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编写说明:我们整理编写的长春版小学二至五年级语文四言词组韵文,已分册在《成才之路》上陆续发表了,皆多年有效实践之结晶,立竿见影,颇受学生欢迎,可寓学习、教学于轻松愉悦之中。现在,更将六年级上、下册韵文发表,以辅助学生复习、理解记忆之用。上册(1)天寒地冻,雪域高原;莺歌燕舞,塞上江南。山河壮  相似文献   

2.
冯兆海  邢云 《成才之路》2013,(18):42-42
我们整理编写的长春版小学语文四言词组韵文二至四年级部分,已在《成才之路》杂志上陆续发表了,这些都是多年有效实践之结晶,能立竿见影,颇受学生欢迎,并可寓学习、教学于愉悦之中。现在,我们更将五年级上下册韵文发表,以资学生复习、理解记忆之用。五年级上册:(1)高不可攀,目之所及。盛气凌人,孤峰突起。万古长青,千山一碧。重重叠叠,山色空蒙。奇峰怪石,引人入胜。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3.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千字文》就寓意深远而好学易记,就因为它变零散材料为工整对仗,变凌乱无序为顺理成章,且合辙押韵、顿挫抑扬、悦耳铿锵。还有《三字经》《神童诗》《名贤集》《增广贤文》之类的韵文,以及古诗词等,都因押韵、有节奏等而为人们喜闻乐见,乃至熟读成诵、广为流传而令人叹赏。我们  相似文献   

4.
邢云  冯兆海 《成才之路》2013,(16):77-77
我们整理编写的长春版小学语文四言词组韵文二至三年级部分,已在《成才之路》上陆续发表了。此皆多年有效实践之结晶,事半功倍、立竿见影,颇受学生欢迎,可寓学习、教学于愉悦之中。现在将四年级上、下册韵文发表,以资学生复习、理解记忆之用。上册(一)曾观沧海,波涛汹涌。荡舟漓江,水平如镜。操纵自如,目不转睛。奇峰罗列,云雾迷蒙。连绵不断,崇山峻岭。雁出云岭,搏击长空。湖水碧绿,色彩明丽。峰峦雄伟,拔地而起。怪石嶙峋,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先秦最重要的两部韵文经典《诗经》和《楚辞》,探讨两者与音乐的关系,发现《诗经》和《楚辞》的韵文内容深刻影响音乐的歌词和节奏,且音乐的乐律是从韵文和当时的一些宗教活动中延伸发展而来的,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6.
【编写说明】《千字文》之类的韵文,为人们喜闻乐见,乃至熟读成诵而广为流传。就是因为它能变零散材料为工整对仗,悦耳铿锵。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含有大量词组,倘复习时像原来一样大量呈现,令人生厌。于是,我们在将小学段各册所含绝大部分四字词组整理编成韵文后,又尝试七年级语文词组的记忆。力求有韵律节奏感及意义的关联,也努力营造生活情境、建构具体形象。于是,记诵积累,事半功倍,寓教学于轻松愉快之间。  相似文献   

7.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背诵《千字文》被视为识字的捷径。它不是简单的单字堆积,而是通顺可诵,咏物咏事的韵文。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便于识读。在编写《千字文》的过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2008,(9):64-64
教师王友兰在2008年2月《中小学电教》发表《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快乐识字》一文,提出了一些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快乐识字的方法。第一,变静为动识字。一年级课文内容少,多诗歌韵文,用微机打出,用大屏幕出示。在学生读熟课文后,把要学的字变颜色或者是闪动,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读,从句到词语再到字来识字。这样学生对学生字就很感兴趣。第二,辨析比较识字。  相似文献   

9.
适用年级二年级。教学目的1援培养写话的兴趣。2援感受韵文的美,学会写押韵的句子。3援能围绕一个主题编写拍手歌。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在《识字7》(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里学习了一首关于保护动物的拍手歌,大家能一边拍手一边诵读吗?  相似文献   

10.
以宗教学家考证出来的六朝道经文献为考察对象,以《道藏》…为底本,在全面搜寻这一时期道经申的所有韵文的基础上,从韵文标志、韵文在文献中出现的位置、韵文的句式、押韵特征四方面着手,探讨了六朝道经中的韵文特征。这些特征与魏晋南北朝文人诗歌、韵文相比,存在很多差异。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的《开明国语课本(小学初级学生用)》的字音、字形教学具有特色。其中,韵文讲解注音符号方式、手写体教学、笔顺和字体间架结构的练习以及楷书行书的学习值得现今小学语文编写和教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曳杖歌》《易水歌》《垓下歌》《鸿鹄歌》为例,分析《史记》人物传记中“临终作歌”的文化现象所体现的韵文独特价值.从对情节的推动、主次人物形象的互动、多侧面理解人物情感等角度来分析《史记》韵文的精妙.  相似文献   

13.
全国高校统编教材《现代西方哲学》81年6月出版后,一些报刊如《光明日报》、《文汇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书林》、《教学与研究》、《中国哲学年鉴》等先后发表了消息或评介文章,从不同方面对本书作了肯定。不少高校哲学专业都采用本书作为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下面就我们编写这本书的一些体会汇报如下。第一,正确确定编写目的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
《作文入门》是由梁启超的两个讲演稿合编成的一部经典。一个是《中学以上的作文教学法》,一个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逐字逐句读完这本大师之作,头脑中冒出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国语文教师的必读书。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懂得母语文化,对母语文化应该有一种特别的研究。读《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们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5.
《离骚》是战国末期的一篇重要韵文,是研究上古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我们可从语义、词性角度对《离骚》中的复音词作全面、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戏曲通鉴》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永宽研究员主持编写的一部综合戏曲史编年著作,丰富了文学史研究领域,对戏曲史研究更具有重要的路碑意义。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编纂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第一批计有五种:蒋长栋著《唐诗考释的理论与实践》,是对唐诗注释和考证的理论上的探讨与阐释;李剑波著《清代诗学话语》,从总体上来认识清代诗学的本质和基本规律;蒋长栋主编《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史研究》,通过“以韵为核心”的艺术质素和“以情为核心”的内容质素,来界定韵文的文体特质;徐炼著《古典文学新读》,涉及对《诗经》、杜甫诗和李商隐诗的解读,展现了作者积累的研究心得;吕斌笺校《龙启瑞诗文集校笺》在校笺本集、收录资料的基础上,对晚清“岭西五大家”之一的龙启瑞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7.
《水浒》里的某些诗词,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宋江和作者的反动思想,对于我们认识投降派颇有帮助。我们据《水浒全传》本选出几首(包括韵文),试加批注,供工农兵同志在评论《水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编写教案的学问山东张述先编者按:一份优秀的教案,凝聚着教师的心血和宝贵的教学经验、而自觉研究编写教案的学问,并用以指导编写教案,更是难能可贵。为配合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开展,这里我们发表张述先同志撰写的《编写教案的学问》一文。希望各校高度重视这一教学基...  相似文献   

19.
新千字文     
《千字文》是与《三字经》、《百家姓》齐名的传统蒙学教材,并称为“三、百,千”,流传广远。本刊组织人员采用“旧瓶装新酒”之法,以便于诵读的四言韵文形式撰写了《新千字文》,内容涉及中外史地、科技、文化知识和道德教育等诸多方面。兹发表于后,祈望专家和读者诸君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20.
专题背景继2001年本刊发表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新语文读本编写手记》(署名群言)一文后,本期我们又发表他《关于中小学写作教育的断想》一文。两篇文章,都是钱教授参与中国新语文教育建设的实践,一边躬行、一边思考的文字记录,是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