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心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节点,应因地制宜地合理发展。近年来金华市实施的中心镇培育工程颇具地方特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培育过程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工作措施上未完全到位、资源要素配置不尽合理、行政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在分析制约金华市中心镇进一步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为了增强中心镇的功能与作用,从扩权强镇、优化城乡空间与产业布局、完善社会事业等方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速城镇化发展是当今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所在。根据历史经验,由政府主导培育中心镇,是在城镇化进程中统一公平与效率的主要路径。它可以在推动城镇化同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中心镇需扩权强镇,扩大基层行政管理权限,理顺镇县财政收支,完善镇域金融配置,优化镇域土地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3.
只有通过对镇域主导产业的遴选来确定建设模式,才能明确重点中心镇的经济职能、目标定位和发展动力。唐山市重点中心镇应根据本地要素禀赋选择主导产业并由此进入培育通道。文章在对唐山重点中心镇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具有唐山地域特色和典型意义的重点中心镇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人民政府2007年4月底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的文件里,将县市负责的财政、规费、土地、投资项目核准等10个方面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141个中心镇,推进强镇扩权改革,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义乌市佛堂、苏溪、上溪三镇被划入强镇扩权之列,以佛堂镇为突破口,全面开展扩权改革试点,2009年分两次下放112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给扩权镇,探索中心镇培育、发挥中心镇集聚和扩散作用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心镇建设既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大举措,也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金华市19个省级中心镇主要存在规划编制滞后、集聚水平相差悬殊、工作机制不健全、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及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优化中心镇的生活和投资环境,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心镇的功能定位,增强中心镇的集聚辐射能力,创新中心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夏贲 《华章》2013,(16)
“十二五”期间,是上海进入全面转型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这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和“四个中心”建设,实现创新驱动以及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上海城镇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得益于两个有利背景:一是上海新一轮建设中城镇体系的目标非常清晰,即完善中心城区——新城——中心镇——镇——村的结构;二是郊区城镇是上海乡土文化的发源地,在历史上曾是上海文化之根创建的重要舞台。前者为城镇发展开辟了巨大空间,后者则是城镇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县既是基本的行政单元,又是经济社会活动相对独立的单元,县域内城镇在长期的发展中已形成了与区域背景相适应的体系,即由县城、中心镇、一般镇和乡村集镇所组成的城镇体系。县域城镇体系研究旨在从全县或更高的层次上规划城镇建设、确立职能结构、摆平空间布局和等级序列的关系,因而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研究工作。其目的是通过调查分析,以揭示城镇建设中带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为合理布局生产力、科学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德清县第三中学座落于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畔的浙江省中心镇、江南水乡名镇——新市。  相似文献   

9.
中山职院基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依托本校重点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群,与专业镇(区)政府、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在专业镇(区)产业园区创建多所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镇校企行"多元投资体制,构建镇校企行协同育人机制(包括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实习就业共推、共同创新机制)。这种新型合作办学模式是提高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教学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需要系统研究和推进数字化转型。该文从学校、专业和课程三个层面,分析了教学系统的数字化转型,探讨了转型过程中涉及的核心要素和发展特征。在学校层面,分析了目标与规划、组织机构、政策与规范、支持服务、技术环境、人员数字化能力、文化氛围等要素,发现转型过程具有长期性和阶段性特征,且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着力点。在专业层面,发现转型体现为其人才培养从特定性转向连通性、专业领域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专业办学从独立性转向协同性、专业认证从僵化转向灵活的趋势。在课程层面,发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与反馈、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要素的内涵及其关系都将发生变化。在三个层面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夏天 《今日教育》2008,(7):24-25
一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荣昌县教委从2007年9月起实施“撤并村小”和“建寄宿学校”工程.逐步将全县94所村小撤并(地理位置适中、校舍较好、交通方便、生源好的视情况可合并为完小),整合成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学校,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一二是加快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按初中建在中心镇和镇所在地.小学建在中心镇所在地和中心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在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形势下,600多所地方高校面临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在转变中地方高校将面临自身定位、规划转型方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文中在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应对,并做出自身特色专业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作为城镇体系的最基础一层,其发展对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小城镇大多分布散、规模小、人气弱,致使小城镇功能难以发挥.对此应从规划入手,突出重点,探索多元投资机制,实现体制和制度创新,把着力点放在产业支撑体系的培育上.要以县城和有发展后劲的中心镇为重点,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切不可盲目地以县改市、以乡改镇来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14.
张国平 《广东教育》2005,(11):12-12
改革开放以来,塘厦镇充分发挥地缘、人缘等优势,走出了一条以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迅速从农业镇发展成为广东省中心镇及百强镇,2004年被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千强镇,名列第五名。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40年里,广东省花都区狮岭皮具专业镇借助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大潮实现了产业的快速发展。狮岭皮具专业镇的健康发展对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优化地方经济结构、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皮具工匠人才培养分级指标的设定,对扭转当前皮具工匠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促进皮具工匠职业化成长和满足狮岭皮具专业镇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皮具工匠人才分级指标要素的分析,探究出一系列推动皮具人才分级指标实施路径,包括工匠精神在工匠人才分级体系的渗透、现代学徒制在皮具工匠人才分级指标体系的实现、皮具专业镇产业结构深化调整、皮具专业镇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分级指标培养体系引导人力资源聚集等,从而实现广东省皮具工匠人才专业素养的提升,促进皮具专业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结合本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转型发展改革过程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规划、孵化基地与社会的融合、创新创业团队的组建、创新创业项目的选择,讨论了化学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实践,提出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立校之本,更应该重视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在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课程改革是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实验课程更便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因此实验课程的转型建设在高校转型中必不可少。为满足高校转型、人才培养及课程建设的需求,针对目前实验课转型建设中存在的课程结构松散、学科、专业资源分配不均,教学模式不合理等问题,以项目为导向对实验课程进行转型建设。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应用为目的"实验课程模型,依据主项目和子项目的设定统筹课程规划,建立分层次分群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不但能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应用型高校转型,而且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产业转型与高职教育二者耦合机理,前者在产业结构、产业转移、产业布局和产业融合几方面与高职教育各要素之间产生互动。基于前述,剖析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地方产业升级的耦台峡践经验,探索“一镇一品一专业”专业布局,实施“政校企行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产教对接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趋势出发,分析普通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城市管理专业学生GIS技能培养现状,探究培养城市管理专业学生GIS技能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改革方向,以期在普通高校转型应用性本科高校过程中,为城市管理专业转型发展以及城市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一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20.
贺州学院是我国新建600多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之一,在转型发展中,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设置调整中强调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建设专业集群;在学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i~.ee作了科学规划,为全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