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备课要考虑好如何组织教材、确定教法等问题,做到“手中有法”。对教材要做教学方法的加工,既要注重保持数学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又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记忆。  相似文献   

2.
肖川 《宁夏教育》2006,(9):71-71
于永正:强调“隐性备课”、注重“备学生”、“备学法”。张化万:主张“系统备课、换位备课、多次备课、板块备课”。赵景瑞:通过点线面等多角度去钻研教材、用足教材。窦桂梅:关注预设和抓“题眼”。闫学:提倡对文本进行“立体式的解读、深式的解读、有宽度的解读、有创见的解读”进行备课。盛新凤: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依据进行立体备课林良富:强调通过与文本和学生对话进行创造性思维备课。刘可钦: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不同教学思路的追问,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夏青峰:关注“为何而学、学习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作为备课支点……每个名师的备课智慧,都体现了教者超乎寻常的功力,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导论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分析了该课程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从备课设计、教学方法采用、教学手段选择、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大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实施,从而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当前,语文教师在“备课”这一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抄教案”。照搬教参。从而使备课流于形式,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二、备“形式”超过“内容”。刻意追求“合乎潮流”的教学形式,而对所教课文没有花多少时间去研读、领悟:三、一味地模仿名教师、名教案.不切合学生实际,缺乏个性。“备课”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有探究性的行为,而不应成为一种形式,那么语文教师平时在教一篇课文前究竟应该作哪些准备呢?  相似文献   

5.
赵家菊 《江西教育》2004,(13):78-79
备课是教学的第一道工序,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有人问过一些教学名师.“您的课能达到如此境界,您用了多少时间备课?”名师的回答是:“我用一生的精力备课!”好一个“用一生的精力备课”!对名师“用一生的精力备课”作质的揣摩.恐怕“不断的吐故纳新”是其最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6.
市场营销学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存在原有教学方法与培养目标相脱节、教学内容固化、教学方法传统等问题.本文针对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市场营销学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去实现教学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备好每一堂课,备好每一个学生,乃至备好每一节课的自我”是教师日常工作中备课的核心所在。而教师的备课包括“有形的备课”(即准备“教案”)和“无形的修养”(即教师的学识、人格等方面的修养),从某种意义是说,“无形修养”比“有形备课”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备课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上好数学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新课程理念下,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简单的描述。它要求教师在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以“教”服务于“学”,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备课活动,无非要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教什么”是教的内容,“怎么教”是教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确定“教什么”是备课的关键。特别是语文学科,以语言文化为学习对象。对于任何一篇课文,其优美的语言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都不是任何一名语文教师能一眼看穿的。因此,我们语文组的说课活动,始终特别注重“说教材”这一环节。特别是新的教学大纲颁布实施以来,我们逐步改变了以“说教学过程”为主体的传统,“说教材”成为说课活动的主体。一、说教材的艺术美教材的艺术美,就是课文的语言艺术美。主要包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日益深化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给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带来了重大影响。如何在新形势下准确地把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化,正确认识目前高校“两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搞好“两课”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两课”发展的现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部分学生厌学、部分教师厌教,人们对“两课”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学内容重复泛化,教学方法简单化等问题,这些势必造成“两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们不能绝对地认为哪种教学方法好,哪种教学方法不好,要根据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教法。“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我们在选择教法时要看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等不同情况。就拿人们普遍推崇的“启发式”教学法来说,也并非是通用的万能法,这里面有个适  相似文献   

12.
“说课”是教师就如何上好某节课所作的说明。一般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学法以及贯彻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等,是教师富有个性特点,溶化在教师脑海中的活的教学方案。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备课”。一般的备课只是一个准备付诸实践的操作性文字方案,侧重说明课堂上的主要教学行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整个课堂教学结构、秩序以及其理论和依据全部写出来。正因如此,容易导致备课过程的简单化和形式化,而一些抄教案、抄教参,用旧案现象概出于此。  相似文献   

13.
“两课”教学方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使“两课”教学失效问题严重,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现象普遍。要从教学内容入手,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导和主体作用,进行“两课”教学改革,才能提高“两课”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4.
本人使用新教材近四年,总感到自己缺乏“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机智,但新教材的“新”、“活”使自己在教学中经常有“精彩”之处。由于本人教两个班的数学.有实践、改进的机会。诸如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爆发出灵感的火花,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实施“二次备课”,调整教案内容。下面谈几点感触。  相似文献   

15.
“备学生”是由来已久的备课准则,但是,综观现在的小学语文备课现状,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却被一些教师忽略甚至遗忘。下面笔者罗列几个“备学生”中的不等式,以期引发大家的思考。教师“细读”≠学生解读时下,“文本细读”作为一种备课策略备受推崇。研读文本确实是语文备课的首  相似文献   

16.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力量,我校试行了“三三制”备课,以年级学科教研室为单位,从落实教学目标,关注备课阶段,使用教学手段三方面完善备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三制”备课有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教师都有必要建构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时,不仅应该因“文”制宜,因“生”制宜,更应该因“师”制宜,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方法,大胆地超越甚至打碎权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加强“两课的建设,是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基本前提。落实“三进”任务须及时调整“两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邓小平理论;坚持“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强化集体备课,优化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外活动,密切配合“两课”教学。  相似文献   

19.
1 “说课”的基本内容 备好课是说课的前提,而说课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备课做出的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从而证明自己的备课是有序的而不是盲目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因此,说课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教师都有必要建构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时,不仅应该因“文”制宜,因“生”制宜,更应该因“师”制宜,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方法,大胆地超越甚至打碎权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