指向: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使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而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确处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对于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关系,目前存在两种极端观点:一是认为研究性学习既然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在学科教学中就没有必要再去开展研究性学习;二是认为随着人类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研究性学习应成为主流,所以学科教学主要应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形成这两种极端倾向,是由于对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关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门课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门课程,它是在课…  相似文献   

20.
关于研究性学习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和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树立新的评价观,变“量化评价”为“质性评价”,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