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号:哇,琥珀世界里居然还有这么多美丽、晶莹、润泽的家庭成员呀!蜘蜘:问号,你变化不小,终于不以“提问”开头了。但是,你的形容词也太多了吧!  相似文献   

2.
Hello,boys and girls!今天教大家一招:如何对画线部分提问?请按以下步骤来!一找、二变、三去掉,最后加问号。先找疑问词,原句变疑问;再去画线处,后加疑问号。例如:This is a pen.(对画线部分提问)第一步:找疑问词。找到能代替a pen的疑问词what,放在句子开头;第二步:把原句变为一般疑问句。将is与this位置交换(注意:对主语提问不用交换)。第三步:去掉画线部分。最后,别忘了加上问号。因此,这个问句应为:What is this?现学现练请用上面所讲的“三步曲”,对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进行提问。1.My name is Helen._________________your name?2.…  相似文献   

3.
正巴尔扎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将提问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根据课程内容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在困惑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寻的能力,也是组织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锻炼,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提问并非盲目的设疑。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加喜爱语文学习。但是,若问题设置不当,  相似文献   

4.
一、提问的概念“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诉求,疑问是思维灵动的体现,疑问是传承创新的火种。疑问可以借助于提问的形式而呈现。提问的字面解释是指:提出问题要求解答。在学习活动中,提问是在任何科目和性质的学习过程中联系教与学双方的坚韧纽带,提问既可以由教学主导者向学习主体提出,也可以由学习主体向教学主导者提出,还可以是教学主导者或学习主体之间的互相提出。因此提问是一种自南平等多向互动的学习方式。二、何为不带问号的提问提问的基本方式在于将疑惑转化为问句进行叙述,也就是在提问的句子后面加上一个“?”,这是提问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那么有没有不使用问号的提问呢?相信看了下面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之后,我们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明确的答案了。  相似文献   

5.
琥珀的产地     
问号:提问,琥珀最早是在哪里发现的?中国什么地方可以采集到天然的琥珀呢?小博士:世界上最大的琥珀产地在位于欧洲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比如波  相似文献   

6.
正杜老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33课《活化石》第三自然段最后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都知道大熊猫爱吃竹子,你能想到吗,它的祖先却以食肉为生。"这句话中的"吗"字后面为什么用逗号而不用问号?我们都知道当别人提问时,"吗"字后面一般都用问号,教科书上是否有错呢?请您指教!  相似文献   

7.
在标点家族里有两个调皮的标点娃娃,他们就是可爱的小问号和顽皮的小叹号。他俩形影不离,非常要好。可是,他们也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就拿昨天的事来说吧。一大早,小问号和小叹号就相约一起在湖边钓鱼。小问号的运气真不错,没过多久,就接二连三地钓了好几条鱼。可小叹号钓了半天却连个鱼的影儿也没见着。小叹号好不服气呀!他两眼直钩钩地盯着小问号桶里的鱼儿,小眼珠却在骨碌碌地转着,显然动起了歪脑筋。只见他蛮不讲理地冲着小问号说:哼!你钓了那么多鱼!而我却一条也没钓到!真是不公平!你得分给我几条!”说着就去抓小问号…  相似文献   

8.
正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可见课堂提问对于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知识,顺利完成课堂学习任务都是十分必要的。从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和课堂提问的主要功能上来分,可以将提问分为三类:一是讲新课之前的诱发悬念提问;二是温故知知新的认知提问;三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能力的高级提问。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 ,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也说过 ,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可以说 ,提问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教师只有善于提问 ,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教学效率。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善于提问呢 ?一、教师要精心地设计问题一般地说 ,设计问题应把握四个原则 :第一 ,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启发”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 :“阐明事例 ,以引起对方的联想而有所…  相似文献   

10.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无疑是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推动课堂进程的顺利拓展,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果。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也说过,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可以说,提问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教师只有善于提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善于提问呢?一、精心准备,提高教学效率适度的课堂提问可以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  相似文献   

11.
小肥肥国王走出结巴矫正所,又和小问号、小精灵去找他的大鼻子。有人看见一个东西在旅行家门前跳来跳去,很像一个大鼻子。他们找到旅行家的住处,得知大鼻子也想跟旅行家去周游世界,可是旅行家不答应,大鼻子就在门外徘徊,见小肥肥他们过来,吓得哧溜钻进了门缝,跳进了旅行家的大皮箱,钻进了衣服里。这回看你往哪跑!小问号看得清楚,赶紧敲门!叔叔,我们是来找鼻子的。真的,我看见了!有事吗?件衣服旅丢行进家皮把箱最,后锁一上,提着走了出来,理都不理他们。我可没时间听你们编瞎话!小问号在旅行家身上怎么也找不到钥匙,于是他们来到一家锁匠铺,锁…  相似文献   

12.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还可以启迪学生思维,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问的技巧,营造一种积极的、竞争的课堂氛围,让一个个问号转化为学生的智慧火花、创造的灵感,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下面,结合教学实际,  相似文献   

13.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可见问号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言,是觉悟的契机。我们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提问艺术是各学科都要注意的问题,而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历史学科,尤其应注意提问的艺术,因为教学中若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精心设计出具有针对性、明确性、系统性、启发性的提问,可以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No Smoking Day     
对话问号狗:Oh,friends,do you smoking?大眼兔:Of course no!问号狗:what is danger of smoking?小飞象:It is bad for health!We have a world No Smoking  相似文献   

15.
我,一个来自农村的留级生,但我也有过一段快乐的"城市读书生活"。下面就让我来给你讲讲这个"来自农村的同学"的故事吧! 镜头一:哇,好高的房子噢!这学校真不错!咦,寝室里的这个铁东西是什么呀? 满脑子问号的我拍着脑袋问。生活老师和蔼地笑着说:"那个嘛,是空调,可以自由调节温度。"真的吗?有这么舒服?我的脑袋瓜子上不觉又多了几个问号。  相似文献   

16.
<正>小问号:昨天我们又考试了,为什么总要考试?国学小达人:考试既可以检测学习情况,又可以选拔人才!古代的考试形式是科举。科举就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小问号:哦,原来考试是自古有之啊!那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科举的?国学小达人:605年隋(suí)炀(yáng)帝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创立。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敢问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由于胆怯心理,往  相似文献   

18.
你家有没有一个“小问号”?“小问号”每天层出不穷的提问你招架得住吗?最麻烦的是,“小问号”的好奇心永远也无法满足,总有一些问题你也答不上来吧?有些是自己不懂得,而有些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还有的是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他……这时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四小四(7)班的同学们,上课认真,爱动脑筋,喜欢提问。他们从不放过自己心中的问号,不找出答案不罢休。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  相似文献   

20.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有一次给学生讲课时。忽然把身体侧过去,让学生看他的头脑的侧面形象,并比划着说:“假如由我的眉毛,沿着额角、头顶心、后脑勺、头颈直到脊柱,画一条弯曲的线,那是标点符号中的什么号?”学生立刻回答说:“问号。”“对了,我们人类头脑的侧面形象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人生在世,一定要勤于、善于提出问题!假如我们不善于提出问题,我们就对不起自己的模样,就不配称个人!”可见,教学提问艺术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新课程《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