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舞蹈最先在人类劳动中产生,它由人民群众自由创作自由表演,它是一种表达了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以及精神面貌的舞蹈活动,被认为是最原生态的舞蹈。民族民间舞蹈在高校当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也是舞蹈专业主要的课程之一。在高校开设民族民间舞课程,不仅能使学生领略到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舞蹈艺术,还能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然而,有的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开展并没有很好地将民间舞蹈的精髓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教学方法存在众多缺陷,比较呆板单一。通过研究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研究舞蹈教学过程中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此对理论提出相关建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民族舞蹈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通过民族文化教育来对民族舞蹈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来加深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学习热情。因此,本文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的介绍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的关系来体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舞蹈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舞蹈教学正在不断完善与发展,当下在舞蹈教学中提倡改变以往的教学单一模式,但是一直以来古典艺术以及传统文化是舞蹈教学中值得重视的内容,可以为舞蹈教学提供更好的文化基础,同时也是对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是有好处的。让学生可以在掌握舞蹈方面的技能以及知识的同时,也能在文化认知方面得到提升以及进步。文章对舞蹈教学以及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进行探讨,希望对舞蹈教学的进步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民族舞蹈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颇为积极的意义。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校开展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中充分渗透民族文化的具体途径,以期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舞蹈教学质量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6,(6):97-100
围绕"岭南民俗舞蹈创作成果展及课程汇报"、"‘中国传统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诠释"、"传统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现状"、"传统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发展及策略"等专题,对本次论坛中各位专家报告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归纳,对开展传统舞蹈教育的实践经验进行了介绍,旨在为传统舞蹈教育的发展研究提供前沿信息。  相似文献   

6.
江东 《西藏教育》2014,(4):21-22
<正>一、校园舞蹈文化的核心价值(一)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校园舞蹈在我区表现出了强大生命力,应该说,它天然迎合民族地区文化传统和学生"成长期"的身体机能,贴切了儿童生活中的各种"情趣"。从美育分析,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美的心灵,美的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从体质来说,舞蹈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促进学生形体的健美;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舞蹈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形式美,而且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佾舞作为传统舞蹈美育的传播载体,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之一。在中国高校中实施传统舞蹈美育既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舞蹈,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部分高校用"周礼佾舞"来教育和培养现代学生的内在素养和外在气质,对传统舞蹈美育在高校的初步实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仍在积极完善,并始终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使命。  相似文献   

8.
舞蹈的存在可为是历史悠久,舞蹈既是一门艺术也一种文化今生。舞者通过高超的表演技巧,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可以将丰富的文化与精神通过舞蹈传达给观众,通过内在思想与感情折射出来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高校舞蹈教学里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在培养学生对舞蹈技术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深入的探讨了舞蹈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将这两者相互结合,形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才能丰富舞蹈教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有幸参加了厦门市2011年"首届素质舞蹈课培训",这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舞蹈教育的课程。首先,它打破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不受场地和学生年龄限制,在音乐课堂也能开展的舞蹈教学课。其次,它不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而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舞蹈的律动进而模仿,不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即兴表演。下面笔者就在《金孔雀轻轻跳》编创教学活动谈谈个人的体会。一、巧用图片,观察中学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不是缺少  相似文献   

10.
徽州板凳龙是徽文化生态保护区典型的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保护工作开展近十年来,徽州板凳龙为代表的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的困境。目前,在全国非遗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必须从坚持"原真性"原则、提升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传承主体的文化自信、落实整体性保护方法等方面入手,徽州的板凳龙及其他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才能较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最常见的传播载体,具有传承性、大众性、娱乐性、民族性等突出特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系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之关系,教学是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保持和升华。基于此,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要注重甄选适宜的教材,客观地剖析教材,多元地开展教学,以此促进舞蹈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舞蹈的文化内涵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大学舞蹈教育需要根据时代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舞蹈专业大学生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在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强化舞蹈内涵理解、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3.
"狮舞"是中华大地上炎黄子孙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而用席子作为道具的"席狮舞"是客家地区独有的一种"狮舞"形式。分析同属于客家文化传统的江西赣南信丰古陂镇的"席狮舞"和广东梅州梅江区的"席狮舞"两者的舞蹈形态共性与个性中得到舞蹈形态的产生与变化与其所处地区的舞蹈生态环境和舞蹈心态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学校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活动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学生个体三方联动,以"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模式,做到"知行合一",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扎根、绽放!  相似文献   

15.
周露 《海南教育》2011,(2):56-56
"一个人能够拥有很高的素养,和他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是分不开的。"舞蹈作为一种美育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修身养性提高心理素质舞蹈美育可以非常直接地帮助学生进行健身和健美运动,  相似文献   

16.
皮影戏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而环县道情皮影历史悠久,喜爱者众多,素有"来自东方魔术般的艺术"的美称,但现今受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冲击,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发展堪忧,濒临消失。基于此,在现今舞蹈教学模式的全新探索中,加入道情皮影戏的精髓内容,不仅可以以舞蹈的形式传承皮影戏文化,还能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皮影戏文化与舞蹈共同发展和进步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开展舞蹈鉴赏课程.既拓展了现代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同时也使得舞蹈艺术这种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课程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通过鉴赏、舞动肢体的过程中丰富情感、领悟文化、弘扬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中的美育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舞蹈文化及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舞蹈文化的迷失和"被全球化"的种种迹象,中国舞蹈也应该有一个文化自醒和发现。保护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内质就是中国舞蹈之境界与价值体现,中国舞蹈作品与舞蹈家国际间的交流引领中国舞蹈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以及运用现代化的舞蹈传媒中介来推广中国舞蹈并改变她对世界的影响,不失为发展中国舞蹈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还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围绕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继承传统文化进行阐述,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民族舞蹈是一块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广西壮族是我国第一大少数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灿烂优秀文明的民族,在这灿烂优秀的文化里,有着独特的舞蹈艺术文化。随着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发展计划,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分析广西传统壮族民间舞蹈的艺术文化特点,对于对外交流民族传统艺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从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功能与保护对此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