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考试题是命题者精雕细琢的作品,其通常覆盖的知识面广,解法较多,又可拓展变换,是学生今后学习的方向,也是教师教学的标尺,因此在每年的中考复习备考中我都会把往年各地的中考试题精选一部分让学生练习.在2013年选题时,下面这道湖北恩施2012年数学中考试题第23题我觉得就具备了以上特点,这道题也被很多资料收录其中,但具体教学时,却出现了让我无法解释的疑惑.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占的份额与分值越来越高,这让很多考生倍感紧张与不安,因为很多同学对实验题的解善常常觉得无从下手, 得分都很低.如何解决这一现状?其实实验题尽管千变万化,但并非毫无章法,只要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用对方法,训练有素,定能笑傲考场.下面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如何进行实验的备考.  相似文献   

3.
笔者教学十几年,在教学中了解到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着恐惧,觉得物理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物理一直是很多同学的难点,也是很多老师的难点,尤其是面对高三一轮复习,学生觉得辛辛苦苦复习了一年,结果到高考的时候觉得高考考的和平时练的有偏差,不适应,老师觉得高考题目本来不那么难,可学生就是得不了高分。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就是老师和学生在高考复习的时候没有抓住高考改革的方向,导致备考和高考的节拍不一致。那么老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考物理备考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阅读理解题是中考数学试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且在中考试题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对阅读理解题的复习是中考备考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相似文献   

5.
大家知道,高考复习训练是备考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复习训练中要重视题给信息的加工、整合,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切入方式.  相似文献   

6.
谈谈中考前的语文复习隆林离中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有的同学认为语文没有抓挠,复习半天也没用,随便翻翻算了;有的同学觉得自己以前没学好,再复习也没什么用,索性撒手不管了;还有的同学复习不得要领,眉毛胡子一把抓,没完没了地做各种“模拟题”。这种种想法、做法...  相似文献   

7.
阅读理解在高考中占的比重较大,也是备考过程中的重头戏。学生几乎每天必练两、三篇,但能每篇全对的只有少数。较多学生做阅读题的感受是:文章都能读懂,能理解,但做题时就会出错,甚至有同学埋怨“题目出得不好,出得不合理”。也有学生觉得做了很多题,但没什么进步,再做也是差不多,因而失去信心,抱着考试时碰运气的心理。这些都不利于英语阅读的备考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陈德前 《初中生》2015,(15):4-8
为了更好地把握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势,明确中考改革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根据2014年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预测2015年数学命题的趋势,并提出以下的复习对策. 一、依标据本,突出基础 各地中考数学命题的根据都是新课标和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考试的重点,许多题目是“题在书外,根在书内”,可以从课本中找到原型,或是源于课本并适度拓展的引申题.  相似文献   

9.
本刊特约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陈老师,您好! 2017年初中数学总复习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把握数学命题的新特点,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请您根据2016年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预测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势,并向同学们提出中考数学总复习的对策 陈老师:好的.2016年中考数学命题最大的特点是依标据本,突出基础.中考数学题加大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力度,许多题目“题在书外,根在书内”,可以从课本中找到原型,或是源于课本并适度拓展的引申题.这些题目的运算量不大,只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可顺利解答.  相似文献   

10.
进入四、五月份,中考的时间临近了,同学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当中,有些同学觉得政治无非就是课本上的知识点再现,把复习看成是知识的简单重复,结果复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下面,我就略谈政治课的一些复习策略. 一、理清知识脉络,做到心中有"物". 虽然初中政治科现在是开卷考试,但开卷考试不等于抄书比赛,有些同学总是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照抄书,所以对课文的知识根本不重视.可是,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何掌握基本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把握,并且要进行必要的识记,因为这是我们理解、运用的基础,这样我们就能心中有"物"、融会贯通了.  相似文献   

