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中课本里的小说文本,与其它类型的选文似乎不同,学生无需教师的指导,也可以读得津津有味。一般而言,教师只要围绕人物、情节、环境来引导学生学习,导致初、高中的小说教学内容趋于一致,没有梯度。审议并确定高中小说的教学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然诉求。一、高中小说教学的问题小说作为影响最广、受众最多的文学作品形式,为什么难以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出一番作为呢?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历史:用一套固定的程式应对所有的课文教学,用几个固定的术语作为某类文本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以小说为例,人物、情节、环境基本成为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说人物,必谈肖像、心理、动作、语言描写;教情节,无非是开端、发展、高潮、尾声;论环境,不过就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这些知识在解读某些类型的小说时确  相似文献   

3.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小说教学必须在人物、情节、三要素解读法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有效探寻,找准切点,巧妙引导,让学生通过不同视角的解读、鉴赏剖析,对小说阅读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找到阅读突破点,抓住小说内容、主旨,厘清人物相关性,建构语文素养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搞好小说教学 ,关键是分析好人物形象。第一 ,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情节结构中进行分析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随着情节的展开 ,人物的思想性格也随之得以充分的展现。小说中任何人物的思想性格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逐步展现出来或明朗起来的。第二 ,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描写来进行分析分析人物的肖像时 ,要注意分析人物的外貌变化和那些最富有特征的描写。在分析人物的行动时 ,要抓住作品中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的表现来分析。在分析人物的语言时 ,要抓住…  相似文献   

5.
高中小说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策略,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我们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要紧扣小说的三要素,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要抓住主要人物和重要情节,抓住这些“纲目”主干,就会顺利切入小说腹地,把握小说的主旨内涵。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涉及各种不同的文体,文体对教学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表现之一是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小说文体在初中语文中已有出现,小说文体的构成特点使得教学难度、深度较大,如何构建符合小说特点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感悟就尤为重要。可以从这两方面确定:同样以叙述为主,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在情节安排、人物刻画和环境描写方面小说有自己的特点,因而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同为文学作品,与诗歌、散文、戏剧等其他文学类体裁的文章相比,小说是讲究叙述者及视角的,因而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可怎么让小学生明白小说三要素的特点呢?在高中小说教学目标中提到:"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整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我想,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小学.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若能抓住故事情节设计教学,将促使学生抓住关键点,更好地读懂作品。教师可抓住情节转折点让学生推理逻辑关系,抓住情节关键点让学生思考表达技巧,抓住情节临界点让学生体会人物情感,抓住情节精妙点让学生感受个性化的语言。通过这些,学生能更好地深化对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中的小说单元语文要素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教学中,需要聚焦短句、抓住人物冲突、品读细节描写,才能有效利用课堂40分钟精准落实语文要素,让情节、环境、人物成为相互交织的整体,多角度感受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的是高中小说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要求移位、教学内容混乱的现象。文章界定了"高中小说教学内容确定及教学策略"核心概念,明确了高中小说教学内容确定原则,确定了高中小说教学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的是高中小说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要求移位、教学内容混乱的现象。文章界定了“高中小说教学内容确定及教学策略”核心概念,明确了高中小说教学内容确定原则,确定了高中小说教学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有效的切入点,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人物的肖像、语言以及心理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从而真正走进小说文本的深处,实现深度探究的目标。一、肖像对比,预测情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精心挑选了很多大家都非常喜欢的短篇小说,这些  相似文献   

13.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是必不可少的文体之一。学习小说时,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在阅读中,学生能较容易地梳理出小说的情节,也能较全面地分析出环境描写的作用;学生也能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语段,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学生却难以确定。最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对小说主人公的判断意见有了分歧。有的认为于勒是主人公;有人认为菲利普夫妇是主人公,为此争论不休。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把握好确定主人公最根本的方法。怎样确定小说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要明确小说这一文体,它的核心任务就是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本质性的东西。可见,人物形象与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便自然成了教学的突破口、切入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小说往往通过设置情节和环境来塑造人物的形象,使他们变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起来。各种手法、情节和环境等对于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  相似文献   

15.
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虽是构成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但在教学中讲解小说时,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认为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则千篇一律地等同看待,或顾此失彼,致使讲解重点人为地偏移,令学生难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我认为,对小说的教学应尊重课文...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小说教学往往拘泥于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教学内容的落点停留在小说的表达内容上,教学模式千篇一律,小说阅读观片面而滞后,学生无法真正进入小说的世界,感受作家的心灵.小说阅读要从体察学情出发,抓住“这一篇”小说的体式特征,在语言的本体上深耕细作,传授学生解读小说的方法,打开被旧知识所遮蔽的部分,用新知识重读小说,从而看到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单纯的特征,决定了它以小见大、以微显著,夸张变形、斜升反转,意蕴诗化、释悬反转的构思艺术.研究它不仅有利于我们把握微型小说的构思艺术,还有利于我们对微型小说的主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阅读并理解小说的内容,不仅可丰富学生的认知,也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结合初中小说教学来看,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的分析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在概括情节时不能抓住核心要素,分析人物形象时不能结合具体的描写方法展开,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不到位,不会从多个角度解析小说的主题。为此,在初中小说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小结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它应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特点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以小说教学为例,课堂小结应紧密联系小说教学内容,评人物、谈体验、评构思、说方法、再创作等活动,实现小说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诗与小说的结合有两种方式:一是借诗的语言形式(叙事诗)来写小说,为诗体小说,如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里金》;一是使诗的意蕴内化到小说中,为诗化小说,孙犁的《荷花淀》是此类作品的代表.诗化小说作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同样具有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但和一般小说相比这三要素又有独特之处,本文结合孙犁的《荷花淀》做逐一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