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基于职业行动能力的学业评价是职业院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三教”改革的重要推手。通过对职业教育学业评价能力观发展脉络的梳理和职业行动能力内涵特征的探析,明确了传统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方法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封闭、评价方法机械等问题,难以满足职业行动能力评价要求。以德国IHK结业考试制度本土化为抓手,提出“两段五元”职业行动能力评价模式,通过三轮实践,证明职业行动能力评价与传统学业评价相比,其评价结果具有更高信效度,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教学启示,通过重构学习领域课程内容,重塑行动导向教学范式,重建学习工厂实践基地等途径推动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三教”改革。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迎企业岗位技术需求、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当前职业教育实施的种种发展举措与变革,其核心是要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服务的.因此,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举措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以期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论职业学校学生主体学习模式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基本完成了外延扩张的任务后,走上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标志的内涵发展道路。这就迫切需要构建属于职业技术教育自己的教学体系:职业学校学生主体学习模式。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教情”呼唤着学生主体学习模式;我国职业教育20多年的实践孕育了学生主体学习模式;主体性教育理论催生了学生主体学习模式。学生主体学习模式是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建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是职教课程发展趋势。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的建构隶属于能力本位的范畴,其主要特点是: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教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为“企业专家导向”,教育程式由传统的“教程”转为“学程”。  相似文献   

5.
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能力标准是专业教师专业地位确认和提升的重要前提,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专业教师素质提高的有力保障。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整职业学校教师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做优中等职业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最适合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以建设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队伍为目标,从能力本位出发,制订了职业能力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能力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观念、现行体制、社会不良风气、用人单位以及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同度不高,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极不相称.亟需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宣传和营造“尊重劳动、崇尚职业、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促进企业自身的创新以及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主要区别在于学制、培养目标和能力观不同,这些区别在职业院校课程上主要表现为有无“宽基础”。“宽基础”是学生更新知识、技能和在一个职业群中转岗、晋升的基础,是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基础。“宽基础”包括两类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公共课”和面向一个专业或数个相近专业的“公共专业课”。科技进步拉动职业演变的加速,以及企业员工工作不稳定性强的现实,要求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包括文化课在内的“宽基础”课程,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加强此类课程为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内在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8.
指向职业能力的项目教学法的表征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能力是职业技术教育院校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项目教学法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有效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分析以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项目教学法的表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职业技术教育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应用范围和教学评价模式,为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薛晓荔 《成才之路》2024,(10):77-80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强调职业教育要与产业对接、与就业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文章结合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现状,提出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对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背景下,提高职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两种教育类型存在着诸多差别,这种差别最终体现在两种教育类型的质量标准上。职业教育应该有其独特的质量标准,即“职业标准”。基于“职业标准”的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具备以普适性能力、通识教学能力为基础,以职业技术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教育对象为根本建立职业教育目标分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人”置于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中,以人为本是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所在。职业教育的对象以不同层次、学制的职业院校学生为主体,同时,还包括其他各类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人员。生源不同,教育目标自然有不同的梯度。  相似文献   

12.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职业教育对人的自由、尊严和职业教育提升人的关键能力等方面。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的价值探讨、职业价值观教育、“素质本位”职业教育、职业人文教育、“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和“人格本位”职业教育等等。总体上,我国职业教育界关注以“人”来建构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其论文的数量不少,但重复研究较多,这类探讨大多是一种现象描述和经验分析。从人的价值和尊严角度去建构职业教育价值观将成为一个有待拓展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信心、决心、恒心--与职校生谈成长观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成为技术技能领域的专家,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共同梦想。实现这一梦想,要求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即学会对自己的智能类型、心理特征、学习方式给以准确定位,并以此为依据认识职业教育的特点与个人优势,增强接受职业教育同样成才的信心;正确地认识职业学习本身的规律。尊重并遵循这些规律,在先进学习理论指导下,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需正确认识人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态势,并在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职业能力是各种心理成分的集合,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职业能力的层次结构分为纵向和横向两部分,不同知识形态对应着职业能力的不同阶段。比较新手和实践专家职业能力之间的实然差距发现,实践专家具有特殊的行为特征和动作特征。职业院校要从生涯观、知识观、训练观、反思实践观角度审视职业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并关注和研究在校生初始职业能力生成的内在逻辑规律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试论多元智能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借鉴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为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多元多维的评价观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职业学校借鉴和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育者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精选教育内容,改进教育形式,为社会培养创新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强国的突出标志是各类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李强总理在2023年4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面向市场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质量”,这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质量包括三个方面,即投入质量、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职业教育的“产出质量”指学习的结果,其标志是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发展水平和职业素养。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是保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职教通讯》2019,(6):F0002-F0002
评价始终是撬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牛鼻子”,有什么样的评价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就会催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方健华(博士、研究员,副所长、省职业教育深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和省中职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硕导)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成果,四十万字的专著《从能力本位到素质本位: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理论与实践》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从理念到行动“为了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思想力作。  相似文献   

18.
蔡莹  李琼  张雨 《职业技术》2023,(6):36-42
推动职业本科教育被教育部列为2022年职业教育的重点突破工作之一,无论是专本衔接、联合办学、优质专业升本还是全面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都将是“双高”计划中职业院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在新职业教育法的指导下,如何明晰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讨,其中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重中之重。文章先分析了职业本科教育的内涵,再剖析了职业院校目前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模式,最后提出了职业院校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这里说的职业教育.是指的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职业教育指的是为就业做准备,培养学生获得一种谋生能力的教育.技术教育虽然也是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准备.但它是以传授  相似文献   

20.
开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对于诊断和鉴定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具有重要作用,是保证职业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举措。现有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脱离了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内在本质,导致评价失“能”现象发生,主要表现为评价的标准化制约学生能力发展的差异化、评价的功利化制约学生能力发展的长期化、评价的封闭化制约学生能力发展的全面化。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增值评价系统构建过程中,要注重个体能力增值的适切性、过程性和全域性。具体来说,需要树立将个体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长期目标的核心理念、以评价标准引领能力增值过程进行体系建构、通过数据赋能建构全面获取学生技能状态的支持平台、建构“标准+增能”结合的多主体效用反馈机制实现效用适配,使增值评价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过程性、发展性优势,助力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