11.
<正>记叙文阅读是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很多同学觉得“最难”的部分。同学们在做记叙文阅读题时往往心里没底,特别是最后一题,由于思维量大、分值高,答题时写了很多,却依然失分。其实,根源还是没有完全读懂文章。我们先来梳理—下近四年的中考记叙文选文和最后一题。  相似文献   

12.
精选2022年全国各地区中考“图形的性质”部分试题,剖析该部分试题的特点,对优秀试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该部分内容提出复习教学建议,以期对中考复习备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九年义务教育下,中考对于每一位即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子而言可以说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考验,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因此,中考前的复习工作就显得相当重要。就思想政治学科来说,最后一学期系统复习显得更重要。根据这些年来对初三年级学生关于思想政治学科复习的指导和从中获得的体会,我一般在开学之初就大致对一学期的复习备考工作做了比较粗略的计划安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复习备考工作,目的是通过最后一学期的有序复习进一步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4.
谢慧秋 《辅导员》2012,(15):42-43
进入四、五月份,中考的时间临近了,同学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当中,有些同学觉得政治无非就是课本上的知识点再现,把复习看成是知识的简单重复,结果复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下面,我就略谈政治课的一些复习策略。一、理清知识脉络,做到心中有"物"。虽然初中政治科现在是开卷考试,但开卷考试不等于抄书比赛,有些同学总是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照抄书,所以对课文的知识根本不重视。可是,知识  相似文献   

15.
在中考前的复习备考中 ,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这也讲 ,那也做 ,生怕挂一漏万 ;老师和学生共同扫雷式地打起了题海战 ,从第一册到第八册 ,从字词知识到课后练习再到阅读分析 ,题无巨细 ,样样做到 ,弄得学生苦不堪言 ,可结果仍不尽如人意。如何在短期的复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中考备考究竟“备”什么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吃透《考试说明》 ,明确复习目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紧扣《大纲》的要求 ,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复习备考中则应吃透本地中考前关于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因为《考试说明》会对中考的考试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现在距离中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一些同学已开始出现某些浮躁情绪,认为“自己已经定型了”、“没什么可复习的了”或“复习也没什么用了”,理由是“初中三年都快过完了,哪还差这点时间?”殊不知,这段时间虽不长,却是同学们“能否在即将到来的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时期!举个浅显的例子,很多同学都有在寒、暑假里用几天甚至一个通宵读完一本爱不释手的小说或杂志的经历,想想看,如果按照这种看书效率来进行备考,在剩下的这段时间里你会看多少书,做多少题?!因此,合理安排,你将大有作为!下面我们来看在这“漫长”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木子  刘松 《初中生》2013,(24):11-13
一、心理备考良好的心态很重要,直接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有的同学越是临近中考,越是觉得知识生疏;越是拼命复习,越是觉得掌握不扎实。这是情绪紧张的表现,属于正常现象,只不过在每个人身上反映的程度不同。首先,要正确看待自己,认清自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中考已迫在眉睫。新课程结束之后,各学科都会进入总复习阶段。关于怎样复习以应对中考,特别是我们语文学科,一些同学会觉得茫然无措。这里,我想和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如何复习语文呢?要谈的内容很多,但这里,我只着重讲几点: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导言: 同学们,你们即将学完初中课程,进入中考复习阶段。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学会了,没有不懂的地方,可是一做题就出错,此类现象实质是有些基础知识还不太牢固。  相似文献   

20.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的内容涵盖面广,如何把握重点,突出难点,实现备考复习效果的最优化,这是中考复习备考的关键.我个人的体会是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积累与运用专题复习.对于一些历年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基础题,反复强化训练,尤其通过默写来加强记忆.如找错字题,注意提醒学生搜集常错的错别字,并随时进行检测和纠错.如诗词鉴赏部分,设专题加强诗词的赏析训练,归纳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还可借鉴各地中考试卷中的各种开放性题型,归纳整理,进行仿写、图表、口语交际等题型的专项